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静静

<p class="ql-block">1.心有尺规行不乱,意存忠厚气堪平</p><p class="ql-block">解释:心有尺规行不乱,指的是一个人心里有把握自己的行为,在做事或思考问题时能够严格按照自己确定的准则和标准去行事或分析问题,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影响,毫不动摇,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冲动给诱惑,聪明睿智,保持理智,不轻易改变主意,力求严格的道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2.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广集众之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释:上联“与世不言人之短”,即在世人面前不说别人的短处。这种思想与汉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写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副《座右铭》开头两句所说“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如一脉相承。所以说,这种做法自古就是一种美德,应该继续发扬光大。而在下联中,“临文广集众人长”是说在写文章时应该博采众长,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当然,这要靠平时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别人的知识精华,必要时做好笔记,不要等到用时再“急来抱佛脚”。</p><p class="ql-block">总之,这副对联告诉我们,要把做人、学习的这两种精神铭记在心,这是处世之基和立身之本,必须切实做好。</p> <p class="ql-block">3.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p><p class="ql-block">解释:一日三省吾身要求我们要经常反躬自省,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此则可做到“反观自己难全是。”而学习他人之优点以弥补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循序渐进取长补短,这就是“细论人家未尽非”。</p><p class="ql-block">一般人看问题做事情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与己观点不一致的别人是错的。但事实是对于一件事情,事中和事后你的看法或做法会大有不同,时过境迁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荒谬,而别人的认知及做法却是对的。</p><p class="ql-block">这副联也告诉我们不要太过武断的处理问题,要多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百密难免一疏,自己的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别人的不同意见不一定都是错的,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以做出正确的决断。</p> <p class="ql-block">4.无情未必真豪杰,有度方为大丈夫。</p><p class="ql-block">解释:这副联中心词是有度,一个人可以没有智慧,没有人脉,但不可以没有度量,度量有多大,格局便有多大;度量有多大,眼界便有多宽。做人的心量有多大,人生的回报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看开、看淡、看远,自然心底无私天地宽,道路平坦。著名诗人雨果曾言:“海洋乃世间最宽阔的,比它更为宽阔的是天空,而比人的胸怀则胜于一切。”人生在世,应有度量,只有具备广阔的胸怀,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度量即心量,心量有多大,人生之路就会多宽广。</p><p class="ql-block">做人,要有度量,大度能容他人不足,心宽能容难容之事。凡事退一步,日后好相处,做事忍一时,避免有冲突。人要懂得适可而止,给别人留空间,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泰山之所以能如此高大,正是因其博大的胸怀;河流之所以能如此深广,正因其海纳百川的态度。做人,要有度量,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善良恶毒之别,别看人弱,把人欺负,别看人善,把人利用。真诚平等待人,人也尊重你,不择手段害人,人也会害你。做人,应有度量,有大度量者,才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事。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的君子,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容常人所不能容。做人,要有一颗宽广的内心,有度量,能容人,能容事,如此方能活的自在,过的舒心。</p><p class="ql-block">做人,要有度量,记人好处,帮人难处,举手之劳也好,竭尽全力也罢,只要是在人需要时周全,总好过在人风光时称赞。锦上添花虽美好,雪中送炭更难得!度量大,百福自来佛经有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自己的内心和修行,内心度量大,福气自然深。做人要有度量,不论是谁,无论做任何事。都有要一颗容人之心,都要学会和人快乐相处。人心是相互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感情是对等的,懂得付出才有收获!一个人的度量决定了其气度和品格,决定了境界高低。人生在世,福报的大小,好运的深厚,就看一个人的胸怀,胸怀宽广的人,福报越深,好运也自会围绕。心胸不可狭隘,心量大福才大。心量大,烦恼自会减少;心量大,福气自然来。</p><p class="ql-block">“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一个人如果缺乏克制力,缺乏分寸感,疾而不能徐,热而不能温,躁而不能静,结果必然是欲修其身则身不祥,欲齐其家则家不幸,欲治其国则国遭殃,欲平天下则天下一团糟。谁把握了度,谁就把握了人生。“度”要求做人有分寸、知进退;“术”要求做事有方法、策略。人生的巧妙就在于有“度”有“术”。为人处事,只有“度”“术”结合,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把握做人的分寸,掌控做事的尺度,日积月累,在一分一寸之中叠加起人生的新高度。墨汁滴在清水里,清水会变污浊;滴在海洋中,却丝毫不受影响,这便是度量。不熟的麦穗高昂的扬着脑袋,成熟的麦穗谦虚的低下头,这便是度量。度量有多大,格局便有多大;度量有多大,眼界便有多宽。余生,愿你修得一颗大度心,心里无是非,眼中皆美景,人生之路越走越宽,百福不请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