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不停歇,学研共成长—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06期活动纪实

淄川区昆仑中心小学 张丽丽

<p class="ql-block">  在科学领域里,成功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辛苦的耕耘者,说到耕耘者,作为小学科学教师的我们兢兢业业,昆仑中心小学全体科学教师同淄川区科学教师于6月13日上午,准时在钉钉群相聚,参加每周二的科学网络教研——山东省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06期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卢巍主任总结三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临沂朴园小学杜云老师执教的《天气与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节课能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及生活观察入手,引导学生通过"你知道哪些天气?你最欢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不同的人们对雨天的反应;人们预知天气的方法;如何应对特殊天气;设计应对特殊天气的工具;人们的活动对天气的影响;要避免恶劣天气我们该怎样去做"的思路完成本资源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杜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思考、教学亮点与不足这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临沂市罗庄区沂党中小赵丕显老师执教的《如何描述天气》。</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描述天气的基本内容:气温、云量、风力、风向、降水量等;认识常用观测天气的工具:雨量筒、风向仪、温度计,并学会正确使用;知道什么是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会用描述天气的词语描述天气情况;学会大致观察云量。会用规范的天气术语描述天气情况;学会使用常用的气象仪器并能通过测量得到较准确的信息;会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天气信息;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或搜集到的信息预报天气情况;能看懂卫星云图。</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赵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亮点与不足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临沂杏园小学王传丽老师执教的《记录并预报天气》</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从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开始,让学生思考这句谚语的意思,体会一天中气温变化的结果,接着进行课前对气温记录的展示,并利用学生的记录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记录方法:数据记录、统计表、曲线统计表、折线图,并利用折线图让学生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分析交流气温变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利用视频资料展示天气预报形成的过程:第三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交流古代人们预测气温的方式;第四个环节是讨论交流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影响。环环相扣。</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王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亮点与不足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随后,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小学科学兼职教研员颜世萍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颜老师对三位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淄川区全体小学科学老师积极参与本次科学大课堂的学习,让小学科学团队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洗礼。</p> 线下精彩

天气

教学

科学

老师

气温

小学

学生

记录

云量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