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促发展,引领新时代——三亚市吉阳区南新小学教育集团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备课研究与课例展示

南新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并践行新课标精神,探索大单元教学路径,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教师对教材的文本解读与单元整体教学能力,2023年6月9日上午,由杨墨副校长带领数学组全体教师,开展了“大单元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并分年级组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p> <p class="ql-block"> 本次集体备课立足四年级《平均数》整个单元,由南新小学、下抱坡小学和落笔小学共同研读新课标和教参完成单元导备稿,教研组内汇报从课标要求、单元学情、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单元核心任务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教师对本单元知识的结构有了清楚的认识,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更好地把握教材、解读教材。</p> 研讨篇 <p class="ql-block">  研讨第一项由吴日娥老师介绍本次四年级组大单元集体备课,磨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吴老师从整合大单元教学设计目标、分析教材、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具体课时课堂磨课四个阶段来介绍大单元整体备课过程。</p> <p class="ql-block">  研讨第二项由王云老师针对教材所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措施,集团核心校、下抱坡小学和落笔小学四年级组周瑾老师、黎春花老师、崔明老师、刘瑰香对集体备课进行详细分析,发言时大家侧耳倾听,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次次透彻地分析与理解,大家对提出的问题共同整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的教案。</p> <p class="ql-block"> 研讨第三项由李倩慧老师介绍课时安排,李老师从两个单元任务将单元分成了两个课时,并根据磨课情况确定展示课例的课型为生长课</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李倩慧老师带来“平均数”一课。李老师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由校园环境、创建文明城市切入主题,通过学生收集的矿泉水瓶情况引出平均数的求法的思考。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移多补少、先和后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刻感受平均分的含义。1、李老师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2、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方法,提高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p> 教师点评 <p class="ql-block">一年级组代表何以微老师:李倩慧老师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值得我们借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组代表老师:李老师师生评价上具体且生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科学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中,比如引出平均数的意义时,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引导,最后得出小结:平均数反应数据的平均水平。课堂过程中使用:你表达的思路很清晰,能具体说一说吗?你有一双火眼金睛等鼓励和表扬学生。</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组代表老师:李老师课堂引人入胜,循循善诱,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要是能借助新科技,更能形象表达平均分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组代表:设计的教学活动丰富,贴近生活,语言精练,这是一节让人意犹未尽的课。</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代表老师:教学中通过举出生活实例让学生切身感受平均数的含义,其中的是否能下水的问题,将安全教育问题融入课堂中,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陈菲主任:挖掘知识的教育价值,让学生的思维精彩纷呈学生喜欢平均数,他们感到平均数很神奇。李老师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比教会他们用“总份数除以份数等于平均数”来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数学教师如何看待数学教育的价值,将对其教育、教学生涯产生深刻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深刻挖掘平均数到底有什么用?本节课的数学教育价值在于:从数学知识本身出发,让学生对平均数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学习经历出发,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感受获得数学知识的快乐;从数学应用价值出发,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数学真的有用,数学真的有价值。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思维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这个过程是全方位的,展现了生命与生命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 杨墨副校长总结强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可以坚持采用单元整合模式的集体备课形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互相促进,完善教案,改进教法。各位教师要不拘于形式进行交流沟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本次教研活动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以大单元集体备课下的系列课例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对大单元视角下的主题活动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携手做数学,让幼小衔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学生思考力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推进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载体。</p>

学生

单元

平均数

年级组

备课

老师

教学

数学

李老师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