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六月,与“数”邂逅——广东省陈茹静工作室送课下乡活动纪实(一)

玲子

<p class="ql-block">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了进一步发挥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和省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把脉”课堂教学,助力“双减”落实,多渠道培养基层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这暖阳映面,花香沁脾的时节,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教研基地(湛江)、广东省张金丽名教师工作室、广东省陈茹静名教师工作室、湛江市陈娟名教师工作室相约6月13-15日,与“数”邂逅,送教下乡,互助成长。</p> 第一站良垌中心小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张金丽名教师工作室学员伊丽娜老师和湛江市陈娟名教师工作室学员朱东燕老师,根据教学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课标,为乡村孩子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盛宴。</p> 送教 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伊老师的《包装的学问》一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包装的方法。整节课以两个活动贯穿始终,活动一: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议一议等活动,发现把最大的面重合在一起,表面积最小,这样最节约包装纸。活动二:引导学生利用活动一得出的发现去思考:在叠放时,是否有把最大的面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调整方案,最终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的巜分扣子》一课,以引人入胜的白雪公主的故事情境导入,让孩子们在帮助白雪公主挑拣扣子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孩子们在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同时,让孩子们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孩子们个个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既在学中玩,又在玩中学,不亦乐乎。 课堂上朱老师还非常注重引导孩子用规范化的语言完整的描述现实世界,引导孩子们用“我是按照( )分类的,分成了( )和( )”这样规范化的语言来表达思维过程。</p> 名师引领,助力成长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评一致性,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讲座中,张金丽老师从教学评一致性产生的背景、教学评一致性的含义、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三个方面开展讲座,根据多个教学案例认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剖析教师应如何备好一节课,老师备课要将教学设计和课标相结合,对教材内容深入理解,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基础的把握,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有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  此次送教活动是老师们的一次交流,一次蜕变,一次成长,更为城乡数学教学工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数学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撰稿:陈玉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摄影:黄丽霞 刘林燕 韩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初审:梁华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终审:陈茹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