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农安县第二幼儿园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 </p><p class="ql-block">您好!</p><p class="ql-block">因为您一如既往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拥有了健康快乐的生活。一直以来,我园始终把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放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期是手足口病及其它传染病的高发期,请家长朋友们时刻关注孩子的口和手是否出现红色水泡,如出现此症状请前往医院检查诊断。</p> 什么是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感染病毒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p> 手足口病的症状 <p class="ql-block">在发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p> 传播途径 <p class="ql-block">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或患者接触过的毛巾、手帕、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及床上用品、内衣等,进而引起间接接触传播。</p><p class="ql-block">此外,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p> 如何预防 <p class="ql-block">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p><p class="ql-block">3.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p><p class="ql-block">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p><p class="ql-block">5.注意做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p><p class="ql-block">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p><p class="ql-block">7.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p> <p class="ql-block">最后,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请家长们配合园里工作,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勤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等,防止病从口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远离夏季高发疾病!</p><p class="ql-block">手足口病虽然会多次复发,但普遍可自我痊愈,家长也不要太恐慌。只要严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锻炼,少扎堆聚集,早到正规医院接种疫苗等预防工作。</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为宝宝撑起健康的保护伞,让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