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纪律是管党治警的重要武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完 成 党 的 任 务 的 必 要 条 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市局机关纪委法纪处依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要求,搜集、梳理了党员干部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人事、廉洁自律、群众关系、工作履职、日常生活等方面可能存在的150余种典型违纪违规行为,同时结合其他党内规章制度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广大民辅警严守纪律底线,远离违纪红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第四章,“法纪先锋”,为您带来“群众关系”方面的提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 群众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处理党群关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群众纪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更具有执政党纪律的特色。在群众纪律方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单设为一类,恢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关于群众纪律的优良传统,以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第一百二十一期:</b><b style="font-size: 22px;">不得干涉生产经营自主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产经营自主权,是指相对人(主要是企业、个人)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基础上所拥有的调配使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自行组织生产经营的权利。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权利主体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企业、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专业户、农民群众等。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主体所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内容是不同的,而且呈现岀逐步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干涉生产经营自主权,致使群众财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要给予警告直至留党察看处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干涉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现象在农村比较常见。比如,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纪委2017年7月通报,焉耆县北大渠乡党委副书记、六十户村原党总支书记艾合买提·司马义在实施土地平整项目修建防渗渠工程中,干涉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未经林业部门审批和当事人同意,毁坏村民树木,造成村民经济损失。艾合买提·司马义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干涉生产经营自主权,伤害的是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群众有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当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除要有符合农民群众利益的正确政策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决策权交给农民,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农民种什么、种多少,要尊重农民的意愿,由农民自己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决定。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又可以增强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要注意典型引路、试验示范,决不能搞行政命令、搞形式主义,更不能层层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种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各项自主权利,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生产经营自主权是农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无端干涉,否则要承担党纪责任甚至法律责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编者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本期学习就到这里,下一期,再相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在以后的日子里,“法纪先锋”,将常伴您左右,保驾护航,携手同行。</span></p> <p class="ql-block">编辑:熊伟、蒋一涤</p><p class="ql-block">审核:王惠</p><p class="ql-block">签发:赵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