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深耕课堂展风采,同课异构竞芬芳</p><p class="ql-block"> ———2023年通许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第一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打造更加高效灵动的课堂,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023年6月14、15两天,通许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组织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共有来自两个校区的25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绽放光彩。比赛按理综和文综分为两个场地。本次参赛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心理、音乐。</p><p class="ql-block"> 教务处的老师们精心准备、周密策划,制定出了优质课大赛的实施方案、评分标准。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6月12日上午,教务处主任王伟霞在校大礼堂给参赛选手进行了赛前培训,并进行了抓阄抽课和选手抽签。</p> <p class="ql-block"> 6月14日早上7:20所有的参赛选手和评委齐聚校大礼堂再次进行了赛前培训。此次培训会有副书记、副校长张冬主持,教务处主任王伟霞再次强调了比赛规则。书记张刚军在大会上给参赛选手送上了温馨的祝福、亲切的鼓励,张书记再次要求评委必须做到公平、公正。</p> <p class="ql-block"> 比赛期间,全校同学科教师全员全程听课,共同成长,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教材,异样的精彩,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参赛选手们匠心打磨、精彩演绎、百花齐放,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碰撞、迸射、升华······</p>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5位教师带领大家走进如梦如幻的诗境中,欣赏《蒹葭》这首美丽的爱情赞歌。于宇杰老师循循善诱、以读悟情。郑玉娇老师有序引导、环环相扣。刘亚奇老师直奔主题、创设情境在比较阅读中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许静老师表现力强、课堂气氛活跃,板书设计巧妙。王玉仙老师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描绘画面,体会意境之美。5位教师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给全校的语文老师们上演了一场独具魅力的诗歌盛宴。</p> <p class="ql-block"> “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数学组10位教师同课异构,共同诠释了《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这一课程。王肖冰老师围绕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李月丽老师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郭景老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刘丹丹老师幽默风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郭莉红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配合默契。洪艳丽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陈婷婷老师用类比的方法由浅入深,培养学生作图能力。陈素敏老师引入新颖、课堂设计精彩。娄俊娜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宋东琴老师强调数形结合,教学设计有层次、有梯度。10位老师同台竞技,精彩纷呈,亮点频出。</p> <p class="ql-block"> 英语同课异构的课题是《Uniforms》,课堂上4位英语老师全英教学。她们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基本功,独特的教学设计,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杨彬彬老师口语流利,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张海珍老师环节流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赵彦丽老师课堂感染力强,知识结构清晰。马瑞瑞老师课堂设计新颖,情感融入好。她们引领学生既获得了英语知识,又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p> <p class="ql-block"> 化学《推断题复习专题》,崔晓鹏老师课堂容量大,既重基础,又重拓展与中考联系紧密。刘利利老师循循善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实效高。</p><p class="ql-block"> 物理《浮力专题》,李瑞老师从福建舰引入浮力,从生活中的物品走进奇妙的物理课堂。</p><p class="ql-block"> 音乐《青春舞曲》,张俊丽老师课堂活泼,富有感染力,师生互动好,体现了珍惜青春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生物《食物的消化》,王亚杰老师思路清晰,课堂容量大,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重视对学生的引导。</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唱响自信之歌》,康倩老师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语调亲切,不断鼓励学生。</p> <p class="ql-block">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火花;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通许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第一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经过一天半的激烈角逐,落下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同中求异,张扬个性,博采众长;异中求同,探索规律,行稳致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