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短诗三首》是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材第三单元第九课。</p><p class="ql-block">本文的三首短诗均出自冰心的第一部诗集《繁星》,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赞美是其永恒的主题。该诗集由164首短诗组成,本课选用了其中的第71、第131、 第159 首短诗,并按顺序编排。</p> <p class="ql-block">《繁星(七一)》紧扣“回忆”一词展开。一、二行点明了“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三、四、五行运用三组结构相同的短语。营造出具体的情境,一方面将回忆的场景具象化,另一方面为回忆的内容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p> <p class="ql-block">《繁星(一三一》中,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和花香,并通过比较,说明了大海对于在海边长大的诗人而言,影响深远。首行直抒胸臆,接着用三个反问句体现诗人对于大海的情感,就如同星星有光辉,花儿有香气一样,是自然而然、始终如一的。这首诗的二、三、五行最后一个字分别为“光、香、响",形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p> <p class="ql-block">《繁星(一五九)》和第一首诗相似,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首行将情感化为一句感叹,接着采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已比作小鸟,把母亲的怀抱比作鸟巢,并由自然界的“风雨”过渡到“心中的风雨”,当“风雨”来临,心底最无助的时候,母亲的怀抱便是自已的倚靠,说明母亲水远是自己心灵的温暖港湾。诗中两处“风雨"的内涵有别,“天上的风雨”指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心中的风雨”则是指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p> <p class="ql-block">看板书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p> <p class="ql-block">诵读短诗,理解短诗内容。</p> <p class="ql-block">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p> <p class="ql-block">小组合作结束,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汇报。</p> <p class="ql-block">小组汇报合作学习内容。</p> <p class="ql-block">别的小组同学补充汇报。</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诵读短诗。</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语文老师针对本次教研课进行集体评课。</p> <p class="ql-block">摄影:江莺燕</p><p class="ql-block">编辑:龚淑芳</p><p class="ql-block">审核: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