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堂精彩的课也需千锤百炼、集思广益,博取众长,才能绽放光芒。“磨”是一种品质的保障,文人常说“为吟得一字,捻断数茎须”,“课”更需多磨砺,方可“破茧成蝶”!为了落实新课标育人理念,积极打造精品课堂,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6月8日下午谢世敏名师工作室于章江路小学西校</p><p class="ql-block">区校区开展了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作室成员张寒月老师主持,她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介绍。</p> 践行课标 探寻精准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曾红梅老师首先介绍了工作室研究的方向:任务情境下的生本课堂。同时解读了新课标下我们对于学习任务群的选择设置。接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单元解读:</p><p class="ql-block">1.多维解读说教材;</p><p class="ql-block">2.依据学情说目标;</p><p class="ql-block">3.单元整合说设计。</p><p class="ql-block"> 曾老师紧紧围绕新课标的新理念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解说。</p> 魔剑出鞘 课例说课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杨媛老师对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威尼斯的小艇》进行了说课,杨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解说,第一是说了本科的重难点以及本节课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第二课前谈话,杨老师以看图猜地名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是教学过程,杨老师设计了复习导入,以及四个子任务:旅行初体验、旅行随手拍、旅行微创作及旅行悦分享。最后是作业的布置。杨老师的设计新颖,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p> 凝聚智慧 现场改课 <p class="ql-block"> 课后,工作室成员对杨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现场改课,现场瞬间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工作室的成员针对情境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工作室所有成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p> 专家“会诊” 明确方向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区教学研究中心的肖荔老师,肖老师指出在情境的设置上我们应该进口单元的大情境,应让情境更真实有效服务于课堂。同时肖老师还指出在定位单元语文要素时一定要精准,落到实处,突破重难点。最后,肖老师给予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改课指明了方向。</p> 直击问题 分组研磨 <p class="ql-block"> 听了专家的指导引领,工作室成员在当晚再次对杨老师的课例进行商讨修改,最终确定在情境设置上紧扣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进行介绍,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视频更好的辅助于我们的教学。</p> 重构课堂 彰显智慧 <p class="ql-block"> 一首优美的歌曲《跟着课本去旅行》,一处处风景名胜激荡着孩子们旅行的心。谢世敏名师工作室老师从教材出发,创设了“跟着课本去旅行”的学习情境,设计了“旅行初体验”“旅行随手拍”“旅行悦分享”“旅行微创作”四个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p> 旅行初体验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景点特色,有理有据的猜出了城市名和国家名,在孩子们的一言一语的回答中,孩子们不仅在玩游戏更是位小导游呢!在威尼斯的旅行中,孩子们初体验,印象最深刻的是“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从动词的使用,去体会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通过第一视角的视频,丰富学生的体验。再让学生来介绍乘坐小艇的体验。从大单元的视角,训练学生介绍景点的能力。融情于读中,层层递进。</p> 旅行随手拍 <p class="ql-block"> 学生抓拍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通过“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寂静”,落实语文要素,感受“人动则艇动,人歇则艇歇”的威尼斯。</p> 旅行悦分享 <p class="ql-block"> 同样是威尼斯,在朱自清和法国的乔治.桑作家眼中又是怎样的呢?整合阅读链接,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三篇文章的相似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次感受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p> 旅行微创作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美不仅仅在作家文中,更在孩子们的眼中,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进行小练笔,讲练结合。丰富的视频和图片,帮助孩子们打开思路,让孩子们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在孩子们的互评互学中,提高语文素养。作业设计也从大单元整体着眼,分层设计。</p> 潜心教学 携手共进 <p class="ql-block">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盲盒随机抽选了两位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课。华艳老师和彭海萍老师肯定了杨老师的个人素养高,学生学习习惯好,教学设计清晰等优点。工作室代表陈秋燕老师从“目标明确,注重课文情境的创设”、“一动一静,落实语文要素的融合”、“审美建构,紧扣新课标的核心素养”“优化作业,立足‘双减’的政策背景”四个方面肯定了本节课的设计,同时也提出了教学评价语言要更加丰富,具有指向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陈秀琴校长为我们介绍了“现场改课”的教学模式,希望我们老师转变教学理念,从单篇教学设计到大单元教学设计,从教师领学到教师助学。从学生展示到学生经历的学习方式的变革。</p> <p class="ql-block"> 罗蔚书记肯定了杨媛老师及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辛苦付出,并提出要注重“生本”理念,注重引导,让孩子们主动学习,多读多感悟。同时优化教学设计,容量不能太大。</p> <p class="ql-block"> 一节课,同备、同磨、同上、同品……让我们的校本教研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生动而有效,细腻而真实,让全体教师感受到“现场改课”的研修魅力。今后,章小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站在“现场改课”的起点上,继续探寻教共体校本教研新思路,为教研共富蓄能助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