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促成长 学思悟践提素养——小店区区域教育合作发展项目 华师大导师进校指导培训活动纪实

张瀚元

<p class="ql-block"> “和风惠万物,百花俏枝头。”人间最美六月天,小店区教育局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的区域教育合作发展之花正悄然绽放。6月9日上午,华师大专家朱益明教授、小店区教育局师训干训室刘鹃科长、小店区第七中学孟志强校长莅临太原三十八中实地调研、课题研讨。</p><p class="ql-block"> 小店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对三十八中进行了深度参访。在岳烨副校长及相关行政领导的陪同下,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参观了校园的主要教育教学场所和设施,了解了学校设计理念、校园布局及办学规模,参观了美术、地理、音乐、心理等功能室。</p> <p class="ql-block">  “如切如磋,‘研’之凿凿。”在刘鹃科长的致辞中,正式开启了今天的区域教育交流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八中项目化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就自己的科目进行汇报交流。语文学科闫嘉欣老师提出,学习其实就是知识与能力的再构建。</p> <p class="ql-block">  历史学科赵辉老师从中考试题对接项目化元素和教学策略,从真题再现、理由分析、试题拆分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  化学学科韩雪菲老师分享了《为社区设计“碳中和”宣传栏》和《自制暖贴》项目化课堂实践案例。</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交流中热情高涨,专家组团队对三十八中开展的项目化探究给予了高度肯定。</p><p class="ql-block"> 美术组耿玉娟老师介绍了三十八中的校本课程——特色扎染。学生通过对扎染课程的学习,传承传统工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美术学科素养,增强劳动意识和工匠精神,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十八中历来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项目化学习是近三年来三十八中探索有效学习方法的重要抓手。</p><p class="ql-block"> 岳烨副校长从项目化学习驱动师生素养提升的背景、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专家指导、成果内容、成果特色、社会影响等方面回顾了学校三年以来的项目化学习的尝试。</p> <p class="ql-block">  朱益明教授对本次区域教育交流进行了指导发言。朱教授首先大力肯定了三十八中的工作,并提出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比如“怎样更有效的推动项目化学习?”“如何反思传统教育?”“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指导项目化研究的关键,引起大家深度思考;朱教授还强调了创新、拔尖人才应如何培养;并高度肯定三十八中从教师们尤其是年轻教师们入手进行项目化研究,充分发挥资深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各自优势,鼓励教师们挖掘新想法、新方式,做“健康、积极、有质量”的新型教师;最后,朱教授语重心长地向在座的各位教师提出期许,期望大家真正地进入学科研究,构架三维立体框架,组合科目关键点,不被“项目化”这三个字所束缚,跳出圈子。</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唯有学思并进,才能行稳致远。我区全体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推进项目化学习的深入实践探究、落实核心素养在课堂的实践。</p>

三十八

项目

小店区

学习

教师

素养

教育

交流

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