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与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是儿童学习发展的自然过渡和延伸。如何做到更从容、更科学有效的衔接,幼儿园要送一程,小学要接一段。</p><p class="ql-block"> 为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2023年6月14日下午,寻甸县幼儿园本部大班班主任与仁德二小一年级骨干教师、六年级骨干教师老师进行了联合教研,力促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奔赴”。</p> <p class="ql-block"> 此次联合教研内容有:</p><p class="ql-block">1.仁德二小一年级刘老师介绍一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往届一年级学生学习难点和问题。</p><p class="ql-block">2.仁德二小一年级王老师介绍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往届一年级学生学习难点和问题。</p><p class="ql-block">3.幼儿园大班夏老师介绍幼儿园大班开展的语言活动及前书写、前阅读准备内容。</p><p class="ql-block">4.幼儿园大班陈老师介绍幼儿园大班开展的数学活动及相关思维游戏内容。</p><p class="ql-block">5.研讨下一步幼儿园“入学准备”工作内容及小学“入学适应”工作内容。</p> 吕校长致辞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由仁德二小副校长王洪辉主持,仁德二小校长吕亚林为活动致辞。</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仁德二小校长吕亚林老师为联合教研活动致辞。吕校长指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幼儿园和小学要同步行动,相互学习,互通共融,双校都应该用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方式,多形式、多方法、多渠道的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准备。吕校长还着重强调两校要加强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任务和规则意识、学习习惯和能力、学习品质等,建立科学有效联动,实现教育合力,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p> 一年级语文教学内容及方法介绍 <p class="ql-block"> 教研的第一个内容,介绍一年级语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仁德二小一年级 刘老师结合一年级语文教材提出在语文方面要重点衔接的几个方面:识字、想象力、观察力的培养及学习习惯(握笔 坐姿)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就家长和老师比较着急的拼音的学习,老师就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不用着急。她说,拼音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难,不必过于着急提前让孩子学习拼音,她指出,拼音只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工具,不是语文学习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 她还指出幼儿园要重点衔接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常用汉子的认识,个别孩子书写姿势、握笔姿势等很难纠正。对于汉字,我们要做的以认识为主,不必过多的书写,书写可以到小学再学习。</p> <p class="ql-block"> 通过刘老师的分享,我们对于语言方面的衔接工作,方向更加清晰了,目标更加明确了。</p> 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及方法介绍 <p class="ql-block"> 仁德二小王老师结合一年级数学教材为我们细致的解析了一年级的数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运用。</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一年级教材的讲解,王老师还深入细致的梳理了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为我们的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指出,一直以来,我园在数学内容方面的衔接较好,还要合力加强的是习惯和责任的培养,包括学习习惯、收拾归纳习惯、劳动习惯等,部分孩子不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经常出现学习用品丢失的情况,对此,我们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鼓励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培养责任意识和任务意识,养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老师呼吁我们与小学合力,注重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发现和提出问题,之后要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对问题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经验,以此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p> 大班语言活动内容及方法介绍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大班老师夏文婧从五个方面深入细致的讲解了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在一日生活中学习语言。大班晨间活动时进行诗歌朗诵,字卡分享等,在午睡前让幼儿轮流讲故事,在读书日活动中开展“童言童语”故事大王比赛,红色故事进校园广播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p>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学习语言。教师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朗诵诗歌,如一边有节奏的打击一边有节奏的朗诵诗歌,一人说几个人表演等。</p> <p class="ql-block"> 在创造中学习语言。让幼儿在理解感知故事后利用图卡进行表演和创编,分角色表演故事,思维游戏说形容词(AABB ABB)说量词等。</p> <p class="ql-block"> 书写准备。在绘本学习后画画自己的小书,春游之后的趣味春游绘本等都是重要的前书写准备。</p> <p class="ql-block"> 趣味识字。不会写名字时用图画设计自己的名字,利用名字贴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利用数字卡进行认字等。</p> 大班数学教学内容及方法介绍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陈白萍老师对大班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一一进行了分享。</p><p class="ql-block"> 大班教学内容主要有:</p> <p class="ql-block"> 教学内容</p> <p class="ql-block"> 正确的书写</p> <p class="ql-block"> 除了正确的书写外,还在游戏中锻炼幼儿思维。</p> <p class="ql-block"> 编写车牌号码</p> <p class="ql-block"> 分解</p> <p class="ql-block"> 五子棋</p> <p class="ql-block"> 拼搭游戏</p> <p class="ql-block"> 数学问答游戏、数学游戏儿歌认识数字,加深对数字及概念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幼儿数学并非只存在于课堂,还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户外活动、语言故事、情境表演、建构游戏、美工活动……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去发现真实的,蕴含在生活环节和各类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把我们周围生活“数学化”,启发幼儿在解决问题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走近数学,喜欢数学,应用数学,为大班孩子入小学打下了坚实基础。</p> 交流研讨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由刘萍副园长主持,聚焦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中的突出问题,在交流与研讨中,提出当前还需合力做好几个方面的衔接:学习习惯、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时间观念、归纳整理、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罗辑思维的过渡等的衔接。</p> <p class="ql-block">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强调了幼小衔接重点在于习惯的培养,包括专注力、倾听能力、任务意识等的学习习惯、收拾整理能力、劳动能力等生活习惯、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等行为习惯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做好幼小衔接,要建立时间概念,做好生活准备;享受自主游戏,做好学习准备;学会自我管理,做好社会准备。</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结束了,但幼小衔接系列活动并未止步,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活动,不断完善幼小科学衔接机制,尊重儿童发展特点,集中破解衔接难点,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p><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张宏菲</p><p class="ql-block"> 初审:刘萍、夏文婧</p><p class="ql-block"> 终审:尹建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