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摩旅八省、“川、渝”

福鑫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AAAAA景区,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p><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宝顶石刻</p><p class="ql-block">北山石刻</p><p class="ql-block">南山石刻</p><p class="ql-block">宝顶圣寿寺"</p><p class="ql-block">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p> <p class="ql-block">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沧白路,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2003年,重庆小天鹅集团投资3.85亿元,对洪崖洞片区进行旧城拆迁改造。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于2006年竣工,9月开业,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88号,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  。</p><p class="ql-block">洪崖洞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可望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 。</p><p class="ql-block">2007年11月,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0年11月18日,洪崖洞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2021年12月,洪崖洞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p> <p class="ql-block">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重庆市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位于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6号,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因西南大区撤销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大量珍贵文物抢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由主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庆宋庆龄纪念馆、涂山窑遗址、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五个场馆组成,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7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7万平方米,年均服务观众超300万人次。主馆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与相邻的重庆市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重庆市人民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摩旅37天,走了八个省,行程6000公里,由于南方天气太热,游完重庆摩托车打包寄回,我们乘飞机平安回到本溪,到此这次摩旅画上圆满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