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慢慢跑上北山钟楼,才发现北山已经秃了,大片大片的松树因为松线虫病被砍伐,新栽种的树苗远远没有郁郁葱葱的感觉,再跑步时,没有了大树成荫,甚至诺丁山、越野滑雪基地、松花江都变得清晰起来,再也不需要找特定位置特定角度寻觅美景,一切都变得唾手可得,寻常的不能再寻常了,当一切都变得容易的时候,似乎乐趣也就消逝了……</p><p class="ql-block"> 越来越厚的碳板跑鞋,越来越多的紧身裤和洞洞背心,越来越燥的网红和明星教练,吉普乔格同款耳机、手表……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被宣传的格格不入,动作不规范,不会送髋,不会摆臂,跑步被装备凌驾,似乎不全副武装就不能出门跑步,跑的好不好取决于装备而非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家门口的门诊每天接诊很多小孩子,一切都提醒着疫情的影响还在,但是事实确是三年的疫情确实结束了,生活也回归了正常,早市的吆喝声还在,吉林大街的车水马龙依然,只是三年时间很多事情都改变了,江滨公园露营收费了,东山收费了,江城广场改造了,新玛特超市都卷铺盖走人了,三年时间物是人非,太多事情发生了改变,现在回想三年前的事情,还有什么是值得回忆的呢?</p><p class="ql-block"> 2018年,原来已是五年前了,太久了,心中有许多的意难平。黄山168终点前马阳哥等着我,给我拍照;关门山100后程,黄兴与我一路相伴,没有他的鼓励,我可能早早就弃赛了;崇礼168半路的魏彪教练,一直鼓励我,不要放弃……跑步几年,比赛几场,认识的人不少,成为朋友的不多,甚至不敢彻底停下沉重的脚步可以喝个烂醉,年龄增长,人越活越小心。</p><p class="ql-block"> 现在还有谁会顾及友情呢?今年吉马赛道上,我看到了强哥,吉林一哥,这次是路边的志愿者,说实话我心里很难受,但依然是我心中的强者;冬天大哥,妖哥,三口一瓶,志博大哥,程昱大哥这都是吉林越野大神;五年了,跑步上的很多事很多人该翻篇了,可是记忆就在那,不能否认……第一个21KM,第一个42KM,第一个50KM,第一个100KM,疯狂过,痴迷过,半夜十点说跑步,好哥们姬鲁振没有半点犹豫,挑战100KM,行者大哥酱牛肉伺候,陪我跑,环城100KM暖姐和FTM一路陪伴……</p><p class="ql-block"> 今年吉马大雨中度过,成绩符合预期,前半程按全马330跑,崩了的话4小时兜底,第一公里是跑不起来的,后边一直按照计划速度跑,严格执行,孤军奋战,孤单但不孤独,雨声、欢呼声、脚步声都是我的观众,雨中肆意奔跑这是儿时就有的梦想,这次终于实现了,可以抛下一切烦恼,只关注自己的心跳和脉搏,下彩虹桥,能量补给失败,供给不及时崩了,开始走,19年的噩梦再度上演,走走停停,许多人跑过身边,笑,是嘲笑抑或是鼓励,我始终盯着手表上的配速,尽力保证腿不抽筋,不犯病,不超速,不冒进,大雨滂沱中勇毅前行,朋友在路边给我加油,提供补给,真诚令人感动,莫道高尚多无趣,君子之交淡如水,赛前21KM距离只跑过3次,正式比赛前养伤休息了半个月,难受的滋味自己忍受,再苦的酒自己一饮而尽。</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跑步爱好者,仅此而已,抽离家庭去跑步我做不到,兴趣而已,也只能是兴趣。</p><p class="ql-block"> 江边的路被刷成彩色,可那与跑步而言又有什么作用呢?三桥如今成了我最厌恶的跑道,10KM的距离也成了我的一道坎,甚至一跑就疼,一跑就废,成绩的背后是能力,自知训练量不够,能力欠缺,可唯有喜欢才是继续下去的动力,不想把跑步变成一道枷锁,锁住自己。</p><p class="ql-block"> 困顿迷惑中吉马结束了,真的结束了,这可能是今年跑的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马拉松,经历过了,体会过了,大雨过后这个城市焕然一新,生活也要继续,再难都不会有之前难,再意难平也该平了,心中的不爽、不甘、不服都该收敛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路上车水马龙,哪天听到一声大变态,咱俩坐下来,畅饮一杯,把话唠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