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预防踩踏,安全童行——安陵镇实验幼儿园6月第二周安全教育活动

崔娟

<p class="ql-block">  为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幼儿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增强全体师幼的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意识,帮助幼儿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安陵镇实验幼儿园开展了“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各班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情景体验等形式,使幼儿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和严重后果,引导幼儿了解紧急避险、有序疏散、自护自救等相关安全防护知识,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基本的自我保护动作,在摔倒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身体卷成球状,这样可以保护最脆弱的部位。</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安全教育,小朋友们在任何活动环节中都能有秩序地排队,在楼梯上不推不挤,幼儿队列安全有序行进。他们在盥洗环节中,也能做到有序排队,不推不挤。</p> 预防踩踏小知识 1.破开人流,避免摔倒 <p class="ql-block">  首先,在拥挤的人流中,需破开人流保护自己,防止自己被身边的人挤倒,预防踩踏事件发生。</p> <p class="ql-block">  在拥挤的人群中抬起双臂,手肘的点对准人与人之间的缝隙,让人流的冲击分散到身体的两侧,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人流中摔倒,并且要保持重心稳定,不要让身体与人群的冲力对抗,保护胸腔,减少压力,减少身体的受力面。</p> 2.一旦摔倒,蜷缩侧卧 <p class="ql-block">  在人群拥挤中,若身边的人冲撞你被迫倒地或被绊倒时,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防止进一步伤害,提升安全系数。</p> <p class="ql-block">  摔倒后,如果无法起身,应快速蜷缩身体,用双臂保护头部要害及胸腔,使肱骨、肩胛骨、锁骨以及骨盆形成支撑保护脏腑,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受到致命伤害。注意:手肘和膝盖连起,形成空腔区域,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护胸腔,还可以保留足够空间获取空气。</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要把握机会靠近墙壁,寻找机会将身体从侧卧调整为跪卧,双手扣紧后脑,同时,我们要将脚腕部、小腿与大腿、大腿与躯干、躯干与大臂、大臂与小臂,均调整为三角形支撑身体,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抗压性。</p> <p class="ql-block">  本次防踩踏教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孩子们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知道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聚集,并初步掌握了必备的自救能力,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掌握防踩踏自护知识,防患于未然。</p> <p class="ql-block">图片:各班老师</p><p class="ql-block">编辑:崔娟</p><p class="ql-block">校对: 王玉龙</p>

踩踏

幼儿

安全

拥挤

摔倒

保护

人流

身体

教育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