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这几种疫苗建议趁早给孩子安排上!

预防与健康速递

<h3>高考结束后,考生们解放的同时,含辛茹苦十几年的家长们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h3></br><h3>但在送孩子踏入大学生活之前,家长们一定要为孩子再做件有意义的事——<br></br></h3></br><h3>这几种可能影响孩子健康的疾病,有疫苗可预防,建议家长们火速给孩子安排上!</h3></br><h3> <h3><strong>HPV疫苗</strong></h3></br><h3>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 DNA 病毒,目前发现超过 200 种,根据致癌性不同可分为高危型(致癌)和低危型(非致癌)。</h3></br><h3>HPV <strong>16</strong> <strong>和</strong> <strong>18</strong> 型是相对常见的两种高危型病毒之一,低危型 HPV 感染不会演变成高危型(致癌型)。</h3></br><h3>通常,80% 有过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感染 HPV ,大部分能自动清除,少数高危型的 HPV<strong> 持续感染</strong>可长达 10 年,可能会引起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展为宫颈癌。</h3></br><h3> <h3><strong>99.7% 的宫颈癌与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有关</strong></h3></br><h3>我国的HPV感染呈现“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是<strong>15-24岁</strong>,第二个感染高峰是40-44岁。</h3></br><h3> <h3>另外,由于大学生活相较于封闭式的高中生活更加开放,同时集中住宿的易造成交叉感染,<strong>接种 HPV 疫苗</strong>是十分有必要的。</h3></br><h3>一方面,这一时期正是宫颈癌或 HPV 感染的<strong>高峰年龄</strong>。另一方面,在有性生活之前接种,疫苗的<strong>预防效果更佳</strong>。</h3></br><h3> <h3>建议家长们<strong>不要再盲目无期限地等待</strong>四价、九价疫苗,如果你的主要诉求是<strong>预防宫颈癌</strong>,二价HPV疫苗基本可以满足。</h3></br><h3><strong>及早接种,有效防护才是硬道理!</strong>在等待的过程中被感染反而得不偿失。</h3></br><h3> <h3><strong>乙肝疫苗</strong></h3></br><h3>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造成的可能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疾病。全球约有2.4亿多人患有慢性肝脏感染疾病,每年约78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h3></br><h3>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硬化、肝癌的主要致病原因。</h3></br><h3>乙肝是通过<strong>血液传播</strong>、<strong>母婴传播</strong>、<strong>性传播</strong>三种主要传播途径传染。</h3></br><h3>在日常生活中,只要<strong>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strong>,那就有可能被感染。可能出现在<strong>共用剃须刀、牙刷等</strong>密切接触的生活行为中。</h3></br><h3>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效的预防方法,约90%的人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能产生抗体,能有效预防感染。</h3></br><h3> <h3><strong>戊肝疫苗</strong></h3></br><h3>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常引起肝功能损害,<strong>严重者可发展为</strong><strong>肝衰竭</strong><strong>,甚至死亡</strong>。</h3></br><h3>戊肝是一种主要通过<strong>消化道途径传播</strong>的疾病,其传染源十分广泛,除了戊肝患者、戊肝隐性感染者,还包括猪、牛、羊、鼠、兔等动物宿主和海产品,其中猪的感染率非常高。</h3></br><h3><strong>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极易感染戊肝。</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strong>为什么学生是感染戊肝病毒的高风险人群</strong></h3></br><h3><strong>1、学生集体生活、集体用餐,彼此间相互接触密切,高度集中的生活方式便于戊肝病毒的传播。</strong></h3></br><h3>一旦有学生感染戊肝会引起群体间小规模暴发。</h3></br><h3>调查显示,15.0%的不能做到饭前经常洗手,26%的大学生有喝生水的习惯,1/4的大学生经常在外就餐,学校附近的小饭店、夜市烧烤等饮食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通过<strong>不洁饮食、饮水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strong>。</h3></br><h3><strong>2、学生群体戊肝知晓率低,防控意识差。</strong></h3></br><h3>大学新生尤其是内陆地区学生戊肝保护率较低,普遍易感,<strong>对戊肝认知较差</strong>,进入沿海地区大学后极易引起戊肝发生和流行。</h3></br><h3> <h3><strong>戊肝患者耽误学业影响就业</strong></h3></br><h3>学生感染戊肝,报考专业与就业将受限,《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与《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都有明文规定,患有急性肝炎者属于体检不合格。</h3></br><h3>此外急性期戊肝患者,住院时间长,人均住院天数约20-30天,人均费用约2万元,要完全康复后才可以继续进入集体生活参加学习。</h3></br><h3>据统计,大学生因病住院者中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是学生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strong>加重经济负担的同时严重影响学习</strong>。</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