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视角 培养核心概念 落实核心素养——“数感”解读

Guo 🌾

<p class="ql-block">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景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p> <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数感”解读。</p> 一、数感概念的比较 <p class="ql-block">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估计等多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2011版)</p><p class="ql-block">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景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2022版) </p><p class="ql-block"> 通过两个版本的数感比较,我们发现新课标(2022版)对数感的定位更加具体。</p> 二、数感的解读 <p class="ql-block">&lt;img src="//:0"&gt; 首先,“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这句话界定了“数感”这项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更突出“直观”,数感的形成离不开数和运算的学习。 </p><p class="ql-block"> 其次,随后出现的四个“能”所描述的内容,主要指的是“数感”这项核心素养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中的作用及其具体体现,对数感认识更加具体可操作。</p> <p class="ql-block">  对于“四能”的理解:</p><p class="ql-block">1、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等数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充分理解。学生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他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了解数概念的实际含义,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2、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仅可以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可以在具体情境中表示事物的顺序。数的顺序可以帮我们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如:一年级学习的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语言描述大小关系,用“>、<或=”表示大小关系。</p> <p class="ql-block">3、能在简单的真实情景中进行合理估算,做出合理判断</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表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运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选择什么算法解决,然后再算出具体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4、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表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运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选择什么算法解决,然后再算出具体的结果。</p> 三、数感的培养策略 <p class="ql-block">  结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一课进行展开。</p> <p class="ql-block">1、在情境中培养数感</p><p class="ql-block"> 数感强调的是一种感悟,生活化、多样化,具有可探究性的情景,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理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更易体验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2、在活动中发展数感</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们在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借助直观模型(小棒),渗透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感。</p> <p class="ql-block">3、在交流中引发数感</p><p class="ql-block"> 在总结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对比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道算式,讲解算理,总结出计算方法。</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博洋</p><p class="ql-block">初审:赵鹏</p><p class="ql-block">复审:任柏谕</p><p class="ql-block">终审:刘春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