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朵朵彩面揉成团,</p><p class="ql-block"> 各色颜料来描绘,</p><p class="ql-block"> 巧手一捏成万物,</p><p class="ql-block"> 心中所想即所得。</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5日上午,太原市小学美术“基于民俗文化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在尖草坪区兴华街第二小学校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美术教研员陈妤老师,山西师范大学行卫东教授,各区美术教研员、尖草坪区教研室、太原市小学美术中研班全体教师以及尖草坪区小学美术教师,近百余人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面塑”堪称中国雕塑,以手为笔,以面为画,塑遍三晋乡土文化。本次活动是以“轻捻指尖,捏塑万物”为主题进行的大单元分析研讨,活动分为“学生面塑塑做展示”、“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展示”、“专家点评互动”“活动总结”四个版块进行。</p> <p class="ql-block"> 小小工匠 巧手化吉祥</p><p class="ql-block"> 轻捻指尖,素面禅心花映月;捏塑万物,吉祥喜庆寓平安。山西花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塑艺术更是民俗文化的符号。在教研活动现场,兴华街第二小学校心灵手巧的孩子们,通过揉、搓、捏、夹、压等技法将一团团彩色的面团捏制成了寿桃、寒燕、吉祥鸟、对对鱼……通过指尖赋予面团以艺术生命,用一个个富有张力的面塑作品,讲述着传统民俗文化故事。孩子们的动作那么娴熟,精彩的展示向我们阐述了传承中国非遗面塑艺术的真正意义,不由得带动着参观的老师也动手塑做起来!小面团团指尖拿,夹个圪扭齐来夸!鱼头对尾,顺风顺水!鱼头一昂,富贵吉祥!</p> <p class="ql-block"> 述面塑之韵 塑面塑之形 创面塑之意</p><p class="ql-block"> “轻捻指尖,捏塑万物”是项目式构建的大单元,是把面塑话题和相关联的民间美术内容,在非遗艺人传承话题下组建成的主题式单元,用多课时完成。这个基于情境问题下任务驱动的单元课程设计,让孩子们真实体验到了“民间美术”贯穿整个民间生活,它作为劳动人民群体的创造,在民间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在主题大单元展示环节中,尖草坪区美术教师团队六位教师,以结构化空讲课模式,以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带领我们走近民间艺人,以“高手在民间面塑传晋韵”,“巧手化吉祥工匠精神强”,“最美小传人技艺永流传”三个阶段、课内与课外六个课时,团队共同合作,用别样的形式呈现以面塑民俗文化为主题和切入点面塑大单元的完整设计思路,极力为学校美育提供具体策略和典型经验,促进面塑艺术与美术核心素养的融合,学习民间艺人的“工匠精神”,成为我们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研究的新课题。</p> <p class="ql-block"> 专家点评促提升</p><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接着,全体与会教师围绕此次活动开展大单元研讨。</p> <p class="ql-block">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美术教研员陈妤老师和专家行卫东教授作了精彩发言。陈老师对这次大单元研讨活动予以肯定,她强调,以面塑民俗文化为主题和切入点进行美术大单元教学,有助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和教学有机融合,为小学美术教学新理念的实施提供依据。</p> <p class="ql-block"> 专家行卫东教授就“轻捻指尖、捏塑万物”大单元教学,给予肯定并给出更进一步的合理化建议:在做大单元设计时,要考虑情境和任务的一致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任务与主题之间必须存在联系,为我们改进单元教学提供了依据。</p> <p class="ql-block"> 精彩总结寄期望</p><p class="ql-block"> 专家们既肯定展示教师在单元教学中的闪光点,也指出单元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参会老师们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在观展、参与塑做、观课、花馍成果品尝系列活动中,轻松愉悦的带着面塑给予民间的美好祝福完成了本次研学。</p> <p class="ql-block"> 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愿我们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