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人类所生产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的种类逐渐增多,自然降解时间不断被延长,这些都对动物的生存环境有着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动物的寿命长短、多少和衍生,甚至造成部分动物的灭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地球的转动生物的更替,有些动物已经灭亡,灭亡的原因是自然的必然,也是人类的偶然。下面是我选取的三个已经灭绝的,并且灭亡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人类的动物。</b></p> 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夏威夷吸蜜鸟 •</b></p> <p class="ql-block"> 夏威夷吸蜜鸟它只生活在夏威夷群岛的森林中,它们羽毛为黑色,在腋下和臀部有一些黄色的毛。此地的原住民以黄色的羽毛作为王室的象征,欧洲人将黄色的羽毛放在帽子等配饰上,这些原因都导致吸蜜鸟被大量猎杀捕抓,大约在 1915 年灭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创作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吸蜜鸟》 作者:彭显欣 尺寸:80*80cm</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吸蜜鸟》这幅作品作者选取了夏威夷吸蜜鸟生活的森林为场景,画面中间放置一只大鸟作为主体,四周分布一些小体积的鸟,以防鸟的放置让画面分散,将夏威夷吸蜜鸟集中放置在了画面中间部分,利用树干将画面分为了三部分,夏威夷吸蜜鸟大部分在中间部分。画面上下右的黑边,主要是想打破原有的方形构图,最右边的吸蜜鸟的尾巴又突破了黑边,使那个黑边没有那么的死板沉闷。整体是黑色的色调,树干采用简单的白色线条,作者利用树叶增加画面白色,用白色点的集合增加画面活力。</p> 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渡渡鸟 •</b></p> <p class="ql-block"> 渡渡鸟是生活在毛里求斯岛的森林里的一种鸟类,它形似天鹅,翅膀很小,无法飞行,腿短而粗。渡渡鸟是西方进入工业社会后有史记载中第一种灭绝的动物。16世纪葡萄牙水手发现了毛里求斯岛,在这之后人类发现了渡渡鸟并且大量猎杀渡渡鸟,人类带来的猫狗家畜等也影响了渡渡鸟的鸟蛋和幼鸟的生长。渡渡鸟在遇到人类短短的 120年左右,渡渡鸟灭绝,因此人类的登陆确实是渡渡鸟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创作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渡渡鸟》 作者:彭显欣 尺寸:80*80cm</b></p> <p class="ql-block"> 《渡渡鸟》这幅作品作者采用的是上下构图,上下黑白的大面积对比,增加画面强度,上边部分放置了多只渡渡鸟将它们上下前后叠压,使它们紧凑团聚,下边部分放置了人骨废墟堆,主要是有一种暗讽人类灭杀渡渡鸟可能也是自掘坟墓的意味在。而上下两部分都进行了捆绑,在中间部分连接起来暗喻渡渡鸟代表的动物与人类是紧密联系的关系。画面的黑白灰方面也是精心考虑,上半部背景白将渡渡鸟堆的灰、重灰村出凸显,渡渡鸟堆的灰、重灰又可以将渡渡鸟堆上的捆绑绳子上的黑衬出,下半部分也是黑灰白这样的节奏,让它整体颜色和谐又有节奏。</p> 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大海雀 •</b></p> <p class="ql-block"> 大海雀外形酷似企鹅,不会飞是陆地鸟,但是水性极好,到了16世纪航海家们跨域海洋来到了大海雀生存的岛屿,发现了它的肉质鲜美,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在 1543年的日记里曾写下这样的话:“这些大海雀太肥了,简直是妙极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们捕到的这种鸟就装满了两艘小船,它们几乎像石头一样一动不动了。除了直接吃它们的鲜肉,我们每艘船上还用盐腌了五六桶这种鸟。”大海雀的羽毛又轻又暖适合做床垫,甚至是时髦的女帽,于是大海雀被大量的捕杀。1844年最后一对大海雀被人类杀害,大海雀灭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创作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大海雀》 作者:彭显欣 尺寸:80*80cm</b></p> <p class="ql-block"> 在《大海雀》作品的构图上,作者利用盘子将画面分为了九块,并且沿边的盘子不是一整个而是部分,这样主要是为了不让画面死板,突破开画面,让它有一种延伸感,也想让画面有些趣味。作者将大海雀的身体分成不同的部分放在沿边的8个盘子里,而中间的盘子笔者没有放大海雀的身体,放了一把刀和一把叉子,是利用了特异的平面构成方法,而放刀叉的原因是大海雀灭绝的其中一个因素是人类的大量食用,盘子和刀叉的组合又有一种暗示的意义在。画面的黑白灰方面,将盘子刻成白亮面来衬出大海雀身体,在刻的过程中,也多次调整了盘子的白亮。盘子和盘子中间部分是大黑面,以增加画面的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 25, 25);"> </b><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生物慢慢消失这虽说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其中人类有多少的推动作用。对于这些生物的灭绝人类应该有一些思考和改变。去了解动物灭绝背后的原因,了解现在动物的生存环境,绿色生活,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让动物可以更好的生存,人与动物可以和谐共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 25, 25);">—</b><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END</span><b style="color:rgb(25, 25, 25);">—</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