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其实,一直不怎么喜欢写教学反思,当天上完课,评完课,往往该反思的,和该思考的都到位了。但是,确实时间不长,下次再来上课,总还是能记得一些关键的内容,特别是上次课出现的问题,往往立志下一次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虽然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一次次的改进,让自己的课堂还是有些进步的。但是,依旧不喜欢写反思。总觉得“反思”这个词,带有了一些些的贬义,一堂精心准备那么久的课,怎么就不那么“不堪”呢?所以,每次写反思,都写成了备课和上课的一些感悟。这次的“反思”虽然是“任务”,但是不那么想敷衍,也就是不那么想去网上复制一些自己都不那么赞同的东西贴上去。与其这样,倒不如不写。</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来,自己的小学时候,是最不喜欢“抄”东西的,往往老师,让写作文,别人喜欢去抄有点,而是却颇多不屑,宁愿提笔写,也不愿意去抄一篇看起来很不错的范文,之前以为是自己不喜欢“写”字,后来慢慢发现,其实是一种不喜欢和别人雷同的,“莫名”的小清高。就是那种“谁也看不上”的文人“傲气”,当然,自己写的东西可能也是“谁也看不上”。</p><p class="ql-block"> 好吧!进入主题,开始矫情,用三句诗总结好了。</p><p class="ql-block">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次的选题是《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的联读。首先,其实这和我之前的习惯不符,我是一个不爱选热门题材的人。第一,选的人太多了,大家都玩过了,自己再去玩,如果是重合有点“拾人牙慧”的感觉,如果不一样又有些“标新立异”。倒不是怕标新立异不好,只是没有完全的带完过“高中”,会有点担心因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那就更不符合我的初心了。可能因为那段时间的心境吧!也许是看到了这句话“我与我相处久,宁做我。”就觉得无论是“王羲之”还是“陶渊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精神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契合了我当时的心境,于是就选择了这两篇。选择完以后,还是要负责的,从到师大的旧书店就淘书,还是看教参杂志,亦或是去知网找一些资料,别人以为我在找可用的东西,其实我在排除别人玩过的东西。哎!这该死的想法,当然,排除的同时,某些有意思的思路也就慢慢在心里成型,最关键的一步,怎么都想不通,无意听到某大神一句话“我们知道来处,慢慢的也会知道去处。”是的!要把学生引导到哪里,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不管那么远的话,就先把前面的东西,画个句号好了。哎!就这,花了我快两周时间。别人看起来我做事很轻松,殊不知,在心里,早就排演了好多遍。</p><p class="ql-block">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p><p class="ql-block"> 记得没有怀果子之前,每次上课总有些想要表现的地方,或者是近期的思考,或者是喜欢的文章,或者是有创意的想法,或者是展示学生。并且凡是上公开课一定要买漂亮的衣服,鞋子,做好漂亮的ppt,颇有些古人学习之前要“焚香沐浴”的意思。这样做往往被扣上我借机买衣服的帽子,但是与我看来,也是一种仪式感,对课堂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当然,自己又多了件新衣服,很是开心。可是这次,我上课的目的是什么呢?怀完果子以后,状态没有完全恢复,读书也不够多,高中备课难度大,很难有些很nice的创意,并且学生因为带了不到半年,中间孩隔着疫情......关系也不算太亲密,配合也不算默契。那我该干什么呢?不如......带点私货好了,这次上课的目标是可以穿进去“旗袍”,可以瘦下来,可以如之前一样,从容和淡定,可以美美的......虽然好像和课程无关,但是我清晰的知道,我需要这样找回失去的自信,我连身材都可以恢复从前,那还是什么不可以的呢?我既然可以瘦下来,那么也可以看更多的书,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老师。是的!我成功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我,穿进去了旗袍,优雅的上着课。嗯!我很满意!至于其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p class="ql-block"> 换一个学校最难的可能是走出了原来的朋友圈子。更何况是我,生活是新的,工作环境是新的,工作内容是新的,身边的人是新的。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把我的生活过成hard的难度,莫非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对我真是偏爱了。来周梅的第一年就生果子去了,第二年遇上了疫情......所以,其实心里一直都挺没有安全感的。但是,从准备这次公开课开始,忽然不一样了,无论是我师父,还是备课组的其他姐姐都尽所能的帮助我,还有语文组的其他姐姐,也给了我很多的关心,齐姐姐一再的和我说,放轻松,你可以的。上课当天中午,正在最后“抱佛脚”的我收到左姐姐的爱心咖啡,上课时,雨婷小盆友,全程在教室里陪我,时不时的还可以眼神来点交汇,上完课,评课,语文组的姐姐们,给的意见中肯,也给予了很多的鼓励。是的.....在“阑珊处”的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安稳的感觉,让我期待着更多的“灯火阑珊”。虽然不知道王国维看到我如此解读这三句诗会不会气得到梦里来掐死我,不管了!这确实就是我的反思。你问我课到底上得如何,有什么想法和收获,我已经偷偷拿小本本,记下来了,就不多赘述了。就这样结束这篇不是反思的反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