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螺母积木--固河镇中心幼儿园中一班

灵儿

<p class="ql-block">  螺母积木是由大量的不规则的孔板和螺丝、螺母、绳子组成的玩具。幼儿可以通过把不规则的木板用螺丝、螺母进行组装成自己想象的物品。</p><p class="ql-block"> 在搭建和组装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同时提高了幼儿的空间感、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的小肌肉和大肌肉及左右脑的开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5</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孙老师</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谭一诺、刘子庆</p><p class="ql-block"><br></p> 和螺母的“初相识” <p class="ql-block">  刚刚接触螺母,孩子们对这些陌生的材料还不熟悉,但是各种形状的木板、螺丝可以组合搭建出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所以在前几天的探索中孩子们的搭建作品以平铺、垒高搭建和简单的组装为主。</p> <p class="ql-block">行为解读:<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开始幼儿对这些陌生的材料还不熟悉,所以在游戏初期他们的搭建作品大多是以平铺搭建和简单的组合为主。</span>昕昕小朋友把一块一块的长木板进行拼接;铮铮和华同昕把积木平铺、垒高,搭建了一个冰淇淋机;陈金垚和楚飞把弯钩形积木和十字形积木进行组装……孩子们都在积极的探索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初次接触螺母积木,孩子们有些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们真正的喜欢这件事,他才能充满动力的学有所得。借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但面临着初次接触还有些陌生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投放相关的搭建图片和视频、邀请大班的哥哥姐姐示范搭建步骤等形式,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去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搭建成果,学习他们的搭建技巧。学有所教,才能学有所成。</p> 我们和小推车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经过多种形式的前期经验的引领,通过观察、练习,孩子们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搭建出各种作品。有一天户外自主游戏时,我发现谭一诺小朋友和刘子庆小朋友在搭建螺母积木时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诺诺和子庆拿来一些螺母积木,他们好像想要搭建一个东西。我很好奇,他们要搭建什么,看他们拿的材料,有长木板、圆形积木、螺丝等,我猜测应该是小车。但我没有打扰他们,而且在一旁观察。一会过后,我觉得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我发现诺诺把两个圆形积木安装在一块长木板上,应该是车子的轮子。我正在为自己的发现暗暗高兴,忽然诺诺发现了问题,我仔细一看,她在给子庆说着什么,我认真听,原来是子庆小朋友在装轮子的时候没有给轮子加固定的方形积木。而诺诺小朋友因为有过搭建滑板车的经验,所以看出了子庆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告诉子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为解读:从游戏中可以看出诺诺和子庆在游戏前就有了对“小车”的设计和规划,所以游戏开始,他们很快就选择好自己所需的游戏材料,熟练地连接圆形和长板,很快就搭建出小车的基本构造,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建立了行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游戏中,诺诺因为有前期搭建滑板车的经验,因此可以看出子庆小朋友在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指导,帮助子庆正确进行搭建。两个小朋友在搭建过程中有交流,有互助,很好的发展了同伴关系。</p> <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及其背后所预示的发展,更多的关注幼儿,管住嘴,管住手,等等再等等,使我们对幼儿游戏的支持更适合他们的游戏需要与发展需要,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情节的生成与推进,提高游戏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当我发现了他们的游戏出现问题而他们可以自己解决问题时,并没有干涉他们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搭建好轮子,并对2个轮子进行固定后,两个小朋友把四个轮子进行拼接,诺诺拿着加固好的两个轮子,子庆拿着另两个轮子。这时出现了</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个问题:子庆拿着的轮子需要和诺诺的轮子拼接在一起并加固,但两个小朋友都忽略了这个问题,而是继续搭建。接着出现了第二个问题:两个小朋友在刚好搭建的框架后,子庆直接拿来一条绳子想要系在车上,当做拉车的工具</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在子庆小朋友系绳子的时候两个小朋友发现了另外没有加螺丝的轮子。</span></p> <p class="ql-block">行为解读:出现第一个问题时,两个小朋友并没有发现,而且继续搭建,而子庆拿来绳子诺诺拿来固定架的举动正好导致了第二个问题的出现。在子庆小朋友系绳子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没有固定的两个轮子,两个圆形积木和长积木因为没有进行固定,而散架了。这时候子庆想要拿螺母进行固定,但一直拧不上,诺诺小朋友发现了也用螺母固定,并在发现子庆一直拧不上螺母时帮助了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意识到此时系绳子的搭建行为过早。由此,两个问题同时得到解决。在游戏中出现了领导者、跟随者等角色,诺诺小朋友在同伴的支持中或跟随中逐渐凸显出领导行为和能力。在子庆小朋友拧不住螺丝时,她会及时帮助。</p> <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在此阶段的观察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在一旁充当观察者,没有干扰他们的游戏,而是时时关注着他们的游戏过程,要相信幼儿有能力自主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时候适时的放手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完成车子的主体后,子庆拿来两块积木放在车架上,子庆想要竖着放,诺诺看到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诺诺说:你那样放,小车就变成脚踏车了,我们要搭小推车。说完诺诺把木板横着放在车架上。<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子庆还是认为应该竖着放,两个小朋友出现了分歧。</span></p><p class="ql-block"> 这时诺诺把横着放的积木变成竖着放,她灵机一动又在上面加了一块横着放的积木。诺诺开心的说:这样就好了,变成小推车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为解读:</p><p class="ql-block">1、诺诺小朋友领导者在游戏开始阶段起到了召集游戏伙伴开启游戏的作用。我们看到在建构过程中,作为跟随者的幼儿能够征求领导者的意见,协助建构活动的开展。</p><p class="ql-block">2、由于幼儿期思维尚处于自我为中心阶段,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游戏中,两个小朋友因为积木应该横着放还是竖着放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但两个小朋友并没有争吵而是和平的解决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矛盾是前进的动力。在幼儿在游戏的开展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观察引导策略,让幼儿协商方法自主解决游戏的矛盾,将使幼儿真正体会到“小鬼当家”的快乐。解决矛盾的过程,丰富了幼儿的交往内容,融洽了幼儿间的关系,并为他们走向“社会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两个小朋友想要在小车上固定绳子,进行拉车,子庆小朋友想把绳子穿进方形积木的洞里,可怎么也穿不进去,诺诺也试了试,同样穿不进去。</span>可以两个小朋友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此时,我适时的介入了他们的游戏,询问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两个小朋友急忙告诉我他们的绳子固定不住,我提出了我的意见:可以在小车上固定一个“S”型的积木,把绳子系在“S”型积木上。两个小朋友听了我的意见尝试了一下,最后在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绳子固定好了。</p> <p class="ql-block">行为解读:</p><p class="ql-block">1、在游戏过程中,两个小朋友受年龄阶段、经验不丰富等原因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去尝试。</p><p class="ql-block">2、这个环节中两个幼儿的合作意识又有增强的表现,他们能够共同面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1、提供启发和引导,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应当及时做出鼓励与引导。</p><p class="ql-block">2、在幼儿的建构行为有明显可改善与提高的空间时,教师能够关注到幼儿建构的空间提升,及时介入。</p> <p class="ql-block">看,他们玩的真开心啊!</p> 表征分享倾听 <p class="ql-block">  每次游戏活动结束,教师都会请幼儿回顾本次游戏中自己和同伴的表现,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方式,在一次一次的积累中孩子们就会慢慢发现自己在进步、在成长,孩子把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记录下来,教师辅助记录文字,这是提升幼儿游戏水平的方式。也是我们的游戏故事表征。</p><p class="ql-block"> 尤其在螺母建构中,表征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一种记录和记忆,用绘画和书写的方式去帮助儿童建构、阐明新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分析思考: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也充分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增强了自信心。儿童搭建出来的物体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他们首先要学会观察,然后将观察到的物体用积木表现出来。观察力也在无形无影中逐渐成长和发展。让孩子更自信搭积木的过程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控制,这会给孩子带来满足感和自信心。孩子在玩积木过程中,还可以学到很多数学知识,培养空间感、想象力、创造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比如认识几何图形。积木的形状、大小、长短各不相同,孩子可以通过积木来区分几何形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等。标准积木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孩子在摆弄过程中,可以感知积木不同的形状、比例、大小、粗细、高矮、长短等。</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探索还在继续,我们的观察在会继续,期待孩子们精彩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编辑:孙婷</p><p class="ql-block">供稿:孙婷</p><p class="ql-block">审核:刘金花 贾彦晖</p>

小朋友

积木

幼儿

搭建

游戏

诺诺

子庆

螺母

轮子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