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p><p class="ql-block"> 【宋】晏殊</p><p class="ql-block">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p><p class="ql-block">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p> 五一假期,与妻和孩子回南宁宾阳大桥镇探望家人。宾阳县境,古为百越(粤)西瓯之地,以彪悍的炮龙节蜚声海内外,也是抗战时期国军将士、八桂子弟,同仇敌忾血战昆仑,痛击日寇取得昆仑关大捷的历史发生地,至今在昆仑关战役遗址的主峰上巍然耸立抗战英烈纪念碑,碧血千秋、光照寰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转载自网络)</p> 大桥镇所属位置处于桂中平原,靠近北回归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初夏时节,村庄四周是绿色的原野,秧苗长势喜人,金色夕阳下,燕子如天空的信使,在田间和屋檐下自由的飞舞,久居城市的藩篱,乡下清新的空气与泥土的气息,让人身心放松,夜里明月朗照、繁星满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绪神游于天地间...... 五月中旬,因学校公务出差,去了一趟上海,拜访了企业、见了几位老友,人过四十、如越山丘,忽觉人生的下半场悄然到来。 <p class="ql-block"> 时至月底,舅舅、舅妈的外孙女,二表姐家槿儿出嫁,为便于亲友欢聚,择吉日选在星期天举行答谢宴,亲人团聚、喜气盈盈、福满家门。</p> <p class="ql-block"> 母亲自2005年随我到桂林后,平常日子很少主动提出想回四川,多少年来,只有过年才能回老家看望亲友,因乡下的老宅年久失修已不能居住,受2021年泸县“9.16”地震影响已成为危房,去年村上已集中拆除。每次回家乡都是行程短暂、行色匆匆,且也不是年年都回,除疫情的影响之外,也是想节省开销。自父亲生病静养以来,离不了人照顾,因此,2023年春节,母亲也没有回四川,母亲牵念回去看望她的哥哥、嫂嫂,姐姐等亲人,尤其二表姐亲似母亲的长女,长久以来,二表姐对其姑妈和长辈们十分的敬爱。二表姐和表姐夫,表哥们也牵念长辈亲友大多在农村生活不易,所以对亲人们照顾有加,这也是舅舅一家亲仁善邻、手足情深良好家风的传扬。</p> <p class="ql-block"> 舅舅、舅妈和亲友们住在自贡,从桂林回川,乘坐飞机有桂林直达泸州的航班,泸州与自贡接壤,同属川南,先抵泸州再转车自贡,出行较为方便。泸州云龙机场是川南地区第一大航空港,也是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航空运输中心;泸州的老机场在蓝田,是抗战时期著名的“驼峰航线”的重要节点,所以,桂林与泸州虽陆地距离有千里之遥,但空中交通实属近邻。</p> <p class="ql-block"> 自泸州云龙机场于2018年9月10日正式通航以来,其区位优势凸显,自贡、内江、隆昌等市县居民出行,乘车一小时内即可抵达机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利国利民,这是一个属于家乡实实在在的例子。</p> <p class="ql-block"> 川南物宝天华、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人民勤劳,美食美景、美好生活幸福之城,有美酒泸州老窖、郎酒、玉蝉大曲,有川菜的精华自贡盐帮菜和富顺豆花;内江是国画大家张大千的故里,隆昌羊肉汤名扬天府;你要来泸州看一看沱江与长江的交汇,海鸥也在泸州的东门口驻足;自贡有亿万年的恐龙化石博物馆,是千年盐都、南国灯城;自贡是革命英烈江姐(原名江竹筠)的家乡,走进江姐故里,瞻仰烈士故居,追寻红色信仰。</p> <p class="ql-block"> 泸州市泸县福集镇天洋社区大坪村是我的老家,舅舅家还在乡下的时候,住址是自贡市富顺县古佛镇怀德乡(村庄地名),看似风马牛不及的地名,其实是十里地近邻,因龙贯山脉横亘于两市交界处,以至于山这边的泸州人,乡音是富顺话。</p> 有朋友好奇,泸县与泸州是什么关系,其实,泸州是四川省地级市,古称“江阳”,别称酒城、江城,泸州有江阳、龙马潭、纳溪3个市区,有泸县、合江、古蔺、叙永4个县,泸州是市,泸县是泸州管辖的县之一。从泸县县城至泸州市区,只需30分钟左右时间,交通十分便捷。泸县有三张名片,一是川南佛教名山玉蟾山,二是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国画《流民图》巨幅摩崖石刻浮雕,三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2年)、四川省重点中学(1996年)泸县二中。 <p class="ql-block">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行回川,虽短短两日,但也是一次“探亲”之行,奶奶聂敏聪大人九十三岁高寿,住在泸县,在潘姑父、三姑妈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康健、神清气朗,我是奶奶膝下长孙,每次回家看望,奶奶殷切叮嘱的总是希望孙儿照顾、培养好曾孙大宝、二宝。</p> <p class="ql-block"> “家”的部首为宝盖头,寓意屋檐之下,意指共同生活的眷属和居住的地方。桂林至泸州的航班在傍晚,时间大约一小时,晚7:30前,泸州云龙机场还有直达泸县县城的专线公交车;幺叔、幺妈得知我和母亲回去,久久等候,提早准备了晚餐,一粥一饭皆是无微不至的关爱;周六中午,潘姑爷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丰盛的拿手好菜,喝两盅老酒,聊聊家常,相聚短暂、亲情备至;陪母亲到镇上看了地震灾后,村上建的居民点,寻访了表哥的“乡间农庄”,看了装修中的新居所。槿儿的婚宴上,洪表姐加我微信,发给我一张“珍藏版”的全家福,里面有少年的我,令人感叹,时光不语,悄然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记录下五月的行程,重点是想再写写对自贡新的认识与观察,2022年春节回乡,我写了9篇“回乡日记”,其中三篇与自贡有关;如果说上海是中国的“魔都”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自贡是川南的“盐都”则是恰如其分的描述,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凿成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深达1100米的燊海井;自贡因盐兴市,自贡盐帮菜是四川省唯一一个由地级市拥有的自成体系的菜系,是川菜的一颗明珠,也是自贡井盐文化的独特符号。自贡盐帮菜分为盐商菜、盐工菜、会馆菜三大支系,其特点为:香、辣、鲜,香得丰富,辣得过瘾,鲜得更是地道。主要食材有兔、牛、蛙、鱼等,自贡名小吃、特色菜有:灯影牛肉、冷吃兔、鲜锅兔,跳水鱼,牛佛烘肘……</p> 自贡是一座小城,但四川之味,没有自贡小河帮将是极大的不完美,所以,到四川旅游,一定要来自贡走一走、看一看,品尝品尝自贡美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四川烧白·盐菜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富顺豆花)</p> <p class="ql-block"> 舅舅家住自贡汇东新区,小区楼下有一市政公园与湖塘,5月28日清晨早起,陪舅舅到楼下公园散步,环湖一周大约半小时,公园里有晨练的太极爱好者,也有“跑马”社团人群,晨练的氛围甚好,放下日常工作的劳神与烦心之事,沉浸于休息日的祥和,感受市政建设给予居民生活的便利,恰如网友之戏言“当代年轻人的远大理想就是退休”。</p> <p class="ql-block"> 少不入川,是民间流传多年的俗语,意指四川的生活太悠闲,会磨灭年轻人的斗志。一碗盖碗茶,三五熟人龙门阵一摆,确实不经意间,一个上午就消磨了,因此四川话独有的词语“巴适”“安逸”大抵是指生活太过惬意。但天府之大,美食之多,风景之雄奇俊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成都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玉林路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p> <p class="ql-block"> 20岁走出泸县,离开四川,时至今日,我已在广西生活了24年,走过八桂的土地要远远多于对四川的丈量,巴山蜀水我只到过泸州、自贡、内江、重庆和成都,宜宾与泸州虽为近邻,但一直未曾去过。</p> <p class="ql-block"> 四川文旅厅公众号前时有一则关于达州的推文,甚是惊艳,借用其文案,曰:你要写四川,不能只写四川;你要写,斯文浩繁,风华璀璨……我梦想有一天游历长江三峡,去乐山看大佛、登峨眉到金顶观圣光,到眉山瞻仰三苏祠,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自驾国道318,四川那么大,我想去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家乡……</p>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刚过,“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上周日,与学院师生一道前往阳朔道山村参加插秧活动,劳动时间虽不长,却也是难得的劳作体验。《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初夏已过,仲夏已至,今日,忽闻窗外蝉鸣声,我不知晓这是否是夏日奏鸣的序曲。池塘和榕树,从家的窗台即可望见,1982年正在医科大读书的罗大佑为张艾嘉创作了歌曲《童年》,2023年的高考结束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从童年到青年,青年至中年,三十已过,又十多年! <p class="ql-block"> 我幼年时,独生子女光荣证上登记的名字有一个“燕”字,据了解,说是看生辰八字的先生预言我命里缺水,带水的字,偏旁部首一般是三点水,燕子的“燕”是四点水,也许是巧合,我喜欢雨夜的心静、喜欢雨天的凉爽,亦喜欢雨中的漫步。</p> 宋人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写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集文学、书法、绘画、美食之大成者,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轼先生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6月11日夜 於桂林将军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