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听风雪喧嚷,看流星在飞翔,我的心向我呼唤,去动荡的远方!</b>朋友现在听到的歌声是我和伙伴们线上录音,用混音软件合成的。这首歌名叫《动荡的青春》,是苏联五十年代电影《在那一边》插曲,作曲家是巴赫穆托娃,这首歌流行于六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在中国鲜有人知,但近些年B站有国内外各种版本,男女老少皆有唱。</p><p class="ql-block">说起这种线上制作,虽然在录音环节上我们用的是手机,没录音棚那么专业,但在编辑混音上,用的可是和广播影视一样的专业工具,应对我们业余唱歌的需求富富有余。</p><p class="ql-block">这个事情的开端要追溯到去年的秋冬季节,当时疫情严峻,我们练歌的地方没有了,排练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形下萌发了线上合唱想法。恰好一次在朋友家,偶然发现一个Audition软件,要说有多巧,朋友在文化部系统一直从事声学工程,他对这个软件作了一番描述,Audition是一个专业音频编辑和混合环境,可提供先进的音频混合、编辑、控制和效果处理功能。其中它的多声道混合最适合我们的需求,对我来说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于是乎就开始抠教程…。</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光有Audition还不行,线上合唱一首歌,必须有个统一模版才行,为达到速度、调和节奏的完全一致,大家需戴耳机按预先做好的音频去唱,于是西贝柳斯打谱软件排上了用场。我先用西贝柳斯打谱,导出MIDI格式的音频和PDF五线谱,然后分给大伙,大伙按分声部音频,分别在家进行练习,练熟之后,提交唱好的录音,随后我用Audition建立多轨会话文件,进行混音编辑,每条录音一条轨道。操作包括对齐、剪切、调音、去齿音、振幅处理等,最终,一首合唱歌曲制作成功。</p><p class="ql-block">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期间,我们一共排练了六首歌,分别是:《海港之夜》、《战地友谊之歌》、《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萱草花》、《动荡的青春》,大家基本是在先后阳的状态下唱的这些歌,很不容易,甚至平时不唱歌的几个朋友也加入了队伍!每当一首歌制作出来,大伙都非常高兴,因为这其中凝结了每个人的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在那段居家日子里,伙伴们的唱歌热情不减,大家都保持在最佳水准,本人在唱歌的同时也学会了几个软件的使用,包括PHOTOSCORE扫描以及视频编辑等工具,收获不小。</p><p class="ql-block">在此和朋友们分享一下混音合成的几首歌:</p> <p class="ql-block">1.《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p><p class="ql-block">这首歌谣是去年夏天我们在河北阜平县马兰小学首次听到,是邓小岚生前教孩子们唱过的歌,阿里词曲。</p> <p class="ql-block">2.萱草花</p> <p class="ql-block">3.《海港之夜》男生组小合</p> <p class="ql-block">4.《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单人4声部</p> <p class="ql-block">5.You are the new day 制作中</p> <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