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吴起城概述</p><p class="ql-block">吴起城,位于黄河古道,今河南省延津县西二十公里,十八里村和沙门村两村交界处。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改革家吴起扼守黄河渡口的屯兵处。</p><p class="ql-block">下边是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延津县疆域古地图的记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图为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古地图</p> <p class="ql-block">吴起城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800米。整个地形南窄北宽,城似鹅形,所以也叫鹅城。</p> <p class="ql-block">图为古籍流传的吴起画像</p> <p class="ql-block">吴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是中国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吴子》又名《吴起兵法》,共48篇,已大部分遗失,仅剩二卷六篇,现存故宫博物院,依次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兵法图书照片</p> <p class="ql-block">吴起城自春秋战国以后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几经兴衰,至解放初期城内还住有居民。闻名于世的原滋原味沙压吴起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2005年,当时由于修建济东高速垫路基需要大量土方,当时大型机械在吴起城起土时,发现大量古铜钱和各种古瓷器等等。所以,一时引起方圆数百里群众注意,曾经形成每天数千人长达三年的大肆文物挖掘,当时曾形成一个庞大的文物市场,出土了大批各种文物已经四处流失。</p> <p class="ql-block">图为2007年吴起城挖掘现场</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出土瓷器</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随处可见的砖石瓦砾</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出土的精美瓷片</p> <p class="ql-block">根据当时出土大批文物的情况和清康熙第十一年延津县志记载,以及当地村民世代相传关于吴起城的故事,基本可以还原当年吴起城的盛况。</p><p class="ql-block">吴起城南北长三千米,东西宽八百米。南临古黄河,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城门楼,城楼之上旌旗招展,守城将士手持刀枪剑戟巡视远方,城四周有护城河,城内东南角有一大庙,城内西边有瓷器烧制场所和平民生活区,有水井十三眼,现存一古井还保存完好。从出土大量古钱币,骰子,围棋子等等可知城南是繁花的闹市和大量赌博场所,城中有吴起练兵大营。据记载自唐宋一直到当今八十年代方圆百里之内的居民在吴起城挖石头建房子,取之不尽,可见吴起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也证明了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兴盛过。在城四周至今还可见大量雷石,滚木雷石是古代防止敌人攻城的重要武器,可以说是古代战争的核武器,从这些大量雷石可以确定吴起城就是一座古代军事城池。</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大量的古骰子棋子</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随处可见的方孔铜钱</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出土的古人用骨质发簪子</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出土的瓷枕残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出土的碗碟残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现存完整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出土的精美瓷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起城出土的古兵器</p> <p class="ql-block">总之,吴起城可以说是一个原滋原味的古代军事城池,是目前我国唯一可以随处可看见可捡到历史文物的古城遗址 ,是唯一现存未被开发的历史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