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赏析

带着圣殿骑士团跑路

<p class="ql-block">  《卖炭翁》这首诗中,最著名的一句应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话以一个很巧妙的角度揭示出卖炭翁其人的心理以及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很能激起人们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如果到这句话结束,其实诗篇的意境也是完整的。不过,有没有后面“翩翩两骑来是谁”的故事,也就是这首诗平凡与伟大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先来看前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看似只讲了一个状态,实际上暗示了许多内容。南山就是王维笔下的终南山,其他人眼中的仙境在老翁的眼中不过是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砍下木头还要烧成木炭,慢慢凑齐了一车一千多斤,我们很难想象这其中的劳动量有多大,所以下文里,白居易也是立刻跟上了细节描写。满面的尘灰,站在烟火旁边熏久了,以至于两者的颜色愈加相近,两鬓都已经花白,十根指头都被木炭染黑。这样的描写让人想起那一幅油画《父亲》,一个鲜活的老农形象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后面4句是更进一步,笔触伸进老农生活的方方面面。卖木炭的钱够干点什么呢?不过是身上穿的衣服,嘴里吃的干粮,勤奋劳动换来的只是活下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已。明明自己身上衣服穿得单薄,扛不住冻,但是为了活下去,偏偏还要盼望着天气更冷一点,一个残酷的悖论。</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老天是不是听到了卖炭翁的心声,昨夜偷偷在世间下了一场大雪,老农于是欢天喜地,架着牛车碾过冰霜去城中卖炭,早上出发,正午才到南门外边,牛困人饥,暂时在旁边一站,歇歇脚儿。</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一歇,却歇出了事儿来。眼看着远方两骑翩翩而至,他们面如冠玉,衣着光辉,老农一度以为是神仙降临,直到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p><p class="ql-block"> 两个如神仙般的人物,手里拿着来自皇宫的信物,让一个一辈子没见过世面的老农怎么拒绝呢?</p><p class="ql-block"> 两个人就这样牵着牛车向北拉去。千余斤的炭啊,自己那么多天的努力都在其中,自己以后半月的吃食也都在其中,但是皇宫要用哪里能够舍不得!</p><p class="ql-block"> 使者对老农的态度很满意,拿出“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在牛头上,意思也很明显,这就是你这一车炭的报酬了。老农自然不敢有所违背,或许心里还在想,本以为是直接被免费征用了,没想到还能拿到一点东西,也挺好的了。</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社会中,宫市如狼似虎地发展着,盘剥着,身处其中的人们却丝毫不自知。中国的人民老早就学会了很好的忍耐,除非性命攸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