吟诵传古韵,经典润童心————万柏林区中心实验小学开展“国学专家进校园”活动纪实

中心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华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  中华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深厚底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筑就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瑰宝。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经典,让民族文化的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让孩子们亲近经典,扎实推进国学教学活动。2023年6月16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海生,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刘嘉庚,曲阜市传统文化办公室原主任房立帧,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国学教授刘本艳,万柏林区教育局国学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韩海兵等专家组莅临我校指导,并听取了国学骨干教师李永霞《诗经·卫风·木瓜》的教学,对我校国学教学的开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吟诵传承文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依字行腔,</p><p class="ql-block"> 高低长短唱出最美的吟诵音符。</p><p class="ql-block">平长仄短,</p><p class="ql-block"> 平仄格律吟出诗词深处的意境。</p><p class="ql-block">吟诵润心,</p><p class="ql-block"> 领略传统文化带来的意韵之美。</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诗吟诵?</p><p class="ql-block"> 1.吟诵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基石,是中国古诗文学习唯一的方法。是有吟诵经典古诗词和或散文等文学经典。</p><p class="ql-block"> 2.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诵里,已经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吟诵尤其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吟诵还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方法。</p> <p class="ql-block">  《诗经·卫风·木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关于感恩的诗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通过朋友之间的一赠一答,赞扬人类礼尚往来的高尚品德;永以为好也,是友情的见证。华夏文明,礼仪之邦,教导着我们要做一个知礼懂礼,感恩回报的人。</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李老师先进行了论语《学而篇》的大声朗诵,接着出示了《李白行吟图》《白居易行吟图》《李清照吟诵图》等,让学生在观察发现古人读书的方式与众不同,古人的诵读都是吟诵的,抛出本堂课的主题“吟诵之美”。</p><p class="ql-block"> 接着李老师为大家吟诵了《静夜诗》,吟诵了《声律启蒙》一东,《大学》经文,学生真切感受到李白的思乡之情,《声律启蒙》的轻松活泼,大学的抑扬顿挫。</p><p class="ql-block"> 接着讲解了吟诵规则。吟诵时要做到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依义行腔。李老师用自己的名字举例,依照汉字的本音读出来,如何把握每个字的平仄,使大家耳目一新。学生纷纷尝试着吟诵,再次走进《诗经·卫风·木瓜》,学生自己读诵,同伴吟诵,一起展示,课堂体现着中心实验的“让写”“会学”“共实践”,学生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声情并茂地吟诵。</p><p class="ql-block"> 诵读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不知不觉中,本次教学走入尾声,通过吟诵整首诗为本节课画上圆满句号。</p> <p class="ql-block">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赠我一个木瓜,我送给你一个玉佩,不是因为要报答你,而是想和你永远成为好朋友。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任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  “耳边音犹在,如风暖心怀”。吟诵的声音正在唤醒每一颗嫩芽,点染每一个花,一个个自信表达的身影在朗朗读书声中款款走来。</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已经开始爱上了吟诵,爱上了吟诵带来的乐趣,走进吟诵,浸润心灵。孩子们浸润在诗词的海洋里,遨游在平仄的格律音符里。为语文学习奠定了深厚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学生体悟到:礼尚往来,自古都是这样,我们要想获得爱,就必须努力学会爱,竭尽全力付出爱。</p> <p class="ql-block">  跟着李永霞老师上课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视觉听觉的洗涤,她抑扬顿挫的吟诵,符合儿童童真童趣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专家和听课老师也陶醉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课后的座谈会中,每位专家高屋建瓴地对这节课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一致认为李老师国学功底深厚,这文化功底就像一杯美酒,年久而更香醇。李老师在课堂上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特别是多元评价,鼓励孩子们自己吟诵,孩子们学得轻松愉悦、自信满满,专家们对这节课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希望李老师挖掘《诗经》的文化背景,投入更多的情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永霞老师频频点头,对专家组的意见虚心接受。</p> <p class="ql-block">  吟诵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是培养人们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高效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目前,吟诵已被正式列入教育部、国家语委“十三五”工作规划、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等,并进入了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吟诵和吟诵教学法已成为古诗文教学、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绘画书法浸润人心</b></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参观了学校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 丹青吐彩,翰墨飘香。一幅幅色彩明快、质朴自然、生趣盎然的书画作品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对艺术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一笔一画真功夫,横竖撇捺有乾坤。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礼拜孔子</b></p> <p class="ql-block">  在中心实验小学张晓东校长为专家组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在耿老师带领下专家组一行参观了学校教学楼的楼层文化,参拜了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问题。专家们敬礼孔子像,孔子活在人们心中。我们将以孔子的智慧与人格为标尺,丈量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敏而好学,克己复礼,诠释“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儒家要义,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口号落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诵读诵读经典,为学生搭建了感悟经典、享受经典的平台,同时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中华经典诗歌的熏陶下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时代动力!</p> <p class="ql-block">部门:教师发展中心</p><p class="ql-block">撰稿:李永霞</p><p class="ql-block">图片:王莉</p><p class="ql-block">审稿:耿瑞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