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祝亲爱的小朋友们取得理想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一、复习思想指导</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复习阶段做了很多题,囊括了中考会涉及的所有内容,虽然考题的材料可以换新、题干可以换种说法,但答题的要点还是那么几点,所以今明两天的主要任务就是:</p><p class="ql-block"> 1.熟悉甚至背熟《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的综合题(还可选择性熟悉近2年省考真题);</p><p class="ql-block"> 2.看近一个月内做错的选择题。</p><p class="ql-block">二、应试心态</p><p class="ql-block"> 心态平稳、目标明确,在考试结束前不可放松,要一如既往。适度运动、不暴饮暴食、保证睡眠、不打疲劳战。</p><p class="ql-block"> 考试时,要知道,<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人难我难,人易我易,一定不能大意。</span></p><p class="ql-block">三、进考场后</p><p class="ql-block"> 监考老师发试卷下来,一定要记得先整体浏览一遍,看试卷有没有缺损,看看有没有平时做过类似的题目——有,不要大意,没有,不要紧张。顺序答题。</p><p class="ql-block">四、答题指导</p> <p class="ql-block"> 1.认真阅读题头、材料和地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好相应的标记。</p><p class="ql-block"> 2.顺序答题。没把握的,先根据第一印象选一个并做好标记,回头再来认真审一下题,如果找不到新的依据,那就尊重第一印象。</p><p class="ql-block"> 3.注意题干的大背景信息。考察江西省,那就要注意南方的自然特征这个大背景,考察云南省你就还要知道云贵高原、横断山脉这个大背景。</p><p class="ql-block"> 当你不知道所考察的知识点,你可以联系课本所在这一章的整体特征答题,比如说:考察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和干湿区,你可以联想黄土高原属于《北方地区》这一章,很多问题迎刃而解。</p> <p class="ql-block"> 4.用地理语言答题,由因到果。举例说一下: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试分析原因,标准答案应该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span>",而不能直接给出一个结果"晴天多"。</p><p class="ql-block"> 5.工整书写,减少涂改;</p><p class="ql-block"> 先主要后次要;</p><p class="ql-block"> 先自然后人文;</p><p class="ql-block"> 先因后果、有理有据。</p><p class="ql-block"> 中考改卷老师的工作量非常的大,对于书写不好又喜欢涂改的同学很容易被扣分。</p> <p class="ql-block"> 6.综合题建议大家先在试卷上写,检查先之后再抄到答题卡上,这样既减少了涂改,也可以把重要的点往前放,直接在答题卡上答题,不方便检查,也不方便修改。</p><p class="ql-block"> 7.选择题要大胆使用排除法,结合正面选择,两头夹击。注意选项中描述的程度副词,如,<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部"、"都是"、"严禁"、"最大"、"最小""一定"</span>等,往往错误的较多。</p><p class="ql-block"> 8.做世界区域地理时,可以先画一个简单的世界地图(也可以找找试卷内有没有世界地图),对于判断地理位置和其它特征由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9.全部做完之后再整体看一下试卷,有没有漏做的,也有可能出现选择题的选项就是后面综合题的答案,或者选择题之间前后有很强的逻辑关系。</p><p class="ql-block"> 10.最后,请你<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相信自己</span>,不要轻易修改选择题的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