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云南之旅(二十)中国茶城--普洱茶马古城、茶马古道

赵银华

<p class="ql-block">6月15日,西藏、云南之旅第二十四天,一早我们离开了下榻的剑川县方圆酒店,前往普洱。</p> <p class="ql-block">到达普洱,时间尚早,我们团的大部份旅友开启了普洱半日游,游览了茶马古城和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古城,古镇特别的多,有的古城是古的,有的古城是新建的,普洱茶马古城就属于新建的,无论如何,它们都传承着历史,展望着未来,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城,算是旅游小镇,古城复原了普洱府原貌,再现茶马古道鼎盛时期商贾云集的热闹和繁荣,以茶马古文化为背景,打造的一座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小镇。</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城广场恢弘大气,这是大门口一座由山石,喷泉,飞马,流水组成的假山,石雕的飞马嘶叫腾跃,活灵活现,旁边一座山石上雕刻着四个大字“茶马古城”。</p> <p class="ql-block">普洱,原是哈尼族语言“水湾寨”的汉语译音。</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城的商业味是相当浓。</p> <p class="ql-block">但这里的布景也相当漂亮。</p> <p class="ql-block">走入茶马古城,一股清新扑面而来,茶马古城按照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风格打造,色彩采用以中国传统色彩,朴素凝重,古色古香,身处其中,恍惚有穿越千年古茶马文化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城内建筑群规模庞大,古城内移步换景,小桥流水,非常好看,犹如穿行在中国古典之园林美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商业街,青石板路,古朴厚重。</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城离不开马,这匹破墙而出的马,是乎要开启新的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梅花鹿造型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骏马休闲雕塑,其实马就是温顺的动物,不然它怎么帮助人类创造了茶马古道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荼马古城的前方就是茶马古道景区。</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马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也是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茶司马的官职。</p> <p class="ql-block">作为查验过往客商的官方关卡,思茅城关见证了无数的奇闻轶事,目睹了不尽的聚散离合。城门里每块石板都承载着世代茶商的坚持与抱负,每串脚印都记录着历代马帮的艰辛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这么漂亮的湖叫饮马湖,想当年有多少爬山涉水的马在这是饮过水。</p> <p class="ql-block">难搭桥,惜别故士难路、远走夷方奈何,此桥原型建在南达河悬崖峭壁上,因工程艰巨得名难搭桥”从难搭桥上走过的马帮。一度到达了泰国、越南、不丹、尼泊尔等地。它承载春马帮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背井离乡的苦难和艰辛。</p> <p class="ql-block">马帮曾经走过的地方现在按上了风车。</p> <p class="ql-block">还有漂亮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休息凉亭,想当初这里应该是一片荒凉。</p> <p class="ql-block">马铃拱桥,叮叮赢马铃,行路意迟迟,从思茅出发的马帮都要经过这里,伴随着马铃声声马队缓缓走上拱桥,离家的背影越来越远,石屏河水终是诉不尽那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乡愁,消不完那五味杂陈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在桥下面新建萌宠部落,为小朋友提供班马、驼鸟、羊驼等动场游玩。</p> <p class="ql-block">茶王山谷,由于地理和气侯的原因,这是生产出上等茶叶,所以被称之为茶王山谷。</p> <p class="ql-block">古井,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早在先祖们开荒种茶时便发现此处有泪泪泉水喷薄而出,顷刻流遍山野,得到滋养的茶树日渐强壮,繁衍成林。于是,这眼古井被奉为茶园之母,生命之泉。</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是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普洱自古以来便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滇南茶叶集散贸易中心,素有银思茅、东南亚陆路码头之称。茶马古道是中国知名的文化遗址之一,景区内的茶马古道遗址是茶马古道南北走向中的重要一段,是贡茶入京的起点,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里程最长、文化最厚重、沿路生态最好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一千余年的沧桑岁月,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和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镌刻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诉说着千秋史话。</p> <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沿着当年马帮登山的道路一路向上,听不马铃叮当响,也不见爬山的马帮,可脑海总浮现当年茶马古道的繁忙,就如我们今天国道上奔驰的货车。</p> <p class="ql-block">半山一座六角亭,是当年提供马帮,今天是提供给游客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再向上便到茶马互市,也就是今天交易市场。</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马锅头故居。</p> <p class="ql-block">是当地非常有名茶马世家。</p> <p class="ql-block">这里成立着当年老马家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p> <p class="ql-block">贡茶院,管理茶贸易的政府部门,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在普洱设官统管茶贸易,茶由此集散。茶庄林立,商贾云集。随着茶文化兴起,茶马古道便成了贯穿南北,通联中外的财富之路。</p> <p class="ql-block">明普轩,茶技渐长,茶韵悠长,明朝万历年间,“普茶”正式定名为普洱茶”,普洱茶产业空前繁荣,生产工艺发展迅猛,制茶手法采用当时兴盛的朝廷贡茶加工手法,由无采造法演变为蒸面成团,汤味淳厚。明朝京城士庶用茶,皆普茶也。</p> <p class="ql-block">站在茶马古道半山腰俯瞰普洱市容市貌。有点现代化的气息。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继续前行了,如果有机会下次再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