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双手掌握,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耐心和责任心,贯彻了“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更好的伴学生成长。华山中学铁门关校区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组织策划本次有特色、有特点的创新实践评比活动。</p> 作品要求 <p class="ql-block">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发挥想象力,制作材料自备,不作限制,可以是纸板、泡沫塑料、橡皮泥、乒乓球、易拉罐等。作品必须遵从客观事实,力求做工精细,可用于研究原型的结构特征、功能。</p> 评分标准 <p class="ql-block">1、科学性(40%):作品是否反映客观事实,直观、完整、科学地表现事物的形态结构。</p><p class="ql-block">2、实用性(30%):作品是否可长期保存,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p><p class="ql-block">3、创新性(20%):作品是否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有创新和发展,体现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4、美观性(10%):作品是否做工细致、外形美观。</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前进行培训,对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选题范围、时间限制、进行说明,特别是构建模型的步骤和要求要作详细说明,使学生对于设计和制作生物模型心中有数。</p> 认真评选作品 <p class="ql-block"> 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组成评委会,认真对每一幅作品打分,依据作品得分高低确定名次:一等奖10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0名。</p> <p class="ql-block"> 经过生物组老师们的宣传动员,学生上交作品共128幅,生物模型种类丰富、制作精美、结构清晰,展现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p> 获奖作品展示 一等奖获奖学生 <p class="ql-block"> 学生在制作生物模型时,手脑并用,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立体形象思维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善于探究、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生物学科素养,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生物知识、喜爱生物学科,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p><p class="ql-block"> 求学、求实、向美、创新,本次比赛让发展核心素养落在实处。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到了模型建构在科学研究中的魅力,理解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孕育了不断钻研、追求极致的科学精神,培养了尊重事实和证据的科学思维。寓教于乐,融学于趣,科技求真,让我们期待与生物实践的下次相遇!</p> <p class="ql-block">文字:王文霞</p><p class="ql-block">照片:生物组</p><p class="ql-block">审核:胡玉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