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勇者胜”——喜看雷岗新变化

文汝生

<p class="ql-block">王仲华​文/图</p><p class="ql-block"> 说到正阳县油坊店乡雷岗村,了解历史的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雷岗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7年8月24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途径汝河雷岗渡口时,与国民党军队相遇。在敌人的重兵围堵下,刘伯承司令员提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口号,激发全军斗志,取得了“雷岗战役”的重大胜利,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转眼7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雷岗战役”所在地——正阳县油坊店乡雷岗村,在各级党组织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昔日贫穷落后的雷岗村,如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雷岗村群众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全村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走访当年的汝河渡口</p><p class="ql-block"> 日前,笔者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在乡政府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前往位于汝河湾南岸的雷岗村进行采访。</p><p class="ql-block"> 汝河将正阳县和新蔡县曲曲弯弯地分割开来,清冽的河水悄无声息地向东流淌。与名川大河相比,汝河实在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雷岗战役”,才让世人了解到名不见经传的汝河湾,熟知地处偏远的雷岗村。</p><p class="ql-block"> 站在当年刘邓大军搭设浮桥的汝河湾南岸放眼望去,只见河道中的水静如止水。据雷岗村负责人介绍,这段长10多公里、宽100多米的汝河湾,如今是一段被废弃的汝河故道。七十年代,上级对自然形成、曲曲弯弯的汝河进行改造,实施汝河‘捏直工程’时,在雷岗村汝河湾的北面新修建了一段笔直的新汝河道,与上下游的汝河河道相连。从此,上游的汝河水不再经由汝河湾,而直接顺着新汝河道朝下游流去。</p><p class="ql-block"> 而被绕过的这段弯曲的汝河故道,正是当年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的主战场。虽然当年的汝河湾已成故道,但河面宽阔,河水清静逸人。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别看“雷岗战役”时的汝河湾河水成了一湾死水不在向东流去,但现在的汝河湾水面还有70多米宽,水最深处有近8米,这段河水重来没有干枯过。近几年,有村民承包了这段被废弃的汝河故道,在河里养了鱼。笔者看到,有不少开车来这里的人正在河边钓鱼。面对此情此景,不尽让笔者想到若没有当年“雷岗战役”牺牲的烈士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安逸生活。</p><p class="ql-block"> 笔者走下汝河湾堤岸,站在河水边仰望整个河堤,堤坡上村民10多年前种植的白杨树浓郁葱葱;树下面绿草遍地、叫不上名字的小白花儿争相开放;这些满坡的小白花好似寄托着对“雷岗战役”牺牲烈士们的衰思。蓝天、白云、碧水,以及河两岸堤坡上遍地的绿色、花蕊,让汝河故道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使曾经的汝河雷岗渡口更加迷人。</p><p class="ql-block"> 听老人讲解放军故事</p><p class="ql-block"> “雷岗战役”的胜利,得益于解放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同样也得益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援助。在离汝河湾渡口最后近的雷岗村高杨湾村民组,笔者见到了当年参加过支前的五保老人、共产党员杨万喜。老人告诉笔者:“他是汝河北岸新蔡县里杨湾人,由于里杨湾处在汝河道内,刚解放那几年年年发洪水,1956年,他和其他村民从里杨湾搬迁到了汝河南岸,组建了现在的高杨湾村民组。</p><p class="ql-block"> 谈起当年的经历,老人说:当时村里人都心向解放军。为了帮助解放军架设浮桥,很多人卸下了自家房屋的门板,有的人家连房上的檀条都拆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老人还告诉笔者,当年他才17岁,但也加入了架浮桥的队伍,架浮桥的两块门板,他至今还保存在自己的屋内。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只是想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解放军打国民党反动派。说这话时,老人满脸的自豪。</p><p class="ql-block"> 杨万喜老人越讲越激动,他说,1947年8月25日凌晨时分,解放军冒着敌人的冲天炮火,在汝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桥。从北岸渡过汝河的先头部队,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先后占领了小雷岗、大王庄等七八个村庄,在汝河五个弯曲的河湾上撕开了一条六七里宽的通道。尤太忠带领部队固守大、小雷岗及桥头堡,抗击国民党的部队,掩护解放军安全渡河。渡过归河的解放军大部队一鼓作气,并从渡口顺汝河南岸往西走了几里地后,拐头一直往南过淮河后直达大别山。</p><p class="ql-block"> 喜看雷岗村新变化</p><p class="ql-block"> “雷岗战役”不但让雷岗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而且给雷岗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雷岗村也是关爱有加,有关部门为村小学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油坊店乡党委、政府为雷岗村打了多眼深水机井,解决了该村农田浇水难的问题;市、县、乡三级农科所在雷岗村推广优良品种,如今雷岗村养的牛羊,种的花生、玉米等全是优良品种。</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雷岗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和高杨湾村民组里看到,这里近三分之二的农舍是两层小楼,家家户户的小院里干净整洁,让人看着舒心。</p><p class="ql-block"> “雷岗战役”时才11岁,现年80多岁的杨德前老人告诉笔者,雷岗村户户种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群众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农村生活也不比城里人差,家里有粮、袋里有钱,城里人家中有的各类家用电器,村民家里一样不缺,出门有代步工具,日子过得舒心又踏实。杨德前老人边说边指着自家小院里停放着的四轮车拖拉机和两轮摩托车。</p><p class="ql-block"> 雷岗村负责人告诉笔者:“雷岗战役”给雷岗村留下的最大一笔财富就是刘伯承那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名言。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村民不畏艰难,他们在种好农作物的同时,大胆创业,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雷岗绘就宏伟蓝图</p><p class="ql-block"> 谈到雷岗村的发展,该村负责人说:雷岗村各村民组通往外界的道路已全部打通,来“雷岗战役”遗址参观非常方便,“雷岗战役”纪念馆不但成为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且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目前,村里的想法是通过引进项目和投资人,把汝河故道上“雷岗战役”时的渡口进行还原性修复;同时,在雷岗村辖区内的汝河南岸修建一些休闲娱乐场所,新建一批农家饭店、农家宾馆;在河道内的水道上建垂钓园。另外,村里还根据村组眼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村组进行美化、绿化,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雷岗参观、游览,并通过雷岗人的不懈努力,把雷岗村建设成美丽乡村,提高雷岗人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最终实现家家奔小康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鼓舞下,相信正阳县雷岗村的明天,必将更加繁荣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雷岗战役遗址</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汝河渡口</p> <p class="ql-block">杨万喜保存当年的门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家家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p> <p class="ql-block">渡口现在成为养鱼了</p> <p class="ql-block">雷岗村原来的村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狭路相逢勇者胜”纪念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