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迪士尼遇上花木兰

夏安青袂

<p class="ql-block">一部片子做得是否精致,看第一遍就知道了,如何精致,却是要拿着放大镜翻来覆去研究细节的。以我看过50遍而依然乐此不疲的资格,可以判定,迪士尼的《花木兰》绝对是精致的动画片,经典中的经典,堪称完美。</p><p class="ql-block">来看看美国人的认真劲儿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人性化——用美丽演绎死亡:</p><p class="ql-block">动画片本来就是给孩子看的——你可以反对,但是你必须承认,这部片子是给小孩子看的。所以虽然讲述的是战争杀戮的故事,除了木兰伤口的那一点血色,看不到任何血腥。</p><p class="ql-block">那场惊心动魄的雪山大战,匈奴的大军损失成了零丁,并不是靠刀枪棍棒,而是雪崩。多么用心的构思啊,用诗意的雪白掩盖了所有残酷。</p><p class="ql-block">最后可汗的灭亡则更加美丽,他化作了烟火,在深夜的皇宫上空,散开五彩斑斓。多么俏皮的想象,野兽般的匈奴用死亡成就了最后的浪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李翔父亲所率的部队全军覆没,则是用战火焚毁后的断垣残壁来表现的。一顶头盔,一个布偶娃娃,就足以传达死亡的讯息,不必直面血淋淋的现实,依然可以渲染沉痛的气氛,这种会意手法已然是中国文化的真传。</p><p class="ql-block">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只有全心全意为孩子考虑的人,才会如此竭尽全力。</p> <p class="ql-block">2、阴影——恰到好处的生动</p><p class="ql-block">画面中有没有阴影,够不够多,是我用来评价一部动画大片制作是否精良的武断标准(另类画风如水墨动画等不在此列)。我们都知道,油画对光线要求十分严格,有了光影,会更加真实立体。动画世界不追求具象,可以不管,也确实有很多片子是不画的。但是,可以不做,却非要做到最好,这才是真正的完美主义者。</p><p class="ql-block">《花木兰》的绘画者们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认真,有光就有影。最着力的是在雪山上,匈奴的大军密密麻麻,从地平线上跃马狂奔而来,铺天盖地。用了一个航拍的镜头,每个骑兵都画出了阴影,突然一只鹰的影子急速掠过。千军万马而盖不住一只鹰,迅雷不及掩耳却能让你清楚看见,恰到好处,生动无比。</p> <p class="ql-block">3、表情——细心描绘毫不惜力</p><p class="ql-block">人物的表情多姿多彩,十分细腻,很多只是几秒钟的镜头,但是画了大量的图片。比如木兰相亲之前的化妆,中途要穿过一条街,街上有一胖一瘦两个老翁在下象棋,一个将了另一个的军,木兰移了一个子,扭转乾坤。人物表情细腻无比,胖子先是愁眉苦脸,继而惊讶,继而狂喜,甚至幸灾乐祸。瘦子的眼神更是千变万化,先是沉着思索,继而是稳操胜券的挑衅,然后是决绝落子的笃定,接着是叉手闭眼看你怎么死的狂妄,突然被声音打断之后的大跌眼镜,继而不知所措,最后愤恨。而这一切,总共只有十秒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