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柏树》—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特展

刘海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今年是画家梵高诞辰170周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梵高的柏树”(Van Gogh’s Cypresses) 特展,是全球第一个以梵高作品中的柏树为主题的展览。大都会的这次展览,为“柏树”为主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展现了这位荷兰艺术家强烈的原始表达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梵高曾在法国南部生活过两年的时间。1888年2月,他来到阿尔勒小镇,对当地高耸黝黑的树木产生深刻印象。1889年5月,他住进阿尔勒郊外圣雷米的精神病院,着手将所见的景物绘制于画布之上。梵高在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共画了9幅柏树油画。如火焰一般燃烧的树木,不仅点燃艺术家的想象力,也成为梵高艺术表现力的代名词。梵高曾这样写道:“我的脑海里始终浮现着柏树,我很想把它画成像向日葵那样的作品。但是很奇怪,没有人画得如我所看到那般。柏树的线条与比例非常美丽,宛如埃及的宫女。” 展览围绕梵高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和圣雷米画下的树木展开,从1888年至1890年在瓦兹河畔奥威尔去世,这是梵高最后生活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展览一共有大约 40 件作品,有画作、手稿、信件等,全都围绕“柏树”,讲述了柏树带给梵高的慰藉。展现了梵高对于南法地区独特的火焰状常青树的迷恋程度。展览汇集来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荷兰库勒-穆勒博物馆等多家知名收藏机构的藏品,许多作品都是非常罕见、从不出借的真迹,都是梵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珍贵画作。《星夜》与《麦田里的柏树》自1901年以来的首次同台展出。这次展览能把这些作品都集合,可以说是太难得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策展人Susan Alyson Stein强调了这些针叶树对梵高作品的重要性,但却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梵高对树木的痴迷被策展人所理解。展览中,柏树几乎是真正的明星,盖过了扭曲的麦田、花坛和下面的人。而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画作与珍贵的素描和插图信件并列展出——其中许多几乎从未一起出借或展出过——这个构思严密的主题展览为重新欣赏梵高一些最著名的作品提供了一个非凡的机会,在这个背景下,首次揭示了这些作品的背景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森特·梵高 (1853-1890) 具有追根究底的不可思议的本领。这位荷兰艺术家将他对柏树的最初想法写进了 1888 年 4 月从法国南部寄来的一封信中,评估了他预见到的潜力——在星光灿烂的夜空下、或金色麦田之上描绘该地区特有的常青树。然而,直到一年多之后,在他离开普罗旺斯小镇阿尔勒前往附近的圣雷米精神病院之后,这种灵感的火花才引发了他标志性的火焰状树木画作。这些史诗般的作品是 1889 年 6 月短暂但意义重大的绘画运动的一部分,通常被称赞为他首次对柏树的“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梵高在普罗旺斯逗留两年期间,随着梵高对高耸的常青树的逐步探索,随着这些植物在他的艺术思想中取得进展,这一主题研究回顾了他长期以来对一个他觉得令人着迷并且具有挑战性的主题的关注。惊讶于“还没有人像我看到的那样完成它们”,他在作品中赋予柏树标志性的形态,从他在阿尔勒 (Arles) 留下的唯一一幅标有日期树木画作,凸显第一次灵感反应,到1890年5月,在他离开精神病院之前为满足自己的野心而进行的“最后一次尝试”所画的一幅工作室作品,梵高的画作因为其独创性和视觉的连续性引人注目。</span></p> 发明的根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发明的根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阿尔勒,1888 年 2 月-1889 年 5 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巴黎生活了两年之后,梵高来到阿尔勒,准备以他所钦佩的“真正的色彩画家”的精神,为艺术注入“来自灿烂的南方丰富的色彩和阳光”,他们“给我们一些充满激情和永恒的东西”。他注定要用这样的方式使这一地区著名的柏树为世界所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普罗旺斯乡村最引人注目、最具传奇色彩的吊桥和树木立即引起了这位荷兰艺术家的共鸣。他很快表达了对柏树的“需求”,并在作品中为它们保留一席之地。健壮、长寿的常青树不仅与死亡、重生、不朽有着古老的联系,而且在这一地区生长了数千年,抵挡着猛烈的北风。很少有主题比柏树更能象征法国南部,或者更强烈地与他欣赏的大自然的永恒产生共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阿尔勒找到立足之地后,梵高希望普罗旺斯能吸引更多其他艺术家,那年秋天高更的到来,唤起了梵高探索将这种“有趣的黑暗音符”融入阳光普照的风景的愿望。他对柏树初步研究表明,观察和反思之间丰富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其实践基础:“要在这里找到事物的真实特征,你必须看着它们,画很长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小径和波拉德柳树风景 (Landscape with Path and Pollard Willows), 1888年3月,Pencil, pen, reed pen, and ink on wove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将这幅画与他在阿尔勒创作的其他一百幅画作区分开来,因为它在上面刻有画作的时间和地点:“阿尔勒,88 年 3 月”。它确立了他最早在法国南部作为绘图员的活动,其主题让人联想到他发明的根源。这幅画将普罗旺斯的柏树和波拉德 (pollard)柳树配对,这是他荷兰作品的主要部分。这幅画唤起的情感在一年多后被梵高表达出来,当时他评论说,在荷兰的故乡,柏树“在这里与柳树具有完全相同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究竟从柏树中看到了什么?这很难说。他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解释了很多事情,但没有说明这些常青树的象征意义。因此,展览主要依靠梵高的生活和作品线索进行可能的解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的柏树”始于他1888年抵达阿尔勒,并指出梵高最初画这些法国树木时想到的是荷兰家乡所见的树木,但仅从展览作品看,这个观点不足以立足。因为展览没有展出他在普罗旺斯之前的作品,不过如这幅画里画的树干斜折在道路上,与梵高荷兰时代的作品中所见的树木相同。两者之间的联系意味着艺术家在流动的世界中寻找固定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致Emile Bernard的带插图的信, 1888年3月18日 (《吊桥与行走的情侣》,Drawbridge with Walking Couple), Pen and ink on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纽约,Thaw Collection, given in honor of Charles E. Pierce, Jr., 2007</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他从阿尔勒写给艺术家朋友Emile Bernard的第一封信中,梵高说明了他对一个吊桥场景的富有进取心的想法,即“水手带着他们的爱人返回城镇……在巨大的黄色太阳下”。这封信里的素描是他未能完成的一幅画的珍贵记录。它开创了柏树伴随着日落或黄昏时分漫步的情侣的先例,这是他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探索的主题,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许可),并带有对北方的怀旧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吊桥,1888 年 5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Wallraf-Richartz-Museum & Fondation Corboud,科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Langlois桥横跨城镇南部的阿尔勒-布克 (Arles-Bouc)河,对这位荷兰艺术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从 3 月中旬(右)到 5 月中旬,当他得出这个诗意的构想时,他以八种变式探讨了这个主题。在这个最后的变式中,梵高表达了他对阿尔勒的看法,认为它在性格上“像荷兰”,但“在清新的气氛和欢快的色彩效果方面像日本一样美丽”,同时增强了伴随着高耸的柏树和漫步的阿尔勒人的普罗斯旺场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Langlois桥,1888 年 7 月,编织纸上石墨上的芦苇笔和木墨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George Gard De Sylva 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将他在吊桥主题的最后一幅画作(上图)中表现出的朴素优雅转化为这种笔墨演绎。 7 月,他将这幅画和其他几幅精选画作选入了他送给朋友Emile Bernard的画作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春天的果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当梵高决心将他对当地树木的研究提高一个档次时,他正沉浸在一场致力于捕捉果园盛开的耀眼效果的春季运动中。他告诉他的兄弟西奥,他不仅“以某种热情”画了桃树,而且:“我还需要一个有柏树的繁星之夜,或者——也许是在一片成熟的麦田之上。”一年多后,梵高兑现了这一声明。与此同时,在 1888 年 4 月,那些作为防风林守卫在精致果树周围的高大阴沉的离群点受到了他的全神贯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首先是苹果树和梨树,然后是桃树,他画了一个“非常大的果园,以柏树为界”的互补视图 (Pendant),这些视图一起给出了“果园如何布置在这里的想法”。它们被认为是他十四部作品系列的最高点,将引入高耸的常青树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奠定了他正在进行的一个主题的调查,这个主题将继续招引、哄骗和困扰他的野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柏树环绕的果园 (Orchard Bordered by Cypresses),1888 年 4 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布面油画,耶鲁大学美术馆,William L. Bernhard 承诺的礼物,1954 年和Catherine G. Cahill</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在 4 月 12 日左右写信给Emile Bernard,热情地描述了这个充满活力的现场研究“普罗旺斯果园的入口,有黄色的芦苇篱笆,有庇护所(抵御西北风),黑柏树,有典型的各种蔬菜、黄色生菜、洋葱、大蒜和翡翠韭菜。”梵高对“柏树环绕的果园”的主题很感兴趣,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他超越了他的惯常做法:他将这项研究作为一个更大、更完整的画作的模式,并以一种完全不同的点画风格作画并构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柏树环绕的果园 (Orchard Bordered by Cypresses),1888 年 4 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布面油画,Kröller-Müller 博物馆,Otterlo,荷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重新审视他最初对这幅两倍大的画作的户外研究时,梵高缓和了他的方法的活力,并对构图进行了一些改变。他简化了前景并在草地上添加了一个梯子,似乎是为了强调他以印象派的天赋赋予盛开的梨树和苹果树以及右边柏树蓬松的轮廓更多的自然主义敏感性,尽管没有让步蒙上阴影。梵高感叹他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幅画或它左边的构图让他满意。他认为这种努力“太苛刻”,而另一种则“太微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有桃树和柏树的果园 (Orchard with Peach Trees and Cypresses),1888 年 4 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布面油画,私人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利用乔治·修拉 (Georges Seurat) 微调的“点画” 技术来编排这幅闪烁的构图,该构图围绕柏树和保留的桃树树干进行规划。他用两种绿色和两种蓝色来定义柏树,运用迅速、自信的对角线笔触,与用来塑造桃树的花朵和叶子的精致而深思熟虑的柔和色彩形成鲜明对比。梵高回到柏树,添加了额外的深蓝色调,以重申它们在场景中的存在。被推到修拉式背景后的柏树,也因生命而颤抖,分散了观者对画面中绚丽的杏色和淡蓝色的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麦田(Wheat Field),1888 年 7 月,Reed pen and logwood ink over graphite on wove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ax J. H. Rossbach 夫人的礼物,1964 年 (64.125.3)</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从近处研究柏树,但更多时候是从远处研究。虽然独特的常青树曾出现在他来自阿尔勒的户外景观中,但它们的数量很少超过右边描绘的树丛,或像在六月《麦田》(1888年6月,梵高博物馆,阿姆斯特丹) 后的这幅画中那样从远处看到针状尖顶。次年 6 月,在圣雷米,柏树最终从边缘出现,正如梵高所设想的那样,"在一片成熟的麦田之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麦田》(Wheatfield),1888年6月,梵高博物馆,阿姆斯特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通往塔拉斯孔之路 (The Road to Tarascon),1888 年 7 月至 8 月,Reed pen and ink over graphite on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所罗门 R. 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Thannhauser 收藏,礼物,Justin K. Thannhauser,1978 年 (78.2514.2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幅引人注目的画作中,梵高重新审视了他最近的一幅作品,他在其中描绘了自己“在阳光明媚的塔拉斯孔路上背负着箱子、棍子和画布”,并将其变成了一幅令人回味的风景画。他去掉了人物,添加了一个突出的太阳,并用一排真正无与伦比的柏树改造了右边的背景。多节的柱状树木构成了远景的框架——似乎是从荷兰教区牧师的花园移植到普罗旺斯的风景中——回顾他三月份的第一幅画,以及他在一些最具创意的柏树画作中将南北意象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尔勒花园 (Garden at Arles),1888 年 7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海牙艺术博物馆 (Kunstmuseum Den Haag) - 长期贷款,荷兰文化遗产局 (Cultural Heritage Agency of the Netherlands)</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盛夏时节,梵高为鲜花盛开的农舍花园增添了五彩缤纷的光彩。他注意到“黑柏树”所提供的局部色彩,它们通常在防风林、纵横交错的田野、粉刷成白色的小屋前和华丽土地边缘中出现。他从本质上是从春天果园留下的地方重新开始,重新审视了将这个“阳光普照的景观中的黑暗斑块”融入其中的挑战,他后来将其评价为“最有趣的深色音符之一,也是我能想象到的最难发出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有花的花园 (Garden with Flowers),1888 年 7 月至 8 月,Reed pen and ink over graphite on wove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私人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持芦苇笔 (Reed pen),梵高用各种笔触重新诠释了他七月中旬的“开满鲜花的花园”(上图)——短的、长的、帐篷的、弯曲的、笔直的和波浪形的——与这幅画充满活力的笔触相得益彰。两者都呼应了他对红色罂粟花和天竺葵、风铃草、黄色和橙色金盏花、紫罗兰花和其他夏季花卉的丰富书面描述,在“尽头 [由] 黑色柏树衬托着带有橙色的矮小白色房屋的景色中点缀着其他夏季花卉屋顶——还有精致的蓝绿色天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公共公园到诗人花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梵高在阿尔勒的黄房子街对面的公园在他家门口种了柏树。夏去秋来,它变成了肥沃的(和试验的)土壤,可以在作品中“梳理出构成该地区不变特征的本质”,这些作品在为他居住的卧室制作的“诗人花园”装饰中占有一席之地,准备接待艺术家同行保罗·高更。 “这个不起眼的公共花园,”他写给高更的信中说,“里面的植物和灌木让人梦想成一幅风景,人们很容易在其中想象出波提切利、乔托、彼特拉克、但丁和薄伽丘……我希望以这样一种方式描绘这个花园,让人会想到这个地方(或者更确切地说,Avignon)的老诗人彼特拉克,以及它的新诗人保罗·高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下面展示的画作将我们从梵高在 7 月初的户外研究中萌芽的灵感概念的“第一个想法”,带到他在 10 月下旬高更到来之前创作的最后一幅画作。他们将一个例子放在一起,旨在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梵高为发挥柏树令人回味的潜力所做的努力:梵高被促使以某种方式引导高更“在自然面前做梦”的实践,九周后,他建立南方工作室的梦想噩梦般地结束。而梦想破灭很久以后,这在他梵高将他的愿景应用于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常青树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新修剪的草坪与哭泣的树 (Newly Mowed Lawn with Weeping Tree),1888 年 7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私人收藏,Courtesy Hauser & Wirth Collection Services</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仿佛要为新发明铺平道路——或为新发明扫清道路,黎明时分,梵高在他家附近的公共花园里将目光停留在新修剪的草坪上。哭泣的白蜡树在右边鞠躬。在前景周围的灌木丛中,例如夹竹桃和“淡黄色的球形”雪松灌木丛,他只给出了“高耸的蓝绿色柏树”的最简单迹象。然而,这证明了他脑海中幻象的一瞥。柏树慢慢地但肯定地出现在诗人花园的装饰中,在两幅现已失传的画作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下面所展示的信件里的素描和版画所示,这激发了梵高和高更之间的进一步对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公共花园(“诗人的花园”),(The Public Garden "The Poet's Garden"),1888年9月26日 纸本笔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A. Aitzhanova 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 月下旬回到同一个花园地点,梵高试图为它注入传统“爱的花园”的永恒魅力,添加一对散步的情侣和阿尔勒人,同时强调大​​自然的经久不衰。除了他对特大灌木的偏爱之外,他还在给提奥的信和随附的素描中强调了“葬礼上的柏树,完全是黑色的”。强调的墨色线条定义了阴沉、参天的树,它盘旋在“疯狂的夹竹桃”之上——令人愉悦的、肯定生命的灌木丛“长出强壮的新芽,显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花园承载着本土(当地来源)的隐喻,代表死亡让位于永生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888 年 10 月 21 日给提奥梵高的带插图的信(一排柏树与一对夫妇漫步 [“诗人的花园”])纸本笔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高更到来的前两天,梵高用“第四幅画”完成了诗人花园的装饰,他用这张“粗​​略”的草图对其进行了说明,并简要描述道:“一排绿色的柏树衬托着粉红色的天空和淡柠檬色的新月月亮。前景是一片荒地,还有一些沙子和几株蓟。两个爱人,浅蓝色的男人戴着黄色的帽子,女人穿着粉红色的紧身胸衣和黑色的裙子。梵高”已经提到了他目前“对永恒和永生的关注”,他没有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个系列的这个响亮的尾注,其中的创意和微风的激动人心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保罗·高更,法国人,1848-1903 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沃尔皮尼组曲中的阿尔勒老妇人 (Old Women of Arles From the Volpini Suite):石版画设计,1889年, Zincograph on chrome yellow wove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罗杰斯基金会,1922 年 (22.82.2[10])</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年 11 月,高更画了一幅竞争对手的画作,Arlésiennes (Mistral)(芝加哥艺术学院),他将其改编为这幅版画,是反向构图的简化版本。在这里,高更重新排列了柏树般的锥体,并遗漏了最挑衅的细节:在这幅画中,他用一张隐藏的脸(通常被认为是自画像)拟人化了球根状的灌木丛,潜伏在披着斗篷的Arlésiennes下面,他们的脸在风中或悲痛中被遮住了——这是对梵高努力的毫不掩饰的批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Arlésiennes (Mistral),1888,Paul Gauguin,French, 1848-190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公共花园 (The Public Garden),1888 年 10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私人收藏,巴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刚刚将他灵感迸发的幻象投射在诗人花园装饰中的柏树上——不顾一切地向高更展示“新事物”并展示“毫无疑问我的独创性”——当他拿起这幅画时,显然渴望将他所取得的成果付诸实践。尽管他“发誓不工作”,但发现这个主题太“美丽”而无法放弃,他在公园的另一个更步行的地方支起画架,那里两旁是长椅和碎石路。他着手绘制这个由“两棵深绿色和瓶状柏树”支撑的“秋季花园”,这是他第一次使用他后来为这些树保留的颜色术语——一个恰如其分地从高更到达第二天起借用的描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更在阿尔勒的逗留 (1888年10月23日至 12月23日) 突然结束了,而且声名狼藉,此后梵高在当地医院寻求治疗,因为他的耳朵和他摇摇欲坠的精神健康,然后前往附近的圣雷米疗养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戴着蓝色手套的橙子和柠檬静物画,1889 年 1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保罗·梅隆夫妇收藏 (2014.18.13)</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89年1月,梵高的耳朵缠着绷带,但他的艺术完整性完好无损,他创作了这幅“新画,看起来几近别致”。这部作品的特点是在处理精神崩溃的过程中,他决心与过去和解,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在高更匆忙离开阿尔勒之后,他为失去的东西哀悼并渴望未来,他画了一种对他们普罗旺斯插曲的敬意。它以水果篮为特色,这是梵高为朋友保留的静物图案,现在装饰着一根看似从诗人花园系列中剪下的柏树树枝,以及一副从他在高更的陪伴下作画的Arlésienne(巴黎奥赛博物馆)取出的手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Arlésienne, 1888 (Musée d'Orsay, Paris)</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涌动天空下的风景 (Landscape under Turbulent Skies),1889年4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私人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梵高在离开阿尔勒前往圣雷米的精神病院避难之前画的最后几幅风景画之一,描绘了暴风雨天空下一片翠绿的草地,周围环绕着一丛深绿色的柏树。一男一女采春花,几乎被杂草遮住了。汹涌的云层预示着地平线上的搅动强度,距离只有两个月和大约 16 英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距离《小径和波拉德柳树的风景》(Landscape with Path and Pollard Willows ,1888年3月)一年之内,梵高的作品发生了重大变化。他的天空和田野,曾经整齐的平衡被颠覆,就像这幅画一样,黑云压过树木和田野,骤雨降至,但画面右边柏树的尖端似乎在抵挡阴云,如同利器指向潜在的袭击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89年4月,梵高画了这幅画。接下来的一个月,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出现了幻觉,于是住进了圣雷米一家精神病院。至此,他的调色板变暗,在随后的作品中,柏树浓墨重彩的深绿色几乎成了黑色。</p> 标志性图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标志性图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圣雷米 1889年5月- 9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889年5月,梵高来到圣雷米精神病院。这座坐落在阿尔皮勒 (Alpilles) 山麓的前修道院,处于一个戏剧性的环境中,相比阿尔勒的平坦、农耕景观,这里质朴而崎岖。医生悉心照料(医生诊断他患有癫痫病),并给他分配了一间空房作为临时画室,自此,梵高以惊人的速度提升着自己的艺术,虽然医院条件的限制和不时发作的疾病,让他的努力时常停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6月,梵高获准探索精神病院围墙外连绵起伏的乡村。此后,他发起了一场“绘画运动”,这也是他探索柏树主题的作品所付出的最艰巨的努力。在迅速而自信的连续创作中,他越来越密集地瞄准了六处风景中庄严雄伟的树木。梵高在自然观察和画室研究中汲取灵感,扭转了自己早期的关注点,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表达风格,将令人回味的色彩与反自然主义的线条结合在具有感染力的作品中。作为该地区的路标和灯塔,代表希望、毅力、韧性的柏树引发了梵高特别的共鸣,他将自然的宏伟与自己的创作追求融为一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精神病院花园的楼梯 (Stairs in the Garden of the Asylum),1889年5月至6月,Chalk, brush, oil paint, and ink on cardboard</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精神病院的第一个月里,梵高的活动被限制在精神病院公园般的场地内。他在这幅画中描绘的参天柏树矗立在层叠花园的石阶旁,靠近大楼的入口,距离男病房的备用房间仅几步之遥,该房间被用作他的临时工作室。利用手边的纸、墨水、稀释的油画颜料和过时的毛边刷子等有限的资源,这位艺术家用新的发明克服了阻碍他前进的障碍。那年10月,他回到同一棵柏树,重新思考风格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圣雷米的风景,1889 年 6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Ny Carlsberg Glyptotek, Copenhagen (SMK 1840))</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拥有“我从卧室的窗户瞥见的乡村”的壮丽景色,梵高在他 6 月的绘画活动中重点探索这一系列主题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他在比聚集在中间地带更远的地方处理了柏树和橄榄树,同时利用这片山景作为《星夜》的背景和《有柏树的麦田》戏剧性云层形成的可能性(见下图)。“麦田,在暴风雨后被蹂躏并倒塌”——它参差不齐的麦墙提醒人们疗养生活的“半自由”——在疗养院的一年里,他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两打以上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罂粟花田,1889 年 6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不来梅艺术馆-不来梅艺术协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Kunsthalle Bremen-Der Kunstverein in Bremen)</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热衷于捕捉“短暂”的鲜花季节和“色彩效果”,他在 6 月初首次获准外出时为这张画确定了主题。他回到现场,在户外作画,并在他的工作室分几个阶段完成,最后在已经干了的油画上添加了三棵柏树。它们紧挨着罂粟田的一角,与前景中的深绿色灌木丛形成对比,吸引眼球浏览整体的统一特征,例如对角线。梵高采用各种策略来增强整体装饰效果,并将这幅作品与《星夜》归类为“从布局的角度来看是夸张”,依赖于“扭曲的线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星夜 (The Starry Night),1889 年 6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41 年通过 Lillie P. Bliss 遗赠(交换)获得Bank of America Art Conservation Project使保护成为可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月中旬,梵高回到他的临时工作室,梵高在这幅构想已久的构图的前景中,用深色、柔和的色彩强调笔触,以强调柏树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存在。从那一刻起,他就大胆地伸手去摘星星。为了坚定地接受高更的绘画策略,梵高集合了他的想象力和程式来实现“更令人振奋和安慰的自然”。这部志同道合​​的综合作品围绕着死亡让位于永生与重生的轮回,就像日夜交替一样,表现在一个沉睡的荷兰村庄里享受家的舒适。它迎来了对火焰般的树木更深层次的涉猎,重新点燃了其早期的关注,并激发了他接下来对户外景观的关注和表现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梵高最出名的作品《星月夜》是梵高 第二次精神崩溃、住进法国圣雷米精神病院时的作品。在此阶段,梵高的画风开始趋向于表现主义,作品充满忧郁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星月夜》正是代表作之一。色调上采用大面积的冷蓝色表达阴沉感,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的视觉对比,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麦田里的柏树 (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1889 年 6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购买,Annenberg基金会捐赠,1993 年 (1993.13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描绘出迷人的夜景之后,梵高怀着效仿高更方法的雄心壮志,用令人惊叹的反驳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日间、户外,按照他的条件,在他自己的地盘上。他从一开始就为柏树保留了一个决定性的角色,在他构建树木蜿蜒的形状并增强它们的色调对比时,增强了这片“阳光普照的景观中的暗斑”的存在。在这幅精心编排的作品中,在普罗旺斯阳光普照的照耀下,生动地展现了最让人联想到的主题,他的愿景具体化了。自然界的所有元素都随着风吹过的节奏弯曲和摇摆,完美和谐地入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大都会博物馆藏品中的瑰宝,画中树木向上生长,缕缕烟云,如波浪在天空中翻滚。梵高将树的颜料涂得如此之厚,以至于叶子呈现出雕塑般的质感。</p><p class="ql-block">这幅《麦田里的丝柏树》(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是梵高在普罗旺斯的圣雷米时期创作的,同这时期的许多风景画一样,这幅画完全没有直线的笔触,所有的物体都卷曲着,泉涌着,喷吐着。那随风摇晃的柏树犹如擅动的灵魂,在大地和天空之间飞舞,那是灵魂深处的呼喊,那是对生活的渴望,那是对现实的无奈和悲痛欲绝。画家梵高一直想要表达的主题,就是生命与力量。梵高曾这样写道:“脑子里始终浮现着柏树,很想把它画成像向日葵那样的作品。但是很奇怪,何以没有人画得像我所看到的一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麦田和柏树 (Wheatfield and Cypresses),1889年6月至7月,纸本铅笔、芦苇笔、钢笔和墨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依靠铅笔底图,梵高将他的《六月麦田和柏树》的各种笔触转化为丰富的图形词汇:粗壮而优美的线条勾勒出树木;细长的笔触和动态云的点缀;背景中的山脉靠在一起的细线。尽管某些段落已经褪色,但由于他使用了光敏墨水(这影响了所有的图画),这个芦苇笔演绎反映了他忠实于他最初构想的程度,细致到左下角绿色的油画笔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麦田,圣雷米普罗旺斯,1889年6月至7月,Steel and reed pens and ink on wove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纽约,Gerard B. Lambert 夫人的礼物,以纪念 Gerard B. Lambert</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毫不费力地轻松完成,是根据一幅画(Národní Galerie,布拉格)绘制的,该画作的年代可追溯到 6 月中旬,画的是“一片泛黄的麦田,周围环绕着荆棘和绿色的灌木……有一棵高大而深色的柏树在远处紫色和蓝色的山丘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户外研究被誉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中《麦田与柏树》的先驱,它在推进另外两幅画作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梵高用这棵“又高又黑”的树作为《罂粟田野》中三棵柏树和《星夜》中翱翔哨兵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有柏树的麦田 (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1889 年 9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伦敦国家美术馆,Bought,Courtauld Fund,1923 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单在他对自然的丰富研究中,特别在这个“确定的画面”或最终版本中给予更多考虑。该版本于 9 月在他安静的工作室中制作,当时他正在从疾病发作中恢复过来,没有冒险出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两幅作品自 1901 年以来首次同时展出。对比凸显了梵高将他的现场印象提炼成更生动、风格化和装饰性的概念的努力。油画色彩涂得更薄更均匀,颜色更鲜艳:现在更绿的柏树在一片更黄、完全成熟的麦田上方耸立。相比大都会博物馆的那幅《麦田里的柏树》,来自英国国家美术馆同样创作于1889年的柏树就显得乏味了,它因笔触平坦的渲染而变得相对迟钝。这两幅画相同构图的作品,也在相隔一个多世纪后重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柏树 (Cypresses),1889年6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Rogers基金会,1949 年 (49.30)</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在阿尔皮勒斯 (Alpilles) 的映衬下,梵高凸显了柏树的魁梧威严和强健的生命力。他快速而热情地工作,与他们正面对峙,专注于在厚重、宽阔的厚涂色笔触中梳理出具有广泛色调的“深浅不一的深绿色”。他将普罗旺斯艺术家Adolphe Monticelli 的“给我们一些热情和永恒的东西”的精神融入到他对树木的塑造中,同时将新月的形状至少调整三遍,直到它入位。毫无疑问,这幅作品展示了他对户外主题的深入研究:从嵌入油画表面的大量鹅卵石和植物物质,到后来添加的五颜六色的颜料点,代表点缀在柏树上的小球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写给西奥梵高的带插图的信(柏树),1889年6月25日,纸本笔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写给弟弟西奥的这封信时,梵高对柏树的热情达到了顶峰。他吐露了他处理“我所看到的”树木的决心,与他的标志性向日葵相提并论,并宣布“对柏树的两项研究”。用缩略图说明他认为“最好”的那个,并承诺送去这两幅图画(见下图),在一周后,梵高跟进了其他演绎,例如后面展示的两幅麦田。他们似乎是“在愤怒中完成的,而且……有点[太]远离自然”,让西奥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柏树,1889年6月,Ink and graphite on wove Latune et Cie. Balcons paper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布鲁克林博物馆、Frank L. Babbott 基金和 A. Augustus,Healy基金 (38.123)</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他以直立形式绘制的独立柏树的威严图画中,梵高发现了一种图形等价物来表示树木的“线条和比例”,他发现这些树木的形态与“埃及方尖碑”一样美丽。这些画稿都有自己的活力。梵高将他的芦苇笔发挥到极致,并使用他的铅笔和羽毛笔作为备用,从这幅画转向下一幅作品,分别呼应了他为“高大而粗犷”的人物描绘细微的绿色和蓬松的姿态所做的努力。梵高在这两幅图里,梵高用盘绕和逗号状的笔触向上和向四周倾斜,探索受西北风影响的柏树,就像被它们自己的动力扫过一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柏树,1889年6月,Pen and reed pen and inks with graphite on wove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芝加哥艺术学院,Robert Allerton的礼物 (1927.543)</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的树看起来无限灵动,甚至感觉是活的。这幅华丽草图,以芦苇笔描绘了柏树的叶子,如同舔舐火焰般向上升腾。这幅画提供了梵高在6月25日给他弟弟的信中宣布的两幅油画“柏树研究”(克勒勒-穆勒博物馆,Otterlo)中第二幅的原始状态的宝贵记录。他在9月下旬寄给西奥的那批画中留了下来。 1890年1月,它仍在他的手中,当时评论家Albert Aurier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称赞这位艺术家“柏树射出黑色火焰的噩梦般轮廓”背后的天赋。接下来的一个月,梵高完成了这幅让他满意的画作——用两个散步的普罗旺斯女人来增强它——作为送给 Aurier 的礼物,并制作了一幅小型油画(见下图)作为自己的纪念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在画这些作品时,精神状况并不稳定。他曾经说过,他描绘的树木是“我所看到的样子”。这很能说明问题:他把它们画得高大而结实,周遭的风景以强烈的、卷曲的笔触翻滚而出,仿佛树木是超出他掌控的世界中,唯一能保持基本不变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Cipressen met twee figuren, 1889年6月 - 1890年2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kröller-müller museum,荷兰Otterlo</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柏树和两个女人,1890年2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在 1890 年 2 月花时间制作了这幅较小的油,然后他放弃了这幅画的全尺寸版本(Kröller-Müller 博物馆,Otterlo)。他为“麦田一角的[柏树]群......当微风吹来的时候”赋予了紧凑而有力的形式。充满活力、有节奏的笔触捕捉了典型的普罗旺斯风景,在狂风中充满活力,并赋予场景整体和谐感。这幅画作的价值在于,它不是盲目复制,而是对构图的升华和重新思考。它突出了评论家(Albert Aurier所说的梵高“不断寻找每一件事物的本质标志……他对自然和真理的热爱——对他的真理,对他而言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后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 7 月 2 日热情洋溢地将柏树画送给西奥之后,梵高并没有长时间享受这种成就感。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或者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都没有提到柏树的话题。 7 月中旬,这位艺术家患了一场使人虚弱的疾病,直到 9 月初才能恢复工作,直到那个月底才犹豫是否要出门。从那个夏天开始,他再也没有找回藏在大画稿上的勇敢自信,他把对柏树的关注留给了自己。然而,在重新审视有《有柏树的麦田》(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 以获得最终版本的过程中,以及在审查他9月28日寄给西奥的夏季画作的过程中,他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密切而充分的考虑(例如,决定去掉柏树的第二个特写)。现在是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问题。</span></p> 拓展风格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拓展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圣雷米,1889年10月—1890年5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889年7月中旬,梵高在画室里平静地度过了一次精神崩溃后,在秋日带着新的动力和决心回到了户外绘画。他设想自己的作品将形成以象征性的主题为基础的“一种合奏,一种‘普罗旺斯印象’”。他重新关注柏树、橄榄树和山脉,着眼于提取它们的真实特征,赋予它们更大的气魄,并发誓要在病院坚持下去:“在没有东西可以证明自己对它的感受和热爱之前,很难离开这块土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当谈到柏树时,梵高承诺“跟着感觉走”,但事实证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尽管他对那年10月的作品倾注了心血,并在后来的一连串信件中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但他重新处理柏树主题的“巨大愿望”却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分散和偏离。而且,自己也承认,被“面对自然时,强烈情绪控制着我”所吓倒。柏树继续占据着他的思想、萦绕在他的脑海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展览最后一章极具煽动性,强调了梵高艺术的本质,即以他的决心和智慧推动了自己艺术的发展。1890年5月,他通过探索新的风格领域来解决绘画用品的短缺问题,并最终来到想象中的“迷人之地”——迎接挑战,利用他所掌握的技法,在柏树主题上开创出独特的形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画室之窗 (Window in the Studio),1889 年 10 月,Chalk, brush, oil paint, and watercolor on pap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比梵高工作室内部的这幅图更能证明梵高在夏去秋来时对柏树的持久关注(如果没有说出口)。该主题的两幅画在他俯瞰医院场地的拱形窗户右侧的墙上占有重要位置。上一幅是《精神病院花园里的树木》(Trees in the Garden of the Asylum)(见下图),标志着他胜利回归户外绘制柏树。这将仍然是他对户外树木最有进取心的研究,尽管下面的大图承载了他的雄心,其中一棵充满活力、火焰般的柏树占据了与《星夜》中相同的构图角落,并在华丽的树丛中找到了对应物,也就是他在同一周提出的白杨树(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精神病院花园里的树木 (Trees in the Garden of the Asylum),1889 年 10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私人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通常不在公众视野中的作品之一,却可能是最色彩斑斓的梵高画作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梵高曾住过的圣雷米精神病院窗外的景色,与展览中另一幅表达室内的窗玻璃不同,我们看到的是长满草的花园上方的一棵柏树,但近景两棵缠绕在一起的树,挡住了望向自然的视野。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构图,暗示着大自然的不屈——我们可以凝视它,寻找意义,就像梵高所做的那样,但自然按自己的规则存在,梵高接受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精神病院花园中的松树和柏树 (A Pine Tree and Cypresses in the Garden of the Asylum),1889年10月,编织纸上的铅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私人收藏,由 Laurie Rubin Fine Art 友情提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他自己的说法,梵高一次又一次地来到精神病院的花园,“以观察这里纯净空气中松树、柏树等的特征,那些不会改变的线条,每一步都会再次出现。”然而,尽管 1889 年秋天的大约 20 幅铅笔画记录了他为梳理“松树骄傲、不变的本性”所做的努力,但这是唯一一幅以柏树为特色的画作。颜色注释也很独特,表明他曾考虑过将主题改编为秋季色调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圣雷米附近 Alpilles 的两棵杨树 (Two Poplars in the Alpilles near Saint-Rémy),1889年10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Leonard C. Hanna, Jr. 遗赠(1958.3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 10 月初,梵高试图用更引人注目的秋季效果来扩展他的作品,捕捉大自然“不断变化的美丽”的魅力让落叶乔木比标志性的常青树更具优势。他似乎将自己对柏树的关注融入到“对群山背景下两棵黄杨树的研究”中,将高大、细长的树木,在秋天的火热色彩中闪耀,铸入他的火焰般的柏树形态中,并使得它们成为一个“小抽象”。前景中凿成和锯切的石头表明该地点是阿尔皮勒(Alpilles)山脚下精神病院附近的各种采石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小溪 (The Little Stream),1889 年 10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Starr保险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用有力的笔触,大胆的线性笔触,探索了被风吹过的树木的效果。各种类似柏树的树种——从右边茂密、深色的逐渐变细的树丛到后面的三棵树,橙色的像鞭子一样的笔触穿过绿色的树丛——在夏季的柏树和他最近的秋季杨树之间形成了平衡。这位艺术家似乎是从精神病院沿着阿尔卑斯运河的一条支流向西徒步一小段路途中发现了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山坡上的橄榄树 (Olive Trees on a Hillside),1889 年 10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约在 10 月 8 日至 21 日之间“完全没有画布”,梵高使用了用他手头的残余物制成的小型支撑物。然而,当他走上山丘寻找山区题材,并进一步努力“寻求风格”,并涉及到左侧运河景观的表现力或在这幅作品中发挥的创造性时,他毫不吝啬。 “他在山坡上的橄榄树林中寻找柔和的色彩和更具风格的装饰方法的优点,他对他为“普罗旺斯印象”设定的主题赋予了一种新颖的倾向——甚至包括半心半意的尝试只是作为左边侧边栏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橄榄树间的农舍 (Farmhouse among Olive Trees),1889 年 12 月 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私人收藏,Larry Ellison</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代表了梵高最后一次将他认为最能让人联想到的普罗旺斯的三个主题框在一个单一的户外视图中。柏树迷人地嵌在橄榄树林中的农舍后面,背景是高斯山 (Mont Gaussier) 独特的凸起。在令人印象深刻的秋季系列中,倾斜的场地令人心酸地提醒人们“为山脉和柏树做 [他] 刚刚为橄榄树做的事情”的艰苦战斗。这幅画与他在南方的时光有两个个人联系:它描绘了精神病院首席勤务兵的住所,并作为礼物送给了他坚定的朋友约瑟夫鲁林 (Joseph Roulin),即所谓的阿尔勒“邮递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Brabant 的回忆 (Reminiscence of Brabant),1890 年 3 月至 4 月,布面油画 面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在 1890 年 2 月下旬经历了一场长期的疾病发作,这正是梵高的声誉和对他的柏树的评价正在上升的时候,随着这个标志性图案在巴黎独立沙龙的首次亮相,梵高的声誉飙升到新的高度。在 3 月 20 日开幕前后的短暂休息期间,他的艺术冲动开始发挥作用。他毫无防备地使用了他早期荷兰作品中的图像,这些图像出现在一组逐渐进入普罗旺斯领土的风景画中——就像这幅画一样,柏树在左侧盘旋向上。梵高后来向他的母亲和妹妹描述它时写道:“虽然我的病最严重,但我仍然画了一些关于Brabant的回忆,在一个暴风雨的秋天傍晚,屋顶长满苔藓的小屋和山毛榉树篱,夕阳在红云中落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柏树与在田间工作的四个人 (Cypresses with Four People Working in the Field),1890年3月至4 月,纸上粉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Folkwang 博物馆,埃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柏树在这张草图和下面的双面作品中彰显了它们的存在。这两幅画都属于从记忆中唤起的大量绘画(以及少数几幅画,例如这幅墙上的那幅画),当他在1890年4月末感觉足够好可以再次写作时,梵高将其描述为“北方的回忆”。柏树排成防风阵,守卫着耕种田地的工人,用黑色粉笔画出丝绒般的线条。它们在跨越过去和现在并自由结合的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来自他的荷兰的劳工占据了普罗旺斯丘陵景观的前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冬季风景与劳作的人 (Winter Landscape with Working Figures),1890年3月至4月,纸上粉笔,双面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流动的时间旅行者一样,萦绕在梵高想象深处的柏树在白雪皑皑的冬日环境中生根发芽,这让人想起六年前他在纽南 (Nuenen) 父亲的牧师住宅花园里画的画。它充满了很多细节,比如新月,这淡淡地提醒着艺术家在用个人表达来探索他对树木的看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戴着大礼帽的马车司机冒险向小屋左侧的陡坡倾斜,这座小屋最初出现在穿过阿尔勒运河的吊桥,而遥远的教堂尖顶在《星夜》中的柏树下显得相形见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有柏树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啊,那可不容易……需要一定的灵感……才能做出漂亮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森特致提奥,1890年2月1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暮光之城散步(A Walk at Twilight),1890 年 5 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Museu de Arte de São Paulo Assis Chateaubriand,购买,1958 年 (MASP.00113)</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并不是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这是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一对夫妇穿过一片稀疏的灌木丛风景,画面上方是落日余晖。白日将尽,但光线没有完全消失。一些柏树守望着熬过漫漫长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告别法国南部的作品突出了他艺术视野的惊人独创性和连续性。散步的恋人的主旋律,在普罗旺斯的风景中被描绘成最后一缕阳光将天空染上色彩,带我们沿着记忆的小路,真正漫步到他在在逗留开始时给Emile Bernard的一封信中勾勒出的启发灵感的吊桥场景,和为高更在阿尔勒的卧室创作的画作,同样以“淡柠檬月牙”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梵高在他的前卫同事们的“迷人土地”上航行,从记忆中唤起的小插​​图中汲取了灵感——球根状的橄榄树被细长的柏树包围着,背景是平坦的Alpilles山脉——这里展出的有他的双面“回忆录”画的反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 (Country Road in Provence by Night),1890年5月,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Kröller-Müller 博物馆,Otterlo,荷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用这幅关键的总结图结束了他在普罗旺斯的工作。这标志着他为实现长期以来“一棵柏树和一颗星星”的愿景而进行的“最后一次尝试”——这一次以胜利的结局让他感到满意。 “非常高”、“非常直”、“非常黑”的柏树与新月相映成辉,营造出夜景,借鉴了《星夜》中的光晕星星和茅草屋等熟悉的元素;让人联想到中间地面上有“黄色手杖”的竖立麦田;并倾诉了一位艺术家的心愿,他仍然怀有与高更并肩工作的希望,并继续他们一起冒险的旅程,步调一致,就像蜿蜒道路上的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自豪地与高更分享了这个创造性的工作室构想,并在一个月后从 Auvers (奥维尔) 写下。这将是他行程中的最后一站。据讣告报道,这位荷兰艺术家的棺材于 1890 年 7 月 30 日“消失在柏树的枝条和大片向日葵花束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还需要一个有柏树的繁星之夜,或者在一片成熟的麦田之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森特致提奥·梵高,1888年4月9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柏树仍然困扰着我……因为令我惊讶的是,还没有人像我看到的那样画过它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森特致提奥·梵高,1889年6月25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柏树是普罗旺斯风景的特色......直到现在我还不能按照我的感觉去做......但是,在离开这里之前,我打算回去攻克柏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森特·梵高致Albert Aurier,1890年2月9日或10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