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积力、奋楫笃行

东方之晓

<p class="ql-block">———记三新背景下物理学科组的在苏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即将到来的“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应对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带着这样的疑惑,华亭一中69名教师在校长张海军的带领下,远赴苏州市开始了为期八天的紧张学习和交流,在研讨与思考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拓宽教育教学思路,为迎接三新蓄能积力、奋楫笃行。</p> <p class="ql-block">  6月9日,2023届高考刚落下帷幕,高三老师来不及休息,在紧锣密鼓中收拾行囊,远赴苏州,开始了新的学习模式。虽然行程匆忙,不免疲惫困乏,可老师们尽快调节状态,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分别聆听了苏州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巴瑶以《教育为人生》的专题报告、南京市教科所教研员孟超教授的分享。先后走进了苏州市实验中学、苏州市第五中学、苏州市第十中学。</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仅通过听报告来提升理论水平,还通过走访学校、观摩课堂、交流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苏州市各个名校在三新背景下的德育与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图为物理组老师在苏州市实验中学听课</p> <p class="ql-block">图为物理组老师在苏州市第五中学听课学习</p> <p class="ql-block">图为物理组老师在苏州市第五中学交流研讨</p> <p class="ql-block">图为物理组老师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交流研讨</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第十中学由原江南织造署改造而成,校园依托于此,开设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图为江苏第十中学的校门。</p> <p class="ql-block">  图为江苏省第五中学校园内的水杉树,因为江苏省建校已有100多年历史,校园内都是遮天蔽日的大树,最有特色的当属学校内500年历史的香樟树,并且学校依托于这棵大树提出了树形管理思想。</p> <p class="ql-block">  新高考不仅是高考形式的转变,更要求育人形式的多样性,而开设各种纬度的课程是育人的最佳方式。</p> <p class="ql-block">深挖校园文化,走特色育人道路。</p> <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出现在苏州市第十中学的校园中,是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的。这次苏州之行,受益匪浅,感悟颇深。而这副对联也刚好阐释了培训的感悟:一是无论是德育还是课堂,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根基,也是准则。德育与教学既要注重厚积薄发,又要注重勃勃生机。二是新高考就是要依托情境活化知识、调动思维、关注过程、提升个性。教师需创设情境从而厚植思想、探本溯源,才能通透理解、达到灵活应用。</p>

苏州市

中学

图为

物理组

第十

高考

老师

研讨

教学

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