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3年6月12日炎炎夏日,郑庆华,于丙午,李作莲和我,重返五十多年前上山下乡的济宁唐口大流店村,兴奋之极,感慨之极,山村发生了巨变。我们知青组在1968年底—1970年底在这里生活了两年,那时候这里贫穷落后,用煤油灯住土坯房,到现在家家大瓦房,村里道路平坦整洁,党建活动室,村史馆,村民活动广场等,田园大棚,超出想象,为家乡巨变,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感到自豪,愿我们第二故乡人民生活越来越好。遗憾的是没有赶上夏收繁忙场景,麦子全部收割完毕。</h3> <h3>53年后,回到大流店。</h3> <h3>我们知青组</h3> <h3>于丙午开车,两小时二十分钟到唐口高速路口。</h3> <h3>刚到村口询问老乡村里的情况</h3> <h3>我们知青组当年的照片挂在村活动室里</h3> <h3>墙上贴的这张照片,是在我们当年居住的小院里拍的。</h3> <h3>村里的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我们座谈</h3> <h3>村里的田园大棚</h3> <h3>大流店村史馆</h3> <h3>原来村里没有学校</h3> <h3>当年我们知青组住房的地方</h3> <h3>当年我们知青组的小院</h3> <h3>当年我在地里干活</h3> <h3>老百姓家的小院</h3> <h3>村民悠闲的打牌</h3> <h3>我当天赶回济南,丙午哥开车送我到济宁北站。</h3> <h3>感谢老同学送我到济宁北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