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女儿的毕业季</p><p class="ql-block"> 六年前,女儿在马兰头小学读书,爸爸担心女儿初次离开家在学校住宿不适应,逢周三就想接孩子回家,想着第二天早上再送回来。可是,每一次,女儿都拒绝爸爸的好意。在丽丽、爱珍和彩红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女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试卷空白处的红笔纠错和日记本上的考后反思书写认真而工整。升初中前的暑假,读了三十余本书,尤其对自然科学类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回想起来,这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小学毕业后,孩子来到刚成立的尚书中学读书。崭新的校园,年轻的老师,优美的环境,紧张的氛围陪伴孩子度过了三年的初中生涯。2020年1月份,新冠疫情暴发,使初三第一学期的寒假非常漫长,5月7日返校时已是风和日丽、百花争妍的时节。封控、消毒、戴口罩、测体温,在疫情防控期间,孩子的学习状态却挺好。各科老师对她很关注,课堂提问,课下辅导,促使孩子学习成绩逐渐提升。“妈妈,你只要准备好零食其它的就不用管了”,孩子的话让我心里坦然了许多。床头的箱子里堆满了各种吃的,中考离校时,还剩一大袋子。后来,有人问起如何提升孩子成绩?“买孩子喜欢吃的”成了自以为是的法宝……</p><p class="ql-block"> 受疫情影响,孩子读了三年高中,做家长的没进过一次校门,不认识她的每一位老师。孩子的状态,也是从她自己的言谈中了解到的,桃会老师的风趣幽默,王娇老师的治学严谨,语文袁老师的博学多才……</p><p class="ql-block"> 昨天上午,天气格外好,日光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校门口两侧水泥台子很烫手,道路交通管制,但是依然挡不住家长们看望孩子的脚步。我11:10到校门口时,东侧的树荫下聚集了等候多时的家长。或许他们和我一样,虽然在校园外陪考毫无意义,但是至少觉得在物理空间上距离孩子近内心就踏实了。高考结束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手捧鲜花的家长,他们来自周围几十里、几百里的地方,焦灼的目光注视校门口,等待孩子到来。</p><p class="ql-block"> 接到女儿后,她一脸懵圈,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带来鲜花,别人的家长好有仪式感。心想自己的父母从来不在意这些外在形式,没成想,她不仅收到“一举夺魁”的花束还收到了“金榜题名”的红包,考后的放松和意外的惊喜让她步履轻快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十二载风雨兼程磨炼了孩子了心志,遇事不再怨天尤人,而能客观理智地看待。孩子在悄悄长大。[玫瑰][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