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尉氏林业功臣

南苑来客

在郑州都市圈东南隅、郑州航空港区东邻,有个尉氏县。这尉氏县可不简单,早在六十年前,这里发生一起战天斗地治沙造林改天换地的重大事件,把风吹黄沙遍地流,十年九灾不保收的穷沙窝变成了林茂粮丰、各业兴旺的绿色海洋。十年奋斗,涌现出了让老百姓敬重的众多林业英雄。以下这些英雄更让我心目中敬佩。 <p class="ql-block">师占国,尉氏县岗李人:口号激励民思干,艰苦创业不畏难。早年任大马公社书记,带领群众大搞治沙造林,其口号“杨家将,一起上,栽上总比不栽强”“挖个坑,跺几脚,十年就是一百多”,生动形象,激励了群众治沙造林积极性。可以说,他为尉氏治沙造林立下了头功。</p> <p class="ql-block">马盘根,尉氏县大马人:带领群众苦奋战,治理风沙是模范。时任大马大队党支部书记,想尽一切办法治沙造林,要求全村群众走亲串友只要树苗作回礼。几年苦战,上万亩黄沙岗被绿色覆盖,把地处重沙窝的大马大队改变了面貌,大马大队变成全县林业生产先进单位。</p> <p class="ql-block">李肖建,杞县圉镇人,林业工程师:治沙不畏苦作乐,技术指导当尖兵。农林局早期林业三李之一,治沙造林期间,每天深入一线做技术指导,想了很多解决治沙难题的办法,为治沙造林立下功劳。1970年任林业组长,1979年任林业局副局长,1988年获国家林业部“劲松奖。</p> <p class="ql-block">李少英,郑州郊区人,林业工程师:不恋城市上沙峰,治沙造林是尖兵。农林局早起林业三李之一,主动要求从林业厅调查队调到尉氏参加治沙造林,深入基层一线,跑遍每个沙岗沙丘想办法解难题,为决战尉氏治沙造林立下赫赫战功。1974年调任郑州郊区农林局工作。</p> <p class="ql-block">李运忠,通许县人,林业工程师:淡泊名利讲奉献,爱岗敬业重实干。196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尉氏县农林局工作,是尉氏县农林局早期林业三李之一。同李少英、李肖建一起在治沙造林一线摸爬滚打、指导技术,为尉氏治沙造林立下大功。1974年调回通许县农林局工作,1979年任通许县林业局副局长。</p> <br><br> <p class="ql-block">梁太昌,尉氏县大营人,林业工程师:毕业立志治风沙,造林绿化是模范。吃尽风沙之苦的他考进洛阳林校,毕业后在大营一线指导治沙造林。1983年,被评为河南省林业劳动模范,1984年任林业技术推广站长,1987年主持大枣基地建设,1988年获国家林业部“劲松奖。1996年任尉氏县政协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侯文杰,商丘县双八人,林业工程师:任劳任怨老黄牛,绿化劳模人人赞。早年毕业于洛阳林校,参加治沙造林。1984年任林业局营林股长,参加林业志修编,1986年主持十万亩大枣基地规划。1988年获国家林业部“劲松奖。他工作任劳任怨,被誉为老黄牛。</p> <p class="ql-block">王秀云,尉氏县永兴人:实行大地林网化,林业建设献青春。1974年任永兴公社党委书记前后,他组织开展林网建设,把全公社各级道路、河渠进行绿化,形成路相连、沟渠通的格局,所有的耕地按200亩左右面积标准形成网格化,为尉氏全县农田林网建设提供了示范,受到国家林业部领导的肯定和表扬。</p> <p class="ql-block">李方成,尉氏县大营人,林业工程师:为治风沙改学林,技术攻坚克难关。治沙造林时期在大营造林一线负责技术指导。1982年,参加林业区划调查,在全县一线奔波获得大量真实数据,为编制《尉氏林业区划》做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朱铁发,尉氏县蔡庄人,林业工程师:二次创业凭实干,平原绿化立新功。早年毕业于洛阳林校,又选送到北京林业大学深造,毕业后分配到甘肃张威县从事黄土高原绿化工作。1978年调到国营尉氏林场工作,1982年主持林业区划调查,1984年调任林业局副局长主持工作,后任林业局长,决策平原绿化二次创业,组织开展造林规划调查,我县先后被授予河南省造林绿化十佳县,全国平原绿化百佳县;1992年撰写《关于刺槐林更新改造》论文得到县委常委会肯定;1992年底,主持申报并被林业部确定为全国乡镇林业标准站试点县。</p> <p class="ql-block">马金岭,尉氏县大马人:走过一处绿一方,过硬书记美名扬。早年在多个公社历任任党委书记,每到一个地方都把造林绿化发在首位,凭着过硬的工作作风,大搞植树造林,改变了这些公社的环境面貌,被誉为”走一处绿一处“的过硬书记。1984年调任林业局党组书记,配合推动林业二次创业,使我县多次获得上级表彰。</p> <p class="ql-block">李耀孔,杞县高阳人,林业工程师:远离故乡为治沙,技术服务农民欢。早年毕业于洛阳林校,分配到尉氏,参加一线治沙造林。1975年在小陈后寨大队蹲点,为发展农桐间作、指导群众发展果树经济林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程广安,杞县五里河人:林业县长是雅称,全国劳模扬威名。1986年,作为尉氏县长的他到十八里乡蹲点,吃住在乡20多天,督导发展农桐间作,解决了很多难题,推动了全县农桐间作的发展,全县农桐间作一度达到54万亩,被誉为泡桐之乡。群众给送了个雅号”林业县长“,受到河南省林业厅表扬,荣获河南省绿化奖章。1991年,被评为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并作为劳模代表赴京授奖,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亲切接见。</p> <p class="ql-block">葛炯善,江苏南京人:才尽其用饱蘸墨,林业区划绘新图。1984年参加全县林业规划,负责内业工作,他编制绘制的林业规划资料和规划图上级肯定,为全县林业在区划基础上的二次创业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依据。</p> <p class="ql-block">夏学民,尉氏县永兴人:林业生态重创新,全国绿化模范县。2007年初,省政府决定把林业生态建设试点放在尉氏,他上下游说,引起全县各级高度重视。他经过深入调研,最快制定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说服县政府投入一千万元用于林业生态建设,成为尉氏有史以来政府对林业最大投资。经过全县一个春季苦战,全县栽树800万棵,治沙造林4万多亩,农田林网控制率上升到98.5%,林业产业、林下经济同时得到推进,他被评为全国林业建设先进工作者。国家林业局长专程来尉氏调研,并亲切接见了他,专门听取了尉氏林业生态建设经验汇报。2010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p> <p class="ql-block">黄国安,尉氏县朱曲人,林业工程师:林场改革新机制,创新全国标准站。1983年任国有尉氏林场场长,主持机制改革,促进了林场全方位发展,林场造林经营多次被国家和省市肯定和表彰。1985年调任林业局副局长分管营林工作,主持十万亩大枣基地规划建设,1993年,主持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标准站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了标准化模式,为全国乡镇标准站建设提供了经验。</p> <p class="ql-block">杨天成,尉氏县小陈人。林业工程师:引领林政出实招,开创产业新天地。1984年任林业局副局长,分管林政工作。在林政工作没有固定模式的情况下,他通过学习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后来又增加分管林业产业,开创性的以林政促产业的发展道路,推动了我县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p> <p class="ql-block">靳留根,尉氏县张市人,时任林业局长:办公条件大改善,工程造林谱新篇。2002年,决策改善办公条件,相继完成机关搬迁、办公自动化、森林公安大楼建设,完善了依法治林体系建设,创新了平原绿化尉氏标准,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治沙造林等工程造林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全县绿化水平。</p> <p class="ql-block">刘彦亭,新郑县观音寺人:林制改革省示范,退耕还林成效显。2007年负责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圆满成功,河南电视台专门进行访谈向全省推广。分管工程造林,他合理调度造林用苗,下乡督导一线造林,退耕还林达到应退尽退,提高了治沙造林效率,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p> <p class="ql-block">王国立,通许县人,时任尉氏县长:决策投资一千万,建成生态示范县。2008年初,根据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安排部署尉氏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决定财政投资一千万元,决心奋战一个春季,建成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任务完成后,他被评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工作者。尉氏的经验得到国家林业局肯定,全国平原林业建设现场会上,与会人员来尉氏进行现场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