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祖国辽阔的疆域中,甘肃省西北连通新疆,西南通过青海接西藏,南连四川、华南,西北连内蒙,东面则是华中华北核心地带。甘肃省因在黄河以西、形如窄而长的走廊,称之河西走廊。它是扼守中国之中、幅射祖国八方的战略要地。汉武帝从这里开始,将中华民族版图向西拓展、打通並管辖西域三十六国,初定中国的广袤疆域。</p> <p class="ql-block">秦、汉之时,匈奴在中国西部边境为患多年,为了一举歼灭匈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率兵讨伐,霍去病随舅舅上战场。浴血沙场七载不败的霍去病,彻底击溃匈奴,打通西域。西汉政权在河西走廊带,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有“列四郡,据两关”之称,固若金湯之势。</p> <p class="ql-block">为缅怀祖先开疆拓土的伟业,八旬老翁在妻和女儿陪同下,勇闯河西走廊。为便于交通安排,我们与先辈前进的反方向,2023年6月3日飞往第一站敦煌市,由西向东探寻。</p><p class="ql-block">敦煌市是个常住人口18.5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4万)的小城市,属酒泉市代管。</p> <p class="ql-block">敦,大也;煌,盛也。为了探索敦煌的盛大,我们从参观敦煌博物馆开始。</p> <p class="ql-block">敦煌博物馆的展出乏善可陈,倒是隶书《曹全碑》是个亮点。</p> <p class="ql-block">唐卡,藏传佛教的传世杰作,内容丰富,色泽艳丽。这里展示的新老作品,都可请回家中以供奉。</p> <p class="ql-block">下午顺道参拜了西晋古刹雷音寺。</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丶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去鸣沙山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边,亭台楼阁,沙漠中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6月4日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莫高窟"。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p><p class="ql-block"> 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p> <p class="ql-block">在从天宆到宽银幕立体放映的影视厅,先领略莫高窟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偷拍了几张佛像</p> <p class="ql-block">今天以顺序看了331(初唐)、332、16、17(王圆箓发现的藏经洞)、419、427、428、061、062、063、79、71、096(九层楼)窟。</p> <p class="ql-block">很美的两个女神像,拼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61窟是五代晚期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及夫人开凿的功德窟。此窟开凿于五代,元代重修。窟形为覆斗顶殿堂式洞窟。此窟又称 “文殊堂”,主要是供奉文殊菩萨而修的,文殊菩萨在佛国世界是无穷的智慧,传说他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此窟西壁绘有“五台山全图”。</p> <p class="ql-block">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及助手,在第16窟(现编号)的墙壁上磕烟锅头时,听到有空洞的回音,两人半夜破壁查看,发现了藏经洞(现17窟)。洞内有珍贵文物5万多件,历史跨越7个世纪。王圆箓将藏经洞上报到了朝廷,可惜没有引起重视。</p><p class="ql-block">面对堆积如山的经卷,他把经卷卖给附近的村民,说这是福咒,让村民们把经卷烧成灰,加上水喝了之后可以治病、驱灾。</p><p class="ql-block">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路过敦煌时,他只花了200两白银,就从王圆箓手里买走24大箱经卷写本、5大箱艺术品。7年后,他又装成玄奘的信徒,买走了570件佛教文物。斯坦因共计弄走了1.37万件敦煌文物,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也闻风来到敦煌,以600两的价格买走了1万多件敦煌珍本文书,收藏至法国国家图书馆。</p><p class="ql-block">接着,美国的华尔纳、日本的吉川小一郎、俄罗斯的奥登堡,这些文物盗贼都从敦煌攫取了大量珍贵的文物。</p><p class="ql-block">藏经洞5万多件文物就这样被瓜分,最后只剩下不到五分之一的8757件。后来,清政府在国内有识之士呼吁下,才将剩余文物运到了北京。</p><p class="ql-block">此后,王圆箓就开始疯病颠颠,精神失常,一直到他1931年死去。</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洞内堆积的经卷丶移出准备运走的佛像丶斯坦因盗运莫高窟文物的车队在瓜州的留影,看得我们心口发痛。</p> <p class="ql-block">王圆箓这个小道士,发现藏经有功,多次呼吁政府保护无果,贩卖文物有罪。国家衰败,他不过是一贫穷百姓,何苦难为他。</p> <p class="ql-block">王圆箓葬处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96窟,建于初唐。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俯瞰图</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末丶二十世纪初,西方探险家纷纷来此区域,发现西夏黑水城、居延汉简、使敦煌文物蜚声世界等等。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首次命名这条延绵近两千年的古老商路为"丝绸之路"(The Silk Rood)。丝绸之路在中国,它的名字是外国人起的。</p> <p class="ql-block">由郭沫若题字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驱车至距敦煌60公里的阳关故址。“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我们从小就背诵的名句。阳关已不在,唯有烽遂尚存,以及相关的仿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西出阳关最有名者,张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长安出发,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的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办理出关文书</p> <p class="ql-block">大漠孤烟直,阳关落日圆。</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原在敦煌以西(现仅存残关),东汉中期,玉门关东迁至瓜州晋昌县境内的双塔堡。后又迁至石关峡,即明朝建嘉峪关处。瓜州的遗址因修建水库,而永远沉没水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5日,第3天。榆林窟,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城南70千米处,属于敦煌研究院管辖之内。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榆林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开创于北魏时期,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榆林窟洞窟存在43窟,(其中2、3、4、25号为特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相似度高,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入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25丶2号特窟。</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因有榆河流通,故植被较好,附近有水库,美如上天在此佛地镶嵌的蓝宝石。</p> <p class="ql-block">张大千曾三次到榆林窟写生临画,成就巨大,也留下了在壁画上题字的陋习,他的甘肃之行是毀誉参半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锁阳城在汉代是敦煌郡冥安县治所,西晋为晋昌县,隋为常乐县,唐为瓜州郡。后历经战乱,明王室闭关后遭废弃。锁阳城之名缘于清代民间,因城周围有诸多味美甘甜的锁阳(下图就是在城内拍到的野生锁阳),后人因物命名为锁阳城。锁阳城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p> <p class="ql-block">锁阳城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是集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垦区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这里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烽燧信息传递系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范本。锁阳城按结构可分为内外两城,城墙夯土版筑,底宽7.5米,顶宽4.6米,高10米,四角有角墩,结构极其复杂;城内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遗迹。</p> <p class="ql-block">锁阳城全景(点击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一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考古推测为唐至西夏时期(7世纪﹣13世纪)遗存。分为外围院落和内部寺院两部分。整体格局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遗址、大殿遗址、大塔和小塔群,中轴线两侧遗存包括对称布置的钟、鼓楼建筑基址、及其它一些附属功能用房的房址。大塔是内部寺院现存的主要建筑,位于院落中心,用土坯砌成,白灰抹面,塔身上部为覆钵式结构,底径约11米、残高约8.5~9米。塔尔寺因唐三藏在此讲经数月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来回的戈壁路上,有很多有趣的小景。例如这个巨大的孩儿,以及戈壁滩上的公共厕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6日,第4天。晨7点45,坐动车去嘉峪关,途经瓜州、玉门,11点40到达。河西走廊行的第二站是酒泉。因城下有泉、泉水如酒而得名,古称肃州。酒泉市並不精彩,人们关注的是它下属的嘉峪关。以前並没有嘉峪关这个市,只有酒泉市。1955年的时候在嘉峪关附近发现了储量非常大的铁矿,1958年在这里建酒泉钢铁公司,1965年建立了嘉峪关市,1971年,1980年,“政企分离”,嘉峪关市才有了自己独立的政府。</p> <p class="ql-block">1372年(明洪武五年)在宋朝设立玉门关的石关峡,筑嘉峪关城楼。之后用168年完成两翼城墙及烽燧墩堡,形成15公里长的明墙暗壁,誉为天下第一雄关,与长6000公里、东至山海关的明长城连接为西北大屏障。</p> <p class="ql-block">明朝开始闭关锁国的国策,西域入中原的各国商人,只有在嘉峪关静等通行名额。但千多年间,丝绸之路所传遞的物质和文明,早已硕果垒垒丶蜚声世界。今日我们司空见惯的蔬菜水果,有很多都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的。他们的原名多带“胡”字,就是证明。例如葡萄和葡萄酒丶菠菜,也叫做“波斯草”丶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丶苜蓿丶黄瓜(原名胡瓜)丶洋葱(顾名思义就是从西洋来的)丶无花果丶香菜丶大蒜丶核桃(原名胡桃)丶蚕豆(又名胡豆)丶芝麻(原名胡麻)等等。</p><p class="ql-block"> 从西域传来的乐器,最著名为国乐之王的琵琶,它与胡箜篌、五弦、忽雷、火不思,都是西域拨弦乐器,当时统称胡琴。火不思后来变成了拉弦乐器,也就是著名的二胡。</p><p class="ql-block"> 至于唐代流行的“胡服”丶西域的音乐舞蹈等等,对今日中华民族文明的融合,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回顾历史,更知道河西走廊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外城入口进入内城。</p> <p class="ql-block">天下雄关碑。嘉庆14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题写。</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再经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经朝宗门,进入东瓮城。“朝宗”两字,表示过往朝廷官员虽远行"极边",但仍不忘朝廷和君王。</p> <p class="ql-block">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 。瓮城过光化门,始进内城。</p> <p class="ql-block">从内城墙向外望,可是残存的外城墙。</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嘉峪关三楼,从东向西依次为光化楼丶柔远楼丶嘉峪关楼。我拍这张大全景的照片,是费了很大劲的。</p> <p class="ql-block">合影图中远处是嘉峪关楼。</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西楼,西瓮城门额刻"会极"二字,意即西域来的诸侯丶仕官丶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从这里经过,向中原王朝朝贡。西楼不与内城相通,便于防护。</p> <p class="ql-block">柔远楼,"柔远"二字,表示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p> <p class="ql-block">点击打开视频</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嘉峪关,与光化楼合影,再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7日,第5天。昨晚到达的第三站,张掖,古称甘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匈奴的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p><p class="ql-block"> 对河西走廊贡献与汉武帝相齐者,为隋炀帝。他御驾亲征,击溃了河西走廊南侧、破坏力极大的吐谷(yu)浑,重开了因中原战乱而中断数百年的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在张掖山丹县,公元609年,用冻死过半的军士嫔妃的代价,翻越焉支山,这位唯一到过河西走廊的帝王隋炀帝登山顶,参禅天地,接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耗资之巨,史无前例,这是史上首次“万国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7日,早上在张掖吃了一碗“牛肉小饭”(可不是大米饭,是面粉小丸加面条丶牛肉,连湯带汁一大碗,仅售8元),向肃南县前进。</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张掖市中心,一路往南行,</span>去马蹄寺的路上,沿皑皑白雪的祁连山和汉长城遗迹,一路往南,至肃南市。</p> <p class="ql-block">时在六月,祁连山顶仍有皑皑白雪,这让我们南方人十分惊叹,始信当年隋焬帝的悲剧。</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石窟群海拔2580米。由北寺(又名普光寺)、南寺(又名胜果寺)、上、中、下观音洞、千佛洞、金塔寺七大部分组成,共有石窟七十余个,塔龛一百余个。其窟内岩石间有神马足印,故得此名。史料记载,马蹄寺石窟是东晋隐士郭瑶开创、自北魏后,又经各代不断扩建,至明代为鼎盛时期。永乐元年僧俗修置禅堂,永乐十四年,明朝皇帝朱棣赐名普光寺。至清代康熙丶乾隆皇帝巡视时又赐匾丶赐物丶赐龙袍,使该寺的名声大振。</p><p class="ql-block">马蹄寺石窟群不仅是河西地区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更是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进程的真实缩影。经1600多年营造,逐渐形成今日之规模,与敦煌莫高窟等早期洞窟,属同时代建筑。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下图为西夏菩提双白塔。</p> <p class="ql-block">按佛教习俗,顺时钟转经幢,乞求平安。</p> <p class="ql-block">在白塔观景台,看身后的祁连山白雪,眼前垂直绝壁上的石窟,还有登临天际的弯延山道,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由白塔平台往左,是一条陡峭曲折的登顶之路,可以上去一览众山小,我这岁数就不去了吧。</p> <p class="ql-block">白塔平台继续往前,绝壁上有很多石窟,有著名的普光寺(即北寺)。</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的得名,就是当年龙马在此留有蹄印,现神秘保护在玻璃罩下。</p> <p class="ql-block">下山来到千佛洞,洞虽有之,远不足千,不过是中国人习惯的夸张而已。</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窟?</p> <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肃南县境内,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张掖七彩丹霞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色彩缤纷、观赏性强、面积大,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p><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均应横过手机观看。</p> <p class="ql-block">要看丹霞全景,有热气球丶滑翔机丶直升机可选择,只要舍得掏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