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炎夏 蝉鸣 微芒</p><p class="ql-block">是收获,也是蓄势</p><p class="ql-block"> 在芒种这个美好的节气里,在阙老师精心的安排里,在亚玲细细的解说里,我们迎来了一次特殊的相约——沉浸式读书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一本绘本都有一个奇妙的故事,都有一个有趣而深刻的主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提前分好组,各组长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得本组阅读的绘本。接下来的四十分钟,各组自由阅读,发挥想象,自由创作。</span></p> <p class="ql-block"> 积极的讨论,让我们的小课堂充满了激情</p><p class="ql-block"> 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小课堂充满了色彩</p><p class="ql-block"> 用心的创作,让我们的小课堂充满了爱意</p><p class="ql-block">经过50分钟的用心准备,终于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分享啦</p> 《卖帽子》 <p class="ql-block"> 第一小组分享的绘本是《卖帽子》,在田燕老师声情并茂的描绘下,绘本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把小猴子的调皮可爱、卖帽子大叔的生气、无奈展现的淋漓尽致随后各成员依依表达了这本绘本带给他们的感受、想法。</p><p class="ql-block"> 从《卖帽子》中我看到的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教育模式,进而明白需要以身作则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方式。有人从故事里看到了和别人沟通的困惑,得到释然。有人从故事里看到了“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一些现象。</p><p class="ql-block"> 优秀的故事就像一颗种子,不经意地落在你心里一角,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芽、茁壮,但它就这样扎扎实实地种下了。这种故事会随着小读者一天天长大、一点点经历着,慢慢地向下生根,缓缓地展开枝叶,变成一棵能遮风避雨的大树</p><p class="ql-block"><br></p> 《最好喝的汤》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最好喝的汤?</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关于猫、松鼠、鸭子的温暖的故事。在何玲老师的的解说下,“最好喝的汤到底是什么”贯穿全文始终,鱼汤也好,蘑菇汤也罢,即便是工艺复杂的粉红甜菜根汤,鸭子统统不爱喝,到底什么才是最好喝的汤?吸引着我们不断翻页去寻找答案:</p><p class="ql-block"> 学会包容:鸭子固执、任性,但是猫和松鼠始终都很包容它们的好朋友,不断尝试做各种汤,虽然制作过程很繁琐,但是猫还是没有放弃,最终感化了鸭子;我们与孩子的相处,孩子之间的相处都需要包容,多理解对方,多换位思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善于创新:没有熟南瓜,但依然不影响做出橘色的类似南瓜汤的汤,说明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要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灵活应对各类复杂情况。</p><p class="ql-block"> 注意节约:因为汤不好喝而被倒掉,能否有更好的办法,小蛀虫们给我们了一个答案——送给有需要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最好喝的汤?</p><p class="ql-block"> 蕴含了包容、创新、节约的汤是最好喝的汤!</p><p class="ql-block"> 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最棒的小朋友?</p><p class="ql-block"> 学会包容、创新、节约的小朋友就是最棒的小朋友!</p> 《外婆家的马》 <p class="ql-block"> “小东西”,一听这个名字,就莫名觉得可爱。</p><p class="ql-block"> 《外婆家的马》描写了外孙小东西在外婆家度过的一段快乐的假期时光。这本书以马为梦,在外婆的配合下,从五匹马到四十五匹马,甚至把外婆挤出了屋子。而外婆不怒反笑,出门买菜也骑着小东西的马。细腻地刻画了慈祥的外婆和调皮又可爱的小外孙形象,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展示出祖孙之间浓浓的爱与关怀。</p><p class="ql-block"> 吉首大学的第一组研究生们也为我们细细的诉说她们和外婆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从绘本走进现实,深刻地体会到“家”的魅力。</p> 《如果说出的话能看见》 <p class="ql-block"> 声音本是无形的,但在绘本里,说出的话,变成很多具体生动的形象,给人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全文14个问句,以提问的方式进入情境,从不同角度触动心灵,寓意丰富,引人思索。</p><p class="ql-block"> 第二组研究生们从颜色、形状等等各方面细致且全面的为我们展示绘本的内容,带领我们一起体会语文的力量。绘本的每一页都打动着我的心,什么样的话,让人会感到美好、幸福、快乐,什么样的话会让人听后感觉生气、难过甚至痛苦…而我自己经常说的又是哪一类话语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就告诉我们掌握恰当的说话方式,不仅能减少摩擦与误解,还可以增进人与人的情感交流。</span></p> 《云朵一样的八哥》 <p class="ql-block"> 在讨论创作的环节,我们就被孩子们的想象力给震撼到了。我们还在阅读的时候,孩子们都已经开始着手创作了,想法大胆奇特,能想法完全展示给我们。</p><p class="ql-block"> 一只迷路的八哥闯进了人类的生活。开始,八哥很快乐,可慢慢地,它觉得少了点什么。它沉默、忧郁,不再唱歌。它开始想念山林和云朵。八哥开始了新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的的解说中,我们似乎都进去了八哥的世界,小记者提问环节:</p><p class="ql-block">老师们问:为什么这个画面是黑色的?</p><p class="ql-block">他们说:因为八哥不快乐!</p><p class="ql-block"> 学生的回答真的太棒了,深刻地理解了绘本的主题,他们的画面充满创意和幻想。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是喜欢自由的状态,身体和心灵都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爱他们,巴不得给他最好的,但是,孩子却总是各种反叛。其实,放手让他自由做一些选择,给他自由的空间和发挥的机会,我们才能得到一个更快乐的孩子!</p> 《小国王》 <p class="ql-block"> 看,小国王带着他的王后来了。</p><p class="ql-block"> 这篇绘本,学生们是通过演的方式来呈现的,看着孩子们滑稽又真诚的动作,我们真的很感动。</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第一个矛盾:傻乎乎的艺术家和工匠们压根没有领会小国王的意图,那只长鼻子那么刺眼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恼羞成怒的小国王把工匠们统统关进了地牢。第二个矛盾:大法师竟然把雕像变成了一个巨蛋!大法师也被关进了地牢。矛盾到达顶点以后,转化就来了:小王子出生了,带着这个家族的特有标志——长鼻子。新生命的诞生犹如一道光,照亮了小国王心底的黑;新生命的诞生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小国王的荒唐与狭隘。</p><p class="ql-block"> 其实,小国王气或者不气,鼻子就在那里,不长不短。小国王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就在于不完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能得出完全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认识呢。能看出什么,完全取决于怎么看。与其自我怀疑、自我欺骗,与其恼羞成怒、色厉内荏,不如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精彩的分享,岳阳学校彭秀东校长、吉首大学研究生导师、首席名师阙运娣老师都做了总结发言。</p><p class="ql-block"> 阅在成长,行在路上。分享交流能让带领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学习,体验书中精彩的世界,让阅读舒展开来!</p><p class="ql-block">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 书可以</p><p class="ql-block">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书可以</p><p class="ql-block"> 读好书,行远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