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长不止于眼前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有不断前进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习是一次心灵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一次成长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的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贯彻落实《纲要》和《指南》要求,提高园所教育管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作为四十八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代表,我远赴台州,参加了为期2天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与保教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p>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思与行 <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0号日上午,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主任,国家级幼儿园骨干教师张晗老师说到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园本、班本课程,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严禁拔苗助长。我们应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开展本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进一步探究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有机融合,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为切入点,不断优化幼儿园每一天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收获知识和愉悦,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p> <p class="ql-block"> 基于儿童观去放手游戏:相信儿童能力,尊重儿童选择,发展幼儿的经验与兴趣,基于教育观去发现儿童:才能让儿童有更多机会发展,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p><p class="ql-block"> 在回溯的过程中找出与观察内容相关的领域目标来识别课程,促发可能。在这一阶段看到了成果:看见场域变革的作用、看见教师观念的改变、看见儿童在游戏中的发展。</p> 儿童视角进行幼儿行为观察 <p class="ql-block">6月10日下午张晗老师讲座的内容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p><p class="ql-block">一、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p><p class="ql-block">二、观察与观察法观察</p><p class="ql-block">三、记录的要求与方法</p><p class="ql-block">四、观察记录的分析与使用</p> <p class="ql-block"> 张晗教授首先就教师在观察记录中的现状,抛出问题:“为什么观察?”,“什么是观察?”“我们能看到什么?”“通过观察能了解什么?”“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等问题着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师为什么观察、怎样写观察记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后,结合多个生动案例,对教师如何观察、观察中的注意事项、对观察记录的分析解读与反思、教师的支持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析讲解;教师们对观察与记录有了更系统、更深入、更精准的认识与理解,破解了以往对幼儿观察与记录中的种种困惑。</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晗教授说:观察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是有效教学、指导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幼儿、促进幼儿成长的有效手段。只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形成经常观察的习惯,掌握有效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以及分析策略,我们一定能够体会到观察的乐趣和专业成长的幸福。</p> 审议,让课程更趋近儿童 <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1日上午,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幼教教研员邵爱红老师聚焦园本课程审议,围绕课程审议中的目标、线索、内容、路径、资源,帮助老师们梳理线索,解答了老师们在课程审议中的困惑。</p><p class="ql-block"> 邵老师指出,在前审议中要“寻求线索、优化方案”,中审议中“观察倾听、动态调整”,后审议中“评价实施、积累沉淀”,使课程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帮助儿童经历学习。</p> <p class="ql-block"> 适宜的课程是以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为主要取向的课程,要以儿童为本、回归生活游戏、同时要考虑课程内容与文化相适宜、能根据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教研要做好理念与行为的“转译器”、搭建好教师平等交流的“对话场”、成为着眼于问题解决的“处理站”和实现经验互通的“共享台”,教研为课程适宜性赋能的路径主要包括理念领航、审议护航、问题导航和共享展航。</p> <p class="ql-block"> 本场讲座给我的启发: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载体,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课程与游戏必然相遇,游戏与课程必然融合。将原三阶段审议更新为新五步审议,即原本以主题教材为主的审议转变为以儿童经验为主的审议。</p> 专业自觉的班本课程实践 <p class="ql-block"> 6月11日下午,邵爱红老师为我们带来题为“基于专业自觉的班本课程实践”讲座。邵特围绕“我们怎么看班本课程”、“如何回应自蓝本而来的主题”以及“如何找得到课程”这三部分深入剖析了班本课程,并用生活的案例细腻地呈现班本课程实践中的思考与策略。她提出教师要“化经验做法为理性思辨”,“化当下效应为长远效应”的策略,只有不断用开放、多元、不确定性去对冲封闭、单一和稳定性,才能走进鲜活的儿童世界,看见每一个儿童,让园本课程落地活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 邵老师从“班本课程的内涵、如何回应自蓝本而来的主题、如何找到课程”这三大问题切入,并结合生动、详实的案例帮助教师明确了班本的架构、实施的过程。</p><p class="ql-block">班本化怎么做?</p><p class="ql-block">——从蓝本到园本</p><p class="ql-block">园级审议,从资源入手,对蓝本主题园本化,形成年段统一的主题实践框架。</p><p class="ql-block">——从园本到班本</p><p class="ql-block">主题线索不变,依据资源变里面的内容;依据儿童的兴趣,变化主题线索。</p><p class="ql-block"> 邵特鼓励教师们要理性思辨,要善于在儿童处于自然的状态下,不断用开放、多元的视角,看到、听到、理解、捕捉课程的信息点,从而生成有价值有意义的班本课程。</p> <p class="ql-block"> 时间虽然短暂,但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让我感受了别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文化的管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化水平,才是成长的途径和最大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都是探索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了寻找成长路上的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直行走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都是追梦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张慧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叶协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签发:汪 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