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季来临,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滋生、繁殖,为了能保证幼儿的健康,让我们家园携手,全面了解和掌握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为宝贝们筑牢健康成长的坚固城墙!</p> 常见传染病 水痘 <p class="ql-block">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p><p class="ql-block"> 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p> 如何预防 <p class="ql-block">1.隔离至皮疹全部变干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p><p class="ql-block">2.注意室内通风。屋子要保持15分钟到30分钟以上的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3.对易感者接种水痘疫苗。</p><p class="ql-block">4.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场所。如要外出,要佩戴口罩,防止鼻腔和口腔接触病毒而导致发病。</p> 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p><p class="ql-block"> 一是通过粪口途径、二是通过接触传播、三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p> 如何预防 <p class="ql-block">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和便后以及外出归来后。</p><p class="ql-block">2.不吃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熟食物分开放置;不喝生水,水果要彻底清洗干净后方可食用。</p><p class="ql-block">3.加强通风,多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p> 疱疹性咽峡炎 <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p> 如何预防 <p class="ql-block">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p><p class="ql-block">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p><p class="ql-block">3.雾霾天气,应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4.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p> 感染性腹泻 <p class="ql-block"> 感染性腹泻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发病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p> 如何预防 <p class="ql-block">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喝热水,不吃半生食品。</p><p class="ql-block">2.减少外出吃饭的次数,减少去拥挤的地方,切断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和便后洗手的习惯。</p> 新冠病毒“二阳” <p class="ql-block"> 近期,新冠“二阳”来袭,全国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初次感染后间隔至少3个月核酸检测为阳性的定义为“二次感染”。如果间隔不到3个月,但发现了感染不同分支的证据,也可判定为“二次感染”。 </p><p class="ql-block"> 从临床表现来看,无论是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首次感染,目前看来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以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重症病例很少。</p> 如何预防 <p class="ql-block">1.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最好的办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减缓并最终阻断疾病流行,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p><p class="ql-block">2.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如果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要佩戴好口罩,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并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班级教师。</p><p class="ql-block">3.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4. 开窗通风,一般来说,每天开窗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p> 流行性感冒 <p class="ql-block">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以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p> 如何预防 <p class="ql-block">1.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p><p class="ql-block">2.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p><p class="ql-block">3.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积极手段。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p><p class="ql-block">5.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p> 预防措施 <p class="ql-block">01勤洗手</p><p class="ql-block">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p> <p class="ql-block">02勤通风</p><p class="ql-block"> 保持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p> <p class="ql-block">03增减衣物</p><p class="ql-block"> 夏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要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p> <p class="ql-block">0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后要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p> <p class="ql-block">05出现症状应及早就医</p><p class="ql-block">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在公共场所时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p> <p class="ql-block">06注意饮食</p><p class="ql-block">1.多喝水</p><p class="ql-block"> 幼儿多喝水可以促进毒素排出体外:多喝水通过多排尿也可以排出体内代谢的产物,将毒素排出体外。多饮水也可以软化粪便,促进粪便排出,避免毒素滞留在肠道内。</p><p class="ql-block"> 多喝水能增加血液循环,能够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也有助于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p> <p class="ql-block">2.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p><p class="ql-block"> 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而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会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p> <p class="ql-block">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p><p class="ql-block">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p> 家园配合 <p class="ql-block">1.根据传染病潜伏期,幼儿居家隔离要求:①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进行隔离14天或者症状消失后7天。</p><p class="ql-block">②水痘进行隔离至疱疹全部脱痂,且不少于病后14天。</p><p class="ql-block">③流行性感冒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48小时。</p><p class="ql-block">2.返园要求: 感染传染病痊愈后且隔离期满到医院开具痊愈证明,凭痊愈复课证明方可入园。</p><p class="ql-block">3.家长配合工作:幼儿有生病症状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如实告知班级老师,家长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诊治,根据医生要求做好居家隔离措施,并把幼儿诊断结果发给老师。</p> <p class="ql-block">地址:岳阳市青年中路富兴鹏城小区内电话:0730-8261588</p><p class="ql-block">15607306210 吴园长</p><p class="ql-block">18673091029阮园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