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瀑布》选自阎慧昌于1982年创作民族交响音画《水之声》的第一乐章。乐曲《水之声》共分为四个乐章:瀑布湖水,小溪,大海。通过描绘各种水的“声态”,展现了水的千姿百态和波澜壮阔,抒发了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乐曲的第一乐章“瀑布”:一开始用钹和鼓的敲击,由弱而强模拟了水流的声音,从水珠滴滴——水声潺潺——水波滔滔,飞流直下,营造了强烈的气氛,把人们带入了瀑布的面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作者用特定的和声通过多组乐器在不同位置上的参差进入,使音响的层次和厚度不断扩大增强,描绘了山泉由少到多,最后终于汇成瀑布飞泻直下的大自然情景。接着,以瀑布音响为背景,由绑笛首先奏出取材于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旋律,其后笛子与笙先后重复呈现。随着拉弦乐器以激昂的情绪配合吹管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泉水奔流的动态,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其后的乐段则以清新空旷的音乐格调,将主题变形为悠长的山歌,恍如回到作者儿时在家乡放牧吹笛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面对壮观的大瀑布所产生的种种感受和联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