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 赵方强:如何有效做家访

乔永恒初中骨干班主任工作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家访顾名思义就是家庭访问,有利于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解决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家访有利于帮助学校老师了解到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模式,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今天,我们推荐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赵方强老师《如何有效做家访》一文,供各位老师学习参考,便于我们做好家访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赵方强,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历史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第二届最具影响力班主任,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河南省名师,河南师范大学未来名师班校外导师,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先进个人,河南省家庭教育宣讲团成员,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特邀专家,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国培、省培班特邀讲师。新乡市首批家庭教育专家,新乡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新乡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新乡市教科研专家,新乡市教学标兵。</span></p> <p class="ql-block">  驾驭马者,必先知马、懂马。只有知其性,通其意,方能量其力,尽其才;才能依其性,导其行。同样,立德树人,需要我们先知之、懂之,才能因其材,施其教;才能立其品,树其德……</p><p class="ql-block"> 要想深入全面地读懂一个学生,家访永远是最全面、最精准、最深入、最到位、最温暖、最有效的方式。特别是班主任,更是有必要到学生家里走一走、看一看,和家长心平气和的说一说,聊一聊。今天,我们如何做家访,才能更有效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p> 开心登门,像走亲戚一样去家访 <p class="ql-block">  当今背景下,不少学校将家访列入对老师的考核项目,对一学期中老师要家访的数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许多老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忙于应付,流于形式,于是出现了“摆拍家访”、“走马灯家访”等如同“作秀”般的家访,萝卜快了不洗泥!</p><p class="ql-block"> 更有甚者,为了节约时间,将几个学生的家长集中到某个学生家,轮流拍照完毕后,匆匆忙忙说上几句话,三言两语的填写一下家访记录表,便大功告成,权当到这几家访过了,这种只是为了应付上面任务的家访毫无意义可言,不过是家校之间互相折腾而已。</p> <p class="ql-block">  其实,绝大多数家长,对老师的家访还都是挺重视、挺客气的,把房间扫了又扫,桌子擦了又擦,精致地摆上茶水、水果等,专等我们的到来。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家长还是很希望借此机会好好的和老师沟通一下的。</p><p class="ql-block"> 既然家长这么热情,把我们当客人,我们不妨换一种心态,抱着走亲戚的心态去家访。心态一变,阳光无限!抱怨、不满、沮丧、抵制、劳累、委屈的心情将会一扫而光,取而代之,开心、喜悦、兴奋、激动、轻松、期盼之情便会油然而生。磨刀不误砍柴工呀!</p><p class="ql-block"> 走亲戚讲究的是谈心论情话短长,而不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教育需要情感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当我们带着走亲戚的心态决定去某个同学家家访时,就会发现,家访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问寒论暖、表达情感的需要,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怀着走亲戚的心态敲开学生的家门时,就不会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刚坐下摆拍完几张照片草草了事。</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走亲戚,就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敞开心扉进行畅谈。当抱着走亲戚一样的心态走进学生家庭时,就会用一种真切体验亲戚家孩子成长环境的心理去发现和思考一些问题;当抱着走亲戚一样的心态坐在学生家的长椅子和家长坦诚拉话时,便会发现话题越拉越多。原来我们可以和家长聊得如此投机。</p> <p class="ql-block">  当抱着走亲戚一样的心态向家长传递一些教育建议时,通过家长虔诚而感激的眼神,我们将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家访是多么的有必要和有意义;当抱着走亲戚的心态家访时,也就会发现家校合力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在论及家长里短的谈笑声中早已悄然形成……</p> 暖心交流,像访朋友一样做家访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对于经常犯错的学生而言,家访几乎成了老师上门告状的代名词。有时候,巴掌举起来,不打下去也许效果更好。举起打下去,是该打;举而不打,是包容,是人情。</p><p class="ql-block"> 家访时,越是学生忐忑,越是家长不安,我们越是需要转变观念,越是需要重新界定我们的角色定位,最好不要再把自己视为师者。即便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我们也不要把自己置身于高高在上的尊者,而要像朋友一样和学生、家长开诚布公、心平气和地进行心与心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学生犯错误时,是错误,也是契机。我们家访的目的不应该是告状和发泄,而是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学生感知和体会到我们对他的爱和帮助。终于见到家长了,我们畅快淋漓的列举学生的“十大罪状”,悉数其种种不端,埋怨其屡教不改,本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们家访的宗旨和目的是促其醒悟,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兴师问罪”,“打击报复”。</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良苦用心,让他们认识我们“酿得百花成蜜后”,是在“为谁辛苦为谁甜”。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和帮助。不管怎样的爱学生,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爱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那么对学生付出再多的爱也是徒劳。像朋友一样掏心窝般的家访,正是让孩子们理解师者父母心的绝好契机。</p><p class="ql-block"> 大量的育人实践证明,许多问题孩子的幡然醒悟也正是从一次成功的家访开始的。育人的环境从学校转移到了家里,学生的高度重视是发自内心的,我们甚至用不着“苦口婆心”的教诲,用不着“用心良苦”的引导,只需要我们拿出朋友式的真诚和坦诚,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苛责;多一些疏导,少一些挖苦;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奚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对立……</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心结自然会打开,误解自然会消除,顿悟自然会生成,认识自然会提升。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吗?</p> 潜心总结,像做课题一样研家访 <p class="ql-block">  把家访视为负担,就有了抱怨的借口;把家访视为契机,就有了努力的理由;把家访视为麻烦,就有了应付的敷衍;把家访视为课题,就有了研究的深入。</p><p class="ql-block"> 像做课题一样研家访,我们就会发现,家访因实践而生动,因体验而真实,因反思而深刻,因探究而通透……</p> <p class="ql-block">  在家访途中,我们要用细心的观察去聚焦问题,要用切身的体会去推己及人。家访途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路远误事费时间,是许多老师不愿家访的重要原因之一。 </p><p class="ql-block"> 其实,从我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们的家访工作就开访了。我们就需要了解所访对象在上放学时一路与何人同行,用何交通工具,途中有何安全隐患,一路上有何诱惑,比如网吧等。</p><p class="ql-block"> 到学生家附近,要看学生家的周边环境是否安静,根据家校之间的距离,估计学生通常情况下上下学路上会用多少时间等。只要潜心总结,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是与了解学生相关的,对我们来说都是货真价实的干货。</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家里,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审视现象,要用深入的追问去发现本源。从进入家门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我们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要积极的望、闻、问、切、思,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了解在家学习的主动性及作息安排,了解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情况、兴趣爱好、经常提及哪些同学、受过何种重大表彰等等,哪怕不经意间看到角落里某个方面的获奖证书,都有可能为我们以后和学生谈话找到认同点和共鸣点。</p><p class="ql-block">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不管怎样与家长聊微信,都不如我们到学生家里实地访一访。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结构和主要家庭成员的相关情况等。</p> <p class="ql-block">  用研究的心态去深入,用反思的跟进去追问,我们将会发现学生在学校或怯懦、或冷漠、或热心、或孤僻、或善良、或蛮横、或浮躁、或虚荣、或任性、或散漫、或自律、或抑郁、或戾气、或浮躁等外在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原来都是有根源和土壤的。</p><p class="ql-block"> 回去后,要用及时的跟进去全面总结,要用深刻的反思去提升见解。我们要及时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调整工作思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聚焦解决学生问题的新的突破点、切入点,根据学生的潜能优势为孩子的成长确立新的生长点、延伸点,为我们的育人工作找准新的着力点、拓展点。</p> 精心备访,像优质课那样备家访 <p class="ql-block">  优质课要想讲得出新、出彩,需要我们剥掉一层皮一样精心备课。家访要想有效、高效,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和家长的不同情况精心备访。除了突发、偶发事件需要我们及时家访外,绝大多数家访还是有时间认真准备的。</p><p class="ql-block"> 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精心准备家访的内容。对于“多事”的学困生,要在新学期开学前去家访。人的精力是一定的,不向这个方向发展,势必会向其他方向发展,我们要在新学期、新起点,为他们提出新要求,家访时要多讲其亮点和优点以期看到希望。</p><p class="ql-block"> 对于“相安无事”的“中间生”,我们要在新学期开学一个月后开始对其进行家访,要结合开学来他们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实际表现,引领其跻身优秀之列,避免其沦落为后退之群。</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成绩优秀者的家访,则要放在期中考试之后。对于期中考试考得好的,要鼓励其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本次考试不太理想的,要与家长一起帮其分析原因,制定新的学习方略,以期迎头赶上。</p><p class="ql-block"> 要根据家长的不同精心准备家访的策略。对于学习型家长,可以抱着相互探讨的态度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类家长往往对于教育孩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先和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的表现,然后主动先让家长谈自己的策略,然后我们再进行必要的补充即可。</p><p class="ql-block"> 对于溺爱型家长,我们不妨先跟后带,先谈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再恳切指出孩子的问题和不足,并强调这些问题和不足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影响和危害。</p><p class="ql-block"> 对于放任型家长,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让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进而能够积极的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交流时甚至有必要比方说圆的多为他们讲一些生动的反面事例,让他们认识到对子女在教育方面疏于管理带来的危害,以期其能引以为鉴。</p><p class="ql-block"> 对于粗暴型家长,要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并且要向其强调家访并不是学生犯错误了,而是在例行教育程序而已,并且要在适当的机会委婉地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方式。</p> <p class="ql-block">  总之,家访要想有效,我们需要开心登门,像走亲戚一样去家访;暖心交流,像访朋友一样做家访;潜心总结,像做课题一样研家访;精心备访,像优质课一样备家访。通过有效的家访,了解学生习惯养成、性格形成的背景,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和教育方式,进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编辑:乔永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审核:刘永彬</span></p>

家访

学生

家长

我们

走亲戚

心态

河南省

老师

教育

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