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四位院士

已注销用户

<p class="ql-block"> 扎根天山南北,弘扬科学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刘守仁、吴明珠、陈学庚、尹飞虎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终身奋斗在一望无际的大田里、嘈杂的车间里、粪便满地的羊圈里,心无旁骛搞科研。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推广什么,为新疆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今天,带您了解四位院士奋斗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刘守仁院士,1934年3月,出生于江苏靖江,在他读完小学后,举家迁至苏州。1955年,刘守仁从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后,他在分配志愿书上写下“去最艰苦的地方,干最艰苦的工作”,然后提着两箱书奔赴边疆,来到了兵团八师紫泥泉种羊场。从此,刘守仁一头扎进了羊群里,这辈子和羊打起了交道。</p><p class="ql-block"> 1961年,刘守仁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认真地检查羊毛的品质。当时国家急需细毛羊,用其细毛做纺织毛料,但国内没有,只能依赖国外进口。身为畜牧技术员的刘守仁下定决心,要让全国人民穿上国产原料制成的毛料衣服。在种羊场的一间土屋里,他开始实验,把当时从苏联引进的阿勒泰细毛羊羊皮,“披”到土种羊身上。为了尽快掌握细毛羊的繁育技术,刘守仁把家搬到了草原深处,长年累月居住在帐篷里。他跑遍方圆百里的大草原,白天是牧羊人,夜晚钻进地窝子里整理资料。</p><p class="ql-block"> 1965年4月,正值牧草返青的时候,几百只细毛羊“咩咩”落地了。经过科研部门鉴定,羊毛的细度、弯曲度和光泽度都达到了高级毛纺原料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1968年,刘守仁培育的“军垦细毛羊”在北京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引起国内外巨大轰动。产羔季节,刘守仁提着煤油灯深夜巡视。了解细毛羊养殖情况。白天实验室里,刘守仁认真仔细地检测羊毛细度。</p><p class="ql-block"> 1972年,刘守仁率科研团队培育出了更优良的“军垦A型细毛羊”。此后,又陆续培育出B品系、C品系、肉毛兼用等品种,还主持了“北羊南移”工程,把细毛羊推广到湖北、安徽等23个省区。</p><p class="ql-block"> 1986年,刘守仁深入各个团场,传授细毛羊养殖技术。并且举办“赛羊会”。事后,刘守仁把培育的各个品种细毛羊全部进行拍卖,吸引人们慕名而来。</p><p class="ql-block"> 在世界育种界,培养一个新品种要100多年的时间。而刘守仁,仅用了10年时间便育成优良细毛羊品种,结束了我国没有细毛羊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2001年,刘守仁在获得院士称号后,仍然深入基层和老牧工交流养羊的经验。并且筹措资金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他迫切地希望新疆能有更多的人才。刘守仁想尽一切办法给年轻人机会。 在一次优质细毛羊的选育、培育与推广科研中,他带着学生完成该项目的一大半后就退出了。科研成果的名单上少了刘守仁的名字。他说:“你们放心,我不是打退堂鼓, 我只希望事业的接力棒能一代代传递下去,培养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p> <p class="ql-block"> 吴明珠扎根新疆62年,让中国人吃上最好的瓜。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她,就没有新疆哈密瓜的今天。”“没有她,就没有如今甜蜜的西瓜,没有甜蜜的8424!”</p><p class="ql-block"> 大家口中的她,就是“中国瓜王”吴明珠!她,扎根新疆62年,培育出品质优良的新疆哈密瓜,让新疆哈密瓜走向了世界。她,潜心改良西瓜,在1984年第24组实验中,发现了奇异的西瓜,取名为8424,让中国人实现了“西瓜自由”!</p><p class="ql-block"> 吴明珠,193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其父母都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父母看着刚出生的女儿又大又黑的眼睛,明亮得很,活像一对明亮的珠子,遂取名“吴明珠”。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根深蒂固,而吴家却非常开放,将吴明珠这个小女孩当成是家族传人来培养。从小,吴明珠就受到父母的熏陶,她尤爱音乐和古诗,有时还能作出“惊人”的诗句。亲眼目睹了国家积贫积弱,吴明珠从懂事起就立下报国之志。</p><p class="ql-block"> 1950年,吴明珠考入西南农学院。在选择专业时,吴明珠认为中国的农业技术太落后了,于是选择了园艺果蔬专业。和她同一届的还有后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院士等。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实干扎实的校风引领着青年一代的理想。学校有一块小的试验田,专门为学生们培养农作物、做实验而设立。从没有接触过农活的吴明珠,却异常能吃苦。挑粪、播种、犁地等让一些男生都畏惧的农活,吴明珠却身先士卒,带着班级的同学们一起干。没过多久,白白净净的大美女活脱脱地变成了普通农妇,放假回到家后,居然连父母都认不出她来了。</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吴明珠的“光辉”依然耀眼,一头浓密微卷的头发、姣好的面容加上两颗明亮的眼珠。让学校的男生不得不为之心动,男生私底下叫她“校花”。这称号传到她的耳朵里后,她没有一丝高兴。反而故意“作贱”自己,将自己的长发剪去,留起了短头发,变成了假小子。不过,假小子也一直有个人惦记着,那就是袁隆平的室友,农学专业的杨其佑。杨其佑也不简单,他是学生会的主席,常常利用工作的借口找宣传委员吴明珠,有事没事就来“骚扰”一下。在青春萌动的年纪,两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暗生情愫。吴明珠的大学生涯过得异常充实,书本、实验田以及学生活动样样开花。</p><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部,能够分配到中央,那是许多学生昼思夜想的香饽饽呀。吴明珠却并不开心,她觉得一身农艺本领,需要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她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为人民培育优质的果蔬。因而她最想去的是新疆,新疆的光照条件、昼夜温差等最适合果蔬的培育种植。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后,倔强的吴明珠向上级打了报告,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工作。</p><p class="ql-block"> 正巧的是,当时的新疆自治区刚成立不久,正是用人之际,急需一大批专业的农学人才。吴明珠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唱着《新疆是个好地方》,坐上大卡车就向祖国的最西边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1955年12月,望着茫茫的大沙漠,漫天的风沙吹得她眼睛都睁不开,这就是祖国的大新疆。一开始,她是在乌鲁木齐地委工作,她嫌条件不够艰苦,又主动申请到条件更艰苦的一线去。领导揉了揉耳朵,让吴明珠重申一遍,再三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从来都只有人要求去条件更好的地方,这位北京来的干部却嫌地委不够艰苦。执拗不过这个倔强的女大学生,领导只好将她分配到了鄯善县农技站。鄯善县条件异常艰苦,是当时有名的贫困县,不过这里却是培育瓜种的好地方。住在鄯善县的土房子里,出门便是瓜地,她说:这让我觉得很踏实。前脚刚放好行李,吴明珠后脚就踩进了地里,跑到哈密瓜种植基地研究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附近的村民听说来了位女大学生,纷纷过来看热闹。有的老乡说:我赌她熬不过1个月。还有的老乡说:一个月太长,我赌她熬不过10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娇小的女子,却把根扎在了这里,一待就是62年!</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开展瓜果培育工作,吴明珠和当地的村民打成了一片。她主动学习了维吾尔语,适应了当地的饮食,就连举手投足,都和本地人毫无差别。本地有个老瓜农很不服气,吴明珠就主动和他比试种瓜,让当地的村民做裁判,吴明珠用科学方法培育出来的哈蜜瓜,又大又甜。</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村民们将她奉为“农神”一般的存在。这也让吴明珠更加坚定,只要方法对,瓜种就能够不断地改良,最终培育出优良的瓜。</p><p class="ql-block"> 哈密瓜成熟的时候,正是吐鲁番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最高气温能够达到40-50摄氏度。当时交通又非常不方便,只能靠两条腿。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吴明珠冒着酷暑,用两条腿跑遍了300多个生产队。一个瓜地一个瓜地地调查研究,为新疆的哈密瓜建立档案资料,整理出44个品种,又从中选取了一些优良品种进行重点培育。随着她将优良品种推广,哈密瓜的产量大幅提升,很多瓜农靠着她培育的品种过上了富裕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1960年,吴明珠去往老乡家里考察,听闻有一种奇瓜,叫做阿衣斯汗可可奇。她立马请老乡带着去,没想到正是这个瓜,打开了中国哈密瓜销往世界的大门。尼克松访华时期,中国拿出宝瓜阿衣斯汗可可给尼克松尝尝。没想到这一口下去,竟让美国总统流连忘返,回国之后还专门叫中国寄一点过去尝尝。阿衣斯汗可可从此扬名国外,销往世界,由于原名太过拗口,它还有另外一种称呼——“红心脆”!</p><p class="ql-block"> 1965年,她又将红心脆进行改良,培育出“红巧系”,后来被称为“含笑”。之后,吴明珠继续改良哈密瓜品种,先后培育出三大瓜王:皇后、郁金和芙蓉,名震世界。</p><p class="ql-block">后来,一位哈密瓜研究专家这样评价吴明珠: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新疆哈密瓜的今天。鄯善县人民给她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阿依木汗(月亮姑娘),夸她“意志像钢铁那样坚强,干活像公鸡羽毛那样漂亮”</p><p class="ql-block"> 在哈密瓜上取得成功之后,吴明珠又将目标瞄准了西瓜。</p><p class="ql-block"> 1983年,她培育出两个优质的西瓜品种:“火洲一号”和“伊选”。</p><p class="ql-block"> 1984年,她欣喜若狂,第24组实验的西瓜表现出惊人的特性:个子适中、甜美多汁、鲜脆爽口,她将这个品种的西瓜命名为8424!凭借此瓜,吴明珠名声大噪,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瓜奶奶”。</p><p class="ql-block"> 上海人对此瓜最为熟悉。“吃瓜只吃8424”这句口头禅,上海人再熟悉不过了。至今,8424仍然是市场上最为优质的西瓜品种之一!</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中国瓜王、瓜奶奶的吴明珠,将自己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却忽视了自己的“小家”。</p><p class="ql-block"> 吴明珠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丈夫杨其佑为了照顾吴明珠,研究生毕业之后放弃了大好前程,毅然地从北京奔赴新疆。在新疆工作期间,为了让吴明珠工作安心,常常是丈夫安排了家里的大事小事。</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吴明珠吃得好一点,丈夫省下所有的工资给她买好吃的。算好吴明珠回农业站的时间,提前做好面条,等她回来吃。丈夫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吴明珠,由于劳累过度,没能照顾好身体,杨其祐患上了胃癌。在病床前,吴明珠一个劲地忏悔:“我没有做到妻子的责任,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妻子。”杨其祐笑着说:“这是你的事业,那它就是我的事业,我无怨无悔!”胃癌让杨其佑的生命止步于59岁。</p><p class="ql-block"> 儿子杨夏出生仅仅3个月,吴明珠就要将他送走。一是自己的工作任务太重,二是孩子在新疆跟着她只能吃苦。杨夏直到21岁的时候,才肯叫吴明珠一声“妈妈”。</p><p class="ql-block"> 女儿杨准出生后,吴明珠做完月子,就将女儿送到哥哥和嫂嫂家里。导致女儿认为舅妈就是她的亲生妈妈。直到6岁,杨准才见到亲生母亲吴明珠。两个孩子在年轻的时候一直怨恨吴明珠:“她不配做妈妈”。</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理解了吴明珠的不易,理解了她为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吴明珠培育的优良瓜种已经在全国推广种植。因为吴奶奶的努力,中国人民实现了哈密瓜自由、西瓜自由。</p><p class="ql-block"> 1999年,69岁的吴明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自治区奖励5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额奖金,没想到吴明珠刚收到,都还没捂热。就将50%投进了瓜种选育工作中,剩下的设立了基金,用于培养农业人才。</p><p class="ql-block"> 2017年,87岁高龄的吴明珠退休了,工作了62年的她终于开始享受退休生活。</p><p class="ql-block"> 那个义无反顾从北京奔向新疆的少女,在新疆的瓜田间辛苦耕耘了62年。她将所有的时光与精力都投入到瓜的培育当中,为中国人吃上好瓜奋斗了终生。</p><p class="ql-block"> 她的心里,永远装的是国家和人民,却从来没有她自己。</p><p class="ql-block"> 喝水不忘挖井人,吃瓜不忘种瓜人!</p><p class="ql-block"> 向“中国瓜王”吴明珠奶奶致敬!吴奶奶,您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 1960年,陈学庚随父母支援新疆建设,考入新疆兵团奎屯农校,选择了分数线最高的农业机械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兵团下属一家机械厂工作,从此,陈学庚与农业机械就结下了一生的缘分。</p><p class="ql-block"> 让大家从手握坎土曼的辛苦劳作中解脱出来,是陈学庚最简单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工业机械落后的年代,谦虚好学的陈学庚开始崭露头角,领导让他担任技术革新组组长。由于当时一般的机械加工设备都要靠计划指标才能供给,厂里因设备短缺影响了全团农机修理,陈学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想办法解决难题,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p><p class="ql-block"> 几年下来,他所在的技术革新组试制成功了镗缸机、磨缸机、水力测功机、制砖机、大型顶车机、土龙门刨床等设备。</p><p class="ql-block"> 1983年,陈学庚带领工友经过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2BMS系列”铺膜播种机,这种机械实现了铺膜、播种的联合作业,大大提高了地膜覆盖栽培效率。</p><p class="ql-block"> 2003年,陈学庚成功研发出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并一举获得了7项国家专利,这种新型农机一次作业就能完成播种管护8道程序,填补了世界同类机具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从2017年开始,陈学庚提出农机、农艺、地膜结合发展的理念。从升级农艺栽培技术到提升地膜质量,再到研发回收残膜新型机具,陈学庚带领团队全套同步推进。他把回收的残膜进行二次加工,又生产出其他产品,形成了一条地膜绿色应用的完整产业链。</p><p class="ql-block"> 2017年底,陈学庚有了一个新身份: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让他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指导青年教师搞科研,成了他的工作重点。</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都是带着少数人冲在农业一线,遇到过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我要将所学的知识传授出去,我希望我干的事业将来有人接着干。”陈学庚说。</p> <p class="ql-block"> 尹飞虎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的一户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的他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家里有亲戚在新疆,他来到了边疆。</p><p class="ql-block"> 1974年,尹飞虎毕业被分配到十师一八八团,成为一名水稻研究技术员,这一干就是十余年。“怕吃苦,就不要搞科研。尤其在兵团,基础弱、条件差,更需要付出。”尹飞虎深有感触地说,“搞科研,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兵团精神,就是我们的风骨!”</p><p class="ql-block"> 从1976年到1986年,尹飞虎从事了十年的杂交水稻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7年,他被调到新疆农垦科学院农科所工作。</p><p class="ql-block"> 46年来,他带领研究团队创建了主要作物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及田间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 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收效果。推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我国在大田农业生产中,应用节水滴灌技术范围最广、面积最大、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成为全国应用农业节水滴灌技术的样板。</p><p class="ql-block"> 一年260余天待在野外是尹飞虎工作的常态。“搞农业科学研究,坐办公室里肯定不行,得到田间地头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尹飞虎说。</p><p class="ql-block"> 为推动全国节水农业快速发展,自2009年以来,尹飞虎在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的组织下,带领科研团队先后在新疆、山西、河北等全国32个垦区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编写相关培训教材,将节水技术在内地垦区推广1350万亩。</p><p class="ql-block"> 眼下,尹飞虎带领团队除了推广技术外,还在进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攻关。“现在该项技术还是需要人工操作,我们未来想实现智能化操作,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滴灌。”尹飞虎说,目的是要让农业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农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