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故事

信阳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天候当陪护的日子,回想一下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母亲还在,尽管是需要陪护之人,在暑热的武汉,幸亏当时大姨家与同济医院一墙之隔,纵然是每天奔波于同济、市场和大姨家之间,只要看到母亲有生的转机,当时也是心甘情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年前父亲已是73岁的高龄,为了照顾我母亲,每天坚持要去医院,甚至于夜晚也要在病房守候着,一直到母亲出院。我和哥哥还每周换班,老父亲可是在武汉坚守了20多天。这就是父母那一辈的爱情,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没有那么多的甜言蜜语,没有那么多的浪漫宣言,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日子,默默无闻的守候,让光阴见证着相濡以沫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肺气肿病情进展与新冠病毒流行压茬推进,新冠病毒毒性下降的时候,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忍无可忍的时候,父亲才提出来要去医院看看,直线距离不足百米的医院,也需要驱车前往了。好在如今医院的就医辅助设施齐全,轮椅可以随处自助借还,推着父亲在呼吸科门诊候诊的时候,只是瞥见一眼,医生就注意到了他的严重程度。</p><p class="ql-block">呼吸科易主任谦虚地说:“你父亲的病,虽然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试一试还是可以的,应该是会有点起色的”</p><p class="ql-block">“恐怕你们很久没有系统规范的治疗了吧!”</p><p class="ql-block">的确,专家就是专家,不光眼光不错,判断也很精准。这两年在疫情阴影之下,父亲确实不想到呼吸科看病,怕被传染,怕“阳了”更加难办。然而,事实证明,有病还是需早治,久拖成痼疾。父亲的肺功能已经差到了不用检测的程度了,只需要排除一下是否有其他不治之干扰即可确诊无疑了。于是父亲就被果断的收容住院,尽管身边因新冠二阳或者首阳肺炎的病人比比皆是,无法隔离也无需隔离了,反正比肺炎病人的状况只差不好。</p> <p class="ql-block">本以为新的院区会有富足的床位,不想还有那么多新冠肺炎患者,宽敞明亮的标准病房里几乎各个房间都增加了临时病床,托同事的福,顺利的等到一个床位,连忙把老父亲安顿好,这边护士已经遵照医嘱,又是采血又是皮试,一番评估过后,已经挨了三四针,大大小小的瓶子袋子已经挂上了输液杆,数数有四五个我都念不顺口的药品名称。由于病情严重,医生也是多管齐下,力求有所好转。正如医生批评的那样,我们没有进行正轨的治疗,药用了几天,病情有了显著的改善,虽然没有像父亲期待的那样活动如常,但是与入院当天相比是一天天的见好。</p><p class="ql-block">用药第一天,晚上嘴唇就有了血色,不是口唇灰白的病容了;用药第二天,就可以坐着呼吸了,而不是浑身颤抖也吸不进去气儿的感觉了;用药第三天,吃饭的时候可以换气了,虽然看上去还很累,但是至少不会是那种感觉吞口水下去就会被憋死的样子了……虽然这期间也担心会不会突然发烧,会不会心率失常,还好,一切都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估计是久病抑郁,当躺在病床上呼吸顺畅之后,就开始胡思乱想,怕挨不过去这个夏天,怕走不完这个冬天,怕这怕那,担忧着担忧不起的担忧,焦虑着解决不了的焦虑,虽然听着好笑,但能胡思乱想了,说明病痛已经不是第一位的痛苦了,身体上的不适弱化以后,其它方面的痛苦就入侵到思想里了。</p> <p class="ql-block">说来也是喜忧参半,父亲病重住院,女儿却要迎来她的毕业典礼,何去何从甚是纠结。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游必有方了!家兄受伤行动不便,我再跑去南京,估计老父亲只剩下伤心难过了,好在现在医院有相对稳定的护工队伍,如若不然真的是分身乏术了。</p><p class="ql-block">联系护工,租陪护椅,办理就餐卡,购买护理用品,再用亲情绑架一下侄儿……一切安排基本妥当,方才能将南下事情列入议事日程。</p> <p class="ql-block">从来没有想过我在父亲心里的位置这么重要,我的一句话居然让老爸血压从80飙升到128,心率从78跳到128。唉!只因为,昨晚我哥哥腿疼不能走路,我说21号想去参加一下女儿的毕业典礼,顺便接她回家。尽管说好给老父亲请个一对一的护工,但是他中午呆呆地坐了一中午不睡觉,心跳到连床都跟着摇晃,晚饭时差点没有背过气去,忙不迭把医生呼叫过来,惊得我也是出了一身冷汗!看来对我的安排是疑虑重重,颇为震惊呀!好说歹说也不相信我走了会对他没有影响。甚至于还威胁我说,怕是扛不过去这几天了!</p><p class="ql-block">我开玩笑问他:“是否还有未了心愿?是否还有后事需要安排,是否需要他儿孙亲耳聆听?”</p><p class="ql-block">老爸一概否认,只是这两天刚刚恢复了光芒的眼神迅速暗淡下去,唉!人都说年老惜子,从来没有想到有病的时候我在他心中是如此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就在安排接续工作的时候,在住院部耳闻目睹了几件事儿,让我的陪护生活增趣不少。</p> <p class="ql-block">同病房里有一老太太,看年龄也有七十多岁了,见到病友马上笑脸相迎,问东问西,甚是热情,诚恳的夸赞着病友的同时,总也不忘记夸奖一下她自己的孝顺儿子。原来她老伴也在同一个医院的不同楼层住院,她女儿负责在外挣钱支付医疗费用,儿子负责在家照顾父母。儿子每天楼上楼下的看护,偶尔也会向姐姐抱怨:“母亲比父亲难照看”。</p><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一下发现,老太太有一点点老年人的通病,记忆力退化。虽然说话还很清晰,但是问过的问题会忘记,出门远一点就找不到病房,不让出门又抱怨住院像坐牢一样难受。有意思的是她自己的儿子她是认得非常清楚,她儿子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无论她儿子怎么抱怨她,都不肯离开,除非她儿子警告她,必须老老实实呆在病房等着护士来扎针,才肯罢休。</p><p class="ql-block">老太太一边心疼着儿子的辛苦,珍惜着女儿的金钱,一边又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儿子是不是对她失去了陪护的耐心。当父母忍住自己的脾气开始在儿女面前活的小心翼翼的时候,确实是让人有点心有戚戚焉。</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病房是标准的三人间加成四人间,由于另两个新冠病友感染了数日,病情也好得差不多了,每天输完液就悄悄溜号了,房间倒也显得宽敞。溜号的病友中的一位是在中原银行上班的资深美女,每天换着不同色系的连衣裙配着新中式的同色系布鞋,轻盈盈的来,飘飘然的去,偶尔也会在病房帮忙照看一下健忘的老太太,一看就是一个比较有修养,而且生活的舒适小资的女人。她家先生在外地不常回家,女儿在信阳师院读研究生,偶尔晚上会回家陪她。白天不打针的时候她也会在病房聊聊天,由于自己一人在家,也会把每天做的饭菜带些来分给病友,说是一个人做多了吃不完,白白浪费了,看着仔细的包装和分类,分明是怕自己的好意让别人不好意思接受的感觉,虽然素不相识,但还是能感受到她的温婉贤淑。</p> <p class="ql-block">挨着的另一位病友,说话的口音分明像是罗山潘新周党一带的人,她说她是光山马畈的来信阳做生意。看穿着打扮倒是十分得体,但是每天做雾化时的草草收工和重重的漱口动静,说明她平时就是利利索索的生意人。虽然她自己还在阳性期,进出病房却不带口罩也不避人的吐痰,多少让我有点不太舒服。许是害怕病情加重,她每天输液时把被子捂得牢牢的,还把空调调到27°,差点没有把人热死,所以为了表示一下我的不满,我故意把空调设定到了25°,这样基本就是一直都在工作中。不过凭心而论,当室温低于26°,对着空调口坐着的我也是感觉过度凉快了一点。我这是不是有点损人不利己啊!</p> <p class="ql-block">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刚出院一位病友立即又来了一位新人。自述咳了半个月了,除了胸闷气短别的都好,在家检测核酸阴性。我还暗自思忖莫不是也是肺气肿呢!谁知核酸检测结果是阳了而不自知,拖延已久,告知是否要用自费药物,老头又想好,又心疼自费药贵,但是他女儿的一通电话让他哑口无言,女儿在电话那头说“你还在乎这一两千块钱吗?”</p><p class="ql-block">老头估计是医院有熟人,很快医生的处方就下来,同我老爸住院时一样,霹雳卡拉一通扎,老老实实躺在病床上享受输液的禁锢。陪他的两个小男生像左右护法一样,一下看看他,一下看看手机,一个是他外甥,一个是医院的医生,老头倒也随性,自己也拿起手机翻看打发时间。下午两个护法前后离开了,只剩老头一人,自己去上厕所,检查,下楼买东西,倒也敏捷。他说他去年到郑州看病也是一个人,我在想老伴是不是在家帮女儿带孩子,所以才麻烦亲戚。到了第二天,老头的电话倒是不断,还是一个人,医生护士都关切的问为啥没有家属来照顾一下,谁知他幽默的来了一句:“老伴早就不管我了”可以听出来,这诙谐之中也隐隐有点失落,毕竟只有在身体不适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身边有人嘘寒问暖的好处。年轻时是谁离了谁都好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有病的时候,这话还真不太敢说了。</p> <p class="ql-block">最最最讨厌的一件事儿就是住院期间赶上了消防应急演练。不光走廊里的报警器乱响,电梯也停在了一楼一动不动,这可苦了我们十层以上的家属和护工,无论是打饭还是送东西都增加了难度,占用了时间不说,让人是爬楼梯受不了,不爬楼梯又上不去!</p><p class="ql-block">不过,老天折磨你的时候也会给你来点开心一笑。昨天我在负一楼等电梯的时候就顺带看了一场好戏!</p><p class="ql-block">一对中年夫妻在电梯口大打出手,急的保安与清洁工赶紧过来拉架,而我们大多数人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冷眼旁观,或者幸灾乐祸。</p><p class="ql-block">出手的原因很是奇葩也很是可笑。对打的男方在医院住院,女方经常来医院探视,因男方一句</p><p class="ql-block">“你也不用来了,我请个护号。”</p><p class="ql-block">惹得女方勃然大怒</p><p class="ql-block">“我看你就是烧的,刚才我看见你看她,就发现了,你不是骚的是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哈哈……大家听得都感觉很带故事感,有暗笑的,有扭头的,有侧目而视的,有担心的。</p><p class="ql-block">果然,男的怒不可遏的大声说到</p><p class="ql-block">“你每天说是来看我,你都干啥啦?你就是来监视我的吧!我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想咋样?”</p><p class="ql-block">女的冲上去反讥道</p><p class="ql-block">“你病成啥样了啊?是不会走还是不会吃啊?你就是想让人家看着你呗?你刚才在病房不是跟她有说有笑的好得很嘛?”</p><p class="ql-block">男方恼羞成怒的说</p><p class="ql-block">“你放屁,你别过来气我就好了”……</p><p class="ql-block">身边一个女生窃窃私语:“我看女的要挨打……”</p><p class="ql-block">谁知道女方冲上去就对男的一巴掌</p><p class="ql-block">“我还冤枉你了,你就不能安生点啊!”</p><p class="ql-block">刚才窃窃私语的女生诧异的嘀咕道:“我的天,我还怕女的挨打呢!”</p><p class="ql-block">旁边另一位大姐说“要打起来了,女的肯定打不过”</p><p class="ql-block">接着,就看见男的也毫不客气地给了女的一巴掌,于是两个人迅速的撕打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也可能是男方手软,也可能是真的有病,双方的对抗赛中,女的似乎没有吃多少亏。在我看来,主要原因还是保安与保洁上前拉开了两人。被拉开的女人还在一边跳脚一边当众数落着男人的不是,似乎是让大家都评评理,好像“理”字就写在她这边。男方除了解释动手的原因也不再废话,只是一个劲儿的撵女人滚蛋!并试图再次欺身向前给予女方警告。但显然挨了打的女方此刻也无心恋战了。一场好戏就这么触不及防的开场又草草收兵了。留下一群吃瓜群众无聊的继续等着电梯啥时偶能下来!似乎感觉该在电梯正常运行了再结束对打才合适似的。</p><p class="ql-block">记得一位医生朋友说,医院就是一个最能看清人性的地方,可我看了这几天,还是没有看清楚我该努力的方向,看来还需要在这里继续进修进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