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自由行两三天

白日做梦

<p class="ql-block">西施岩村因村口有西施岩而得名。村边有一悬崖壁立,有一细小瀑布,水如飞丝而下。瀑下有一洞,传说直通绍兴平水江,越王勾践灭吴后,西施隐居于此洞中,至今洞内还可以看见像髻,梳子、盘、杯的印迹,故名西施岩。</p><p class="ql-block">全长5~~6公里左右,爬升高度约200米,休闲徒步,老少皆宜。</p> <p class="ql-block">有故事的地方,不止名胜区,中国还有更多比名胜区更美的村落,它们隐藏在中国的某个角落,静静的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散落的小村落,在岁月长河里不失自己的风格。云山里出娇娇,村中姑娘赛西施。抑或如苏轼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小溪绕村而过。兹地悬崖峭壁,斐绿叠翠;溪流曲折,清澈见底。溪间多碧潭,为泳者所爱之地。</p> <p class="ql-block">里南乡有西施岩自然村,今属叶村。村民多姓叶,今存民国丙戌重修还金堂《西施岩叶氏宗谱》。按谱之记载,仕廉公为西施岩叶氏始迁祖。村靠岩山,上有峻岭,下有回湍,崚嶒峭壁,古洞幽深。叶氏宗谱有清嘉庆间叶文蓁所撰《西施岩序》一篇。传说每当风晨月夕之时,常闻环佩之声,有仙女神游至此,依立风前,徘徊月下,风姿绰约,光辉动人。百姓隔江望见,都说是南国佳人西施来了。然未曾听说有西施入剡之事,似不可信。序文言此地山石耸拔秀丽,下有平川,可作镜,可浣纱,与西施所居若耶溪倒颇为近似。宋代苏东坡诗曾将西湖比作西子,剡中西施岩得名概相类,以状风景之秀美。</p> <p class="ql-block">庞大的岩壁旁一汪清水是游泳的好去处。喜欢游泳的可以带泳衣。</p><p class="ql-block">岩壁很美,水流切割后的峡谷让人迷茫的觉得到了三峡……所有驴友给他个很亲切的名字 “绍兴小三峡”</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喜欢游泳就尽情的游吧,这里是游泳者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走红的台阶梯田瀑布</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互相打闹</p><p class="ql-block">回到童年肆意玩乐的天真</p> <p class="ql-block">西施岩村风景秀丽,两山对峙,如列锦屏,溪水潺湲,荆棘蓁莽,飞鸣上下。旁有西施岩洞,岩之玲珑所致。入内观之,若髻印、若盘印、若梳印者,传为西施遗迹。村民傍山而居,面水而处,斧斤以时,世享析薪之便。可渔可钓,每食不致叹无鱼。可谓世外桃源。胥宇于此,高人之致。</p> <p class="ql-block">村内泥瓦房、石墙房成片,古色古香颇有特色。村前村后悬崖壁立,小乌溪江清澈美丽。结合摇铃岩、叠石岩,已成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摇铃岩位于西施岩南2公里的箬湾岗上。岩高近2米,岩围逾10米,状如巨型“鹅蛋”,平卧于岩台之上。偌大一岩石,用手按压,即可上下摇动,力度平衡,恰到好处。自然之造化,令人啧啧称奇。大家相信这块神奇的石头能摇出幸福、摇出平安。</p><p class="ql-block"> 离摇铃岩10米左右还有一块“叠石岩”,两者形态相似,如同姐妹石。在箬湾岗上极目远眺,青山连绵,满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古道都修的好好的,踏上石板</p><p class="ql-block">喜欢徒步多人会感到莫名的快意</p> <p class="ql-block">休闲度假,轻装1天,适合6-60周岁人群全程约6km 爬升240m 。本线路 经过摇铃岩、叠石岩、岭根、沿小乌溪江形成环线。沿途有修竹、密林、茶园、溪涧、怪石,带来富有特色的原生态休闲体验。</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风景——晒榨面</p><p class="ql-block">如果天气很好,可以看到他们在江边晒榨面。</p><p class="ql-block">晒榨面,是越州特有的景象,还吸引了好多摄影爱好者前去拍摄。</p> <p class="ql-block">2016年以来,大竹园村积极响应天台县委北部统筹区发展大会战的号召,以推进“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为契机,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建设大竹园留象旅游、休闲、观光基地,以旅游富农的思路促村庄经济发展,以党员干部带头义务投劳的方式来提升民生福祉。留象休闲竹长廊、烧烤摊、沙滩露营区、环线观光游步道、水蜜桃采摘园等纷纷落成,村里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及美食。做羹架、竹筷子、竹排摄影、莲花落背唐诗、麻糍等。。</p><p class="ql-block"> 如今,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深厚的唐诗文化底蕴,大竹园村已是小有名气的“旅游村”,一批批来自于各地的画家、摄影家、驴友和游客纷纷来此写生、创作。</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们来到江南,大多是乘船走水路,即从淮南的扬州运河南下,渡钱塘江,从西兴进入浙东,再沿剡溪溯流而上,登上天台山。这条诗人们的漫游之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浙东唐诗之路",这条诗路的目的地和最精华部分就是天台山。而进入天台的第一站就是我们今天走的大竹园村。</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竹园村,幽幽山道,潺潺溪流,苍翠群山,映入眼帘,恍如来到世外桃源。扑船码头、纱帽山,钓鱼台,深水区,浅水区,沙滩活动,等唐诗文化景点,游客可以在游览中感受到独特的诗路风情。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唐诗文化旅游村,每逢周末,游客如织。</p> <p class="ql-block">小小竹排江中游</p><p class="ql-block">巍巍青山两岸走</p><p class="ql-block">有山有水树林远离城市的喧嚣,是夏天避暑纳凉,户外拓展,戏水,游泳,划竹排,钓鱼,钻山洞,男女老少亲子休闲观光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还可以亲自体验民俗,动手打麻糍,品农家菜,再听这里的老人讲一讲唐诗之路上的那山、那水、那人、那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