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童言曰记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送孙子上学,路过二中考点门口,前面停了四五辆小型载货车,还有几辆摩的,上面放满了蛇皮贷子,里面都是书。孙子问,平时这里没有这些车今天怎么这么多,我说今天高考结束,学生们十年寒窗苦读,除少数复读同学外,多数都要离开校园到新的地方去,有的上大学,有的上其它学校,有的就要走向社会打工养家糊口。所以他(她)们曾经朝夕相处相依为命的书本也就没有用场了,只好卖掉处理。孙子问能卖很多钱吗?我说你听刚才师傅们吆喝毎斤六角钱。孙子无语,他也理解不了其中的缘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要说的是,同学们不要随便把那些(宝贝)当垃圾处理了,带回家找个地方码起来,除非确实是一些闲杂书,其它诸如文科之类的语文地理生物历史科学等,更要慎之又慎,珍之又珍。因为一个人终其一生除过图书馆借的,电脑手机之类上的,不会有太多带有墨香的纸质书。我的两个孩子学的是文科,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凡是有用的文科书我都收留着。我也从中受益良多,前几年自己写《中华赋》《甘肃赋》《书法赋》《泾河赋》等时就从中用到了很多东西。由于教科书严谨、权威、简洁,这是许多其它书无可比拟的。我现在老了,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课本心里还热哄哄的,那稚嫩的注解,用嘴嚼掉了的书角,用白布粘成的书皮。可是由于家境贫寒都糊了窗户,烧了饭,甚或当了手纸。现在仅有的最早的大概就是平凉农校的植物保护、农学等十几本书。我想现在的同学们还是适当保留些小、初、高的课本,或许你现在觉得有点多余甚至“厌恶”,但当你过上十年或者步入中年老年,当你的生活节奏慢下来的时候,你去翻翻发黄的老课本,里面的一个干枯的树叶,一个眉批,一个简笔画,或者心不在焉的一两个字,都会让你激动老半天。所以我的理财建议是,把课本当财富存起来,智!把课本当垃圾处理掉,愚!当然我希望我的孙子们能当智者,但只能是听天由命了。或许也交了垃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漫漫兮,学习生活才刚刚开始,让书香延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岳安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二〇二三年六月九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