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伤指甲“成长”记</p><p class="ql-block"> 2月9日晚上九点左右,右手的大拇指被门夹着,大拇指的指甲“首当其冲”。(这么老的人了,还这样在经验与小心或不小心之间被门夹着手指,就别乱批评小孩子的错误了)一开始没有那种疼的感觉,因为瞬间的疼“由指到心”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仿佛有“天下之疼,唯快不破”的规律——快速抽出手来,左手自然地摸上去一下,还好,骨指没问题。</p><p class="ql-block"> 真正疼痛难忍是在两个小时之后的睡觉时间。入睡,看着隐痛的大拇指,指甲下面是红通一片。再仔细看,你就会发现,除了指甲周围以外,指甲中间大部分领域与指肉之间有血泡在浮动——甲肉分离啊。能够这样用心的看,也说明还没有到那种棰心之疼的地步。那就带着伤和疼一起入睡吧,希望做个“疼梦”。</p><p class="ql-block"> 梦是没有了,疼倒是大把大把地存在。十指连心能痛心,一指疼痛也能戳心啊。疼痛像涟漪一般,一圈未散一圈又袭来。当然,这疼还没到让我冒汗、打寒噤、哆嗦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看百度上医学疼痛等级好像通常会划分为0~10级,说是0级是无痛,10级是最剧烈的疼痛。我看了一下级别介绍,我认为我当属7级疼痛:7级的疼痛比较剧烈,如果患者的承受力比较低,那么很有可能会承受不住,相当于被他人棍棒殴打一样的疼痛感。(10级属于一种难以忍受的痛,比如女性分娩时所产生的疼痛(伟大的母亲),也与手指被割断所产生的疼痛相似。)</p><p class="ql-block"> 所以,那天晚上是让疼痛招待而通宵达旦的。丢失的年壮时熬夜通宵的习惯被唤醒,那种疼得要哭但又忍着不哭的状态也是奇葩地难受(我们被教育着,男子汉,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哭)那种困睡而被“疼”讯痛醒的时刻,一直纠缠到天亮。</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夜一天地互相耗着,仿佛谁也不想投降地趋于和平状态,鸣金收兵。</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第二天晨操时遇见高某,他也亮出同样位置被门夹着的暗黑的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而后,指甲下面的淤血不流动了,凝住了,肉眼能看到它凝结成块状物。看着心理就不爽,想把它削掉。有人建议说,不要轻举妄动,随它去吧,让它在那里凝固一会儿。后来,到一个店里给他们看,说,得把指甲削掉,以免压着新指甲长出。于是,工作人员拿出削刀来,应该类似于刻刀那样,锋利无比,在我的指甲上“精削细勾”,虽没有“核舟记”中王叔远那般技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但也能让我放心让他用刀在我的废指甲上游刃有余。期间看着,那凝结的血块,让我心理有发毛之感。同时,我还是心惊些许,生怕他手一抖或碰到硬的指甲处而刀一划,直向血块下的肉处,那又是新一轮的疼痛了。但用刀还是老道,手法还是娴熟,慢慢地把结在指甲下的血块勾出来,最终是没有出现我所担心的事情。(突然想起我大学住院时,给我做过手术的周主任,同学戏称“周一刀”)</p><p class="ql-block"> 黑色部分被削掉了,露出了早已长出的新指甲,“嫩嫩的”有些“煞白”,新指甲顶着旧指甲的阻击往前推进,新旧指甲在界限处形成沟壑,凹凸不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洗手的时候,伤处不时地碰到水龙头,微疼又难免;吃水果需要用指甲掰开果皮的时候,半只指甲使不上劲,又是一顿的不方便……食指自觉不自觉地抚摸着受伤的大拇指,是安慰是沟通也是激励,使它经过洗礼而逐渐成长。如今,接近四个月过去了,尽管指甲面起伏有式,但终究是基本愈合了。</p><p class="ql-block"> 想来,被门夹的那一瞬间,手抽出来后,疼痛才传到疼痛敏感区,才觉得很痛。虽然最终是被折腾了一天一夜以及日后生活受到些许影响,但总的来说,不至于“入院”用药、休息、找人代劳等等的地步——就觉得,手被门夹,也不过如此。然而,如果让我把手放到门缝那里,然后“一二三,开始夹”,想必一定是没有这个胆量。真要开玩笑应对前面说到的“也不过如此”,那只能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应付了之。</p><p class="ql-block"> 《史记.田儋列传》:有言“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于身也”,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确实如此,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哪怕断腕也在所不惜,自是逼不得已的作为。关公刮骨疗伤,也许他会津津有味地静听刀在骨上划过的声音,那是何等的意志力与之较劲,也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事,常态下是任谁也不去玩这个疼痛的游戏吧。</p><p class="ql-block"> 《新唐书.张巡传》载: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遣其部将尹子奇率领同罗、突厥、奚劲兵与杨朝宗军会合,共十万余人,围攻睢阳城。张巡(诏拜御史中丞)派遣部将南霁云突围到临淮向贺兰进明请求援兵。贺兰进明不肯发兵,以酒食款待南霁云。“乐作,霁云泣曰:‘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也’。因拔佩刀断指,一座大惊,为出涕。”</p><p class="ql-block"> 为了表示坚决执行主帅命令自己请救兵的指示的决心,南霁云断一指,以表示信守誓言的果决行为。为将士弥月无食,堂堂七尺汉子哭泣而拔刀断指面不改色,真乃性情中人亦为浑身是胆男儿;为报太子丹,樊於期在荆轲面前不改色而割断首级,自是义薄云天,疼痛已经不值得一提了。</p><p class="ql-block"> 而唐人窦皐《述书赋下》曰:“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壮士断腕不让毒液侵蚀全身,君子舍弃自身的瑕疵用来提升自己的才华。君子当如此,凡人也倒是应该要尽量舍弃身上之毛病,让自己有所成长,有所进步了,不至于闹太多笑话。不过,这已经不是指甲被门夹而疼痛的事情了,那就到此搁笔,不瞎说了!</p><p class="ql-block"> 2023-6-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