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医治疗中也有很多方法进行治疗,颤证病在筋脉,与肝、肾、脾等脏关系密切。 上述各种原因,导致气血阴精亏虚,不能濡养筋脉; 或痰浊、瘀血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或热甚动风,扰动筋脉,而致肢体拘急颤动。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 其中又有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瘀血生风、痰热动风等不同病机。</p><p class="ql-block">本病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标”为风、 火、痰、瘀为患。标本之间密切联系,风、火、痰、瘀可因虚而生,诸邪又进一步耗伤阴津气血。风、火、痰、瘀之间也相互联系,甚至也可以互相转化,如阴虚、气虚可转为阳虚,气滞、痰湿也可化热等。颤证日久可导致气血不足,络脉瘀阻,出现肢体僵硬,动作迟滞乏力现象。</p><p class="ql-block">肝的问题:《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注解:所有抽搐,抽动都是和肝是有关的。肝风内动可分虚实,虚证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实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p><p class="ql-block">肾的问题: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当肾精空虚脑髓不满,就会发生精神不足,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筋脉失濡而致颤动,肌肉挛急而致强直,遂成病矣。</p><p class="ql-block">脾的问题:脾主肌肉 ,指肌肉的营养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气健运,则肌肉丰盈而有活力。如脾有病,则肌肉痿缩不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