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渊远的文化首先想的是《诗经》、《论语》、《孟子》、《孝经》、 《三国志》等,“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p><p class="ql-block"> 6月5日下午我校举办的主题为《和合正东方·中华辞赋里》的和文化活动以此为背景开展,此次活动由我校陈向东书记主抓,学生处组织。</p> <p class="ql-block">庞欣欣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端正衣冠》</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斤,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衣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谓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p><p class="ql-block">老师们为学生们正衣冠。</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朱砂启智》</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额点朱砂启智慧,一撇一捺做真人。用朱砂为我们学生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p><p class="ql-block">老师,为学生点朱砂。</p> <p class="ql-block">六位老师:赵博、李玥玮、杜伟伟、周宝丹、魏莉莉、梁艳。</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击鼓鸣志》</p><p class="ql-block"> 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当中的“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得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p><p class="ql-block">老师进行示范。</p><p class="ql-block">击鼓明志三击分别说的是:</p><p class="ql-block">一击鼓说的是“敬长辈,明志向。”</p><p class="ql-block">二击鼓说的是“爱学习,勤努力。”</p><p class="ql-block">三击鼓说的是“学礼仪,知廉耻。”</p> <p class="ql-block"> 鼓声悠扬,高山景行,学子如斯。学子们击鼓明智,击开智慧之门;鼓声如雷霆,鼓舞学子们闻鼓声而进,在气势磅礴的鼓声中一鼓作气,追求卓越,崇德尚美;勤学好问,自主创新。</p> <p class="ql-block">第四节《开笔礼》</p><p class="ql-block"> 蒙童人生四大礼之一的“少儿开笔礼”仪式,旨在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入学读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开始学习、走向新的知识的起点,以此激励孩子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开笔礼》这一仪式环节,主要是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字。人字上半部分看作是个人头,下半部分是两只小脚丫,意味着工工整整写字,端端正正做人。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你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p> <p class="ql-block">第五节《感恩鞠躬》</p><p class="ql-block"> 一鞠躬,我们感恩父母,感恩父母对我们生活的无私付出,感恩,能够充实我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二鞠躬,我们感恩老师,感恩老师对我学习的殷勤指导,感恩,能够塑造我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三鞠躬,我们感恩自己,感恩我们自己,拥有谦虚之德;同学们,学会感恩,怀抱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第六节《齐颂弟子规》</p><p class="ql-block"> 《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正衣冠,再做学问,是古人的共识。我们从“端正衣冠”、到“朱砂启智”、到 “击鼓鸣志”、到“开笔礼”,再到“感恩鞠躬”,五个环节感受国学文化。</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节目《中国字中国人》</p><p class="ql-block">表演班级:三年四班</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崔玉洁</p><p class="ql-block">节目创意组:</p><p class="ql-block">赵博老师:选音乐选道具,后两排学生队形排列 </p><p class="ql-block">杜伟伟老师:10 人舞蹈,学生排练</p><p class="ql-block">周宝丹老师:多方沟通协调,学生排练</p> <p class="ql-block"> 投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和合正东方·中华辞赋里》,三永学校和文化主题活动,到此圆满落幕了 ,同学、家长们,在这一同体验了国学文化:端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开笔礼、感恩鞠躬、齐颂弟子规。感受了古典投壶运动会,游览了中式美景,回到校园,我们整装再出发,一起奔向更加和美的明天!</p> 图文:张秀辉 柴丹 编辑:柴 丹 审核:陈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