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文字:厚德载福</b></p><p class="ql-block"><b>图片:致谢网络</b></p><p class="ql-block"><b>音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p> <p class="ql-block"><b>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存在两极分化,但是更多的历史文献记载认为他是一个英雄,是实干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通过实际行动统一北方,安定民生,有很大的贡献。他在政治上以及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作为,理解百姓困苦,为减轻百姓因为连年战乱所增加的负担,实行屯田,解决百姓生存问题。因此,曹操应该被视为英雄,而不是枭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题记</b></p> <p class="ql-block"><b> 长期以来,曹操在人们眼中的形象一直呈两极分化。有人称赞曹操是乱世英雄,有人却骂曹操是篡夺汉室天下的奸臣,评价很低。那么,曹操真实的历史形象是什么样子?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曹操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不畏强暴,起兵讨董】</b></p><p class="ql-block"><b>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侄子,后来被曹腾收为养子。东汉后期,曹腾曾经是朝廷太尉。身为“官富二代”的曹操,少年时调皮捣蛋,常常与袁绍等人出去胡闹。但是,曹操也很喜欢读书,心系天下。曹操成年后,荥阳之战中,众诸侯坐拥十余万大军,却无人敢与西凉军一战。而曹操却敢以区区五千人马迎战强大的西凉军。曹操与众诸侯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可以说,曹操虽败尤胜。这成为了曹操日后创业的一块重要资本,为他吸引了不少人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折不挠,霸业初成】</b></p><p class="ql-block"><b> 曹操在控制区内推行“屯田制”,内容大致如下:官府招抚流民,发给他们农耕用具,组织他们耕种。秋收之后,收成由官府和农民平分。屯田制自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就当时而言,屯田制使许多农民不必再流离失所,生活安稳了不少。而官府也因此积攒了丰富的存粮。由此,曹控区内的社会经济得以复苏,使得曹操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先后攻灭了吕布、袁术。黄河以南中原地区大片土地尽归于曹操。自此,曹操霸业初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统北方,由乱入治】</b></p><p class="ql-block"><b> 曹军取得了官渡大战的最终胜利。曹操胜利后,统一了中国北方。在北征得胜凯旋而归之时,曹操情不自禁,在渤海边上吟诗一首,即《观沧海》。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北方二十年的战乱,使得北方民众不必再受战火的侵扰,北方社会经济开始复苏。曹操毕生最大的遗憾,在于兵败赤壁,未能一统天下。但是,凭借曹操打下来的基础,魏国一直都是三国中的最强一方,远非吴、蜀二国可比。日后西晋统一中国,其实也是在吃魏武帝当年的老本。</b></p> <p class="ql-block"><b> 再说枭雄,我觉得英雄和枭雄更多的是强弱之分,而非品德之别。一个人厉害的时候,大可以做英雄。而身处弱势难免会有枭雄之举。这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刘备是枭雄,不是刘备想做枭雄,实在是碰到了曹操这个英雄自己没有施展的舞台而已。迫不得已有枭雄之举。</b></p><p class="ql-block"><b> 至于后人给曹操送了个奸雄的名号,实在是委屈了曹操。历史上的曹操何曾有过奸诈阴谋呢?他都是阳谋啊,甚至大部分战役都是光明正大的下战书。至于战场上声东击西虚虚实实,那不是奸诈那是智慧。倒是他本人是常年被阴谋的对象。汉献帝搞了个衣袋诏算阴谋吧,吕布趁曹操不在夺兖州算阴谋吧。刘备趁官渡对持而夺徐州算阴谋吧。甚至后期他儿子曹丕夺位都是阴谋,就这样一个常年被算计的人,能叫奸雄吗?</b></p><p class="ql-block"><b> 所以我觉得曹操不是奸雄,每每临难,他都是迎敌而上。不是枭雄,哪怕被吕布打的无家可归也没有屈身投袁。他是英雄,他保护了他所能保护的国家和百姓。</b></p> <p class="ql-block"><b> 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一直以来都被灌输着这样的一种思想:《三国演义》中要做就做像诸葛亮啦,刘备啊关羽啊这样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可千万不要学做曹操那样的人,简直是奸诈小人。不得不承认一直以来被这样的话语反复的催眠,直到这次重温名著,看懂了《三国演义》,慢慢懂得道理也更多了才发现原来曹操才是个真正的英雄,这才是要学习的榜样啊。</b></p><p class="ql-block"><b> 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 历史的真相原来是这样。曹操被大家称之为是一代枭雄,如此高的评价应该是一般人很难得到的,古往今来可以被称作是枭雄的人应该是没有的,但是曹操却被赋予了这样的称呼,如果说没有一丝丝的过人之处是不可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的,我们来简单的说说曹操,说一说这个被大家无尽的诋毁而受了多年的委屈的曹操吧。当我们捧起《三国演义》的时候,最让人觉得了不得的确实是曹操,他仿佛带有着独特的魅力就这样闯进了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必须承认在他的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的道理,也正是曹操教会了我们很多人生的道路上可以用到的东西,对于曹操除了最初的怀有一颗钦佩之心,到现在已经是一种敬重或者说是一种敬畏之心了。</b></p><p class="ql-block"><b> 就好像很多年轻人追捧自己的偶像的时候,我觉得曹操可以成为我们的偶像并且他在脑海中和心目中没有一丝丝的负面意义的存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对曹操评价】 </b></p><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对古代帝王有过这样的评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毛泽东眼中,评价古代帝王不仅要看其政治上的成就,也要考量其文学才华。那么对于二者兼具的一代枭雄曹操,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的呢?</b></p><p class="ql-block"><b> “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爱读曹操的诗歌。他曾经这样称赞曹操的文才:“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在曹操留下的二十一首乐府诗中,毛泽东特别推崇的是他曾手书过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观沧海》是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率军平定乌桓(又称乌丸,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后,在班师途中,登临当年秦始皇、汉武帝曾登过的碣石山(今河北秦皇岛附近),俯瞰大海壮观景象时所作。</b></p><p class="ql-block"><b> 全诗气势宏大,疏朗开阔,既表达了诗人取得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b></p> <p class="ql-block"><b> 统一了中国北方。在北征得胜凯旋而归之时,曹操情不自禁,在渤海边上吟诗一首,即《观沧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观沧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汉·曹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星汉灿烂,若出其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幸甚至哉,歌以咏志。</b></p><p class="ql-block"><b>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北方二十年的战乱,使得北方民众不必再受战火的侵扰,北方社会经济开始复苏。北方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著名的“建安文学”就出现于此时。曹操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此外,他还从南匈奴赎回了蔡文姬,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b></p> <p class="ql-block"><b> 鲁迅先生曾经称赞曹操为英雄。鲁迅先生的原话是在他的演讲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词条里说的,他说:“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其实,如果抛开小说、戏曲的演绎,翻开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曹操真的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b><b style="font-size:18px;">甚至连一向“尊刘贬曹”的罗贯中,也在《三国演义》中作诗:雄哉魏太祖,天下扫狼烟。可见,罗贯中对魏太祖的毕生功绩,其实也是相当认可的。</b><b>毛泽东也充分肯定了曹操一生的功绩。魏武帝吟《观沧海》千余年后,毛泽东也在渤海边作词: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浪淘沙·北戴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近现代·毛泽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大雨落幽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白浪滔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秦皇岛外打鱼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片汪洋都不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知向谁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往事越千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魏武挥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东临碣石有遗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萧瑟秋风今又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换了人间。</b></p><p class="ql-block"><b>注:诗句“东临碣石有遗篇。” “遗篇”是指曹操的《观沧海》。</b></p> <p class="ql-block"><b> 《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是毛主席在1954年的夏季,于北戴河迎着7级台风下海游泳后,内心有感而创作的一首豪放词。词中讲述毛主席在一个狂风骤雨的傍晚,于海上见到打渔船被汪洋吞噬的场景,于是联想到了“往事千年”,感叹古今裂变,新时代有了新的气象。</b></p><p class="ql-block"><b> 从古至今,一直有人认为历史是靠英雄书写而成,但是历史何尝不是由人民的血泪书写而成的呢。人民就像是狂风骤雨下,汪洋大海之中的那一条打鱼船。毛主席一直都非常欣赏曹操,认为他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允文允武的真英雄,他的《观沧海》也是一首不朽的名篇。不过曹操笔下的这首《观沧海》与毛主席写的这首《浪淘沙》比起来,还是欠缺了一点点人文关怀。</b></p><p class="ql-block"><b> 毛主席这首词最后的“秋风萧瑟今又是”,写的不是他与曹操观海具体的时间的重叠,而是指他当时所在的地点、风物的情状,大致与一千年前是相同的。</b></p> <p class="ql-block"><b> 综上所述曹操是英雄而非枭雄,真正的枭雄是刘备。什么叫英雄呢,每个人定义不同,很多人心里的英雄过于理想化,必须得舍生取义,舍己为人。我们可以说英雄身上可以具备这些品质,但是不是说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才算英雄。</b></p><p class="ql-block"><b> 我们看曹操,品德上讲大德无愧,说他篡汉,可是无曹操汉献帝恐怕已经冻饿而死了。说他残暴,可是身处乱世掌兵之人有谁的手是干净的呢?说他好色好他人妻,可是历朝历代的大人物,有几人能免此俗?</b></p><p class="ql-block"><b> 相比于他的缺点,他的功绩堪称耀眼了,凭一己之力,平青州黄巾之乱,三十万黄巾军成为农民,有地可种有饭可吃,汉室本来堪堪将亡。曹操愣是以大侍小,扶住了快要倒塌的汉室江山。致死没有做皇帝。在此基础之上出兵塞外讨平异族。威震匈奴使其几十年不敢做乱,这些功绩难道不配称为英雄吗?</b></p> <p class="ql-block"><b> 最让我们感到曹操的与众不同的时候是曹操对人才的任用上,他没有过任何一次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他永远选择的都是最为合适的人才,这才是曹操,尽管他多疑,尽管他被太多的人所批判,但是他还是坚持了自己想要的,坚持着自己选择的。</b></p><p class="ql-block"><b> 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 历史的真相原来是这样。对于曹操来说,他是可以完全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的,这一点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恐怕只有曹操敢完全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哪怕被所有人指责他也在始终坚持着,我们必须承认虽然成为一代枭雄一统天下的思维是很嚣张和狂妄的,但是我们却不能批判成这就是错误的,只能说曹操有着超越常人的勇气和智慧而已。</b></p><p class="ql-block"><b> 历史应该是公正的,因为历史更多的时候是要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参考的,所以对于曹操这样的一个形象来说,他也是有非常多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身上的有点都要予以一定的关注,这是很有必要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总结感悟】 </b></p><p class="ql-block"><b> 曹操不是圣人,他也犯过许多错误甚至罪恶,这肯定是需要批判的,不容洗白。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魏武帝由弱到强,亲手缔造了强大的曹魏帝国,是一段励志的故事。魏武帝一统北方,结束北方战乱,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功勋卓著。魏武帝曹操,称得上是一位乱世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尊敬的文友们!您又是如何评价曹操是枭雄还是英雄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