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关于八八战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2003年7月,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的八个优势和八项举措的总称。这是总书记为浙江量身定制的,是浙江迈向现代化的总纲领总遵循。具体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1,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 class="ql-block"> 2,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p><p class="ql-block"> 3,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p><p class="ql-block"> 4, 进一步发挥浙江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p><p class="ql-block"> 5,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p><p class="ql-block"> 6,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p><p class="ql-block"> 7,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机关效能建设。</p><p class="ql-block"> 8 ,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p><p class="ql-block"> 八个优势揭示发展基础,八项举措指明奋斗目标。八八战略指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率先实现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经过20年的奋斗,实现了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跃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浙江贡献。</p><p class="ql-block">二,中国式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报告中说:“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夙愿(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探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制定建国方略,提出建设东方大港设想。但孙中山赶走了皇帝,没有推翻地主封建制度,中国仍旧是军伐混战,民不聊生,一盘散沙。1919年五四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说要请两位先生,一位是德先生,一位是赛先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领导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任。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又经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而又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手工业、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5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重新明确三届人大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经过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两弹一星”的科技进步,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面小康已经实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正加速向第三步目标奋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分两步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在此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力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守好“三农”基本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p><p class="ql-block">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激励中华儿女的励志之言是1911年14岁的周恩来在回答老师提问时说出的。1911年的一天,正在上课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同学们纷纷回答:为父母报仇,为做大学问家,为知书明礼,为了妈妈妹妹过上好日子,为光宗耀祖,为挣钱发财……。等到周恩来发言时,他说“为中华之崛起”,魏校长听后一惊,又问了一次,周恩来加重语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从小学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南开学校毕业时与同学们互赠“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留言,到日本留学又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再到欧洲勤工俭学又回国投身革命……,就一直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少年定下的初心,之后为之奋斗终身,周恩来这种坚定的理想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任正非创“华为”,定校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为,华为,中华有为。军事专家金一楠教授说:今天的华为,不成为中国历史上和亚洲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都不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为5G是全球第一:专利数量世界第一,技术实力与高通相当,标准制定上与高通平分秋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为芯片设计能力世界前三。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2019年超过了苹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为的鸿蒙系统用户量短短几个月增长至1.5亿,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操作系统,未来有望形成以安卓、ioS 三分天下的局面。华为快速地成长,最终成为了高大的梧桐树,也引来了无数的金凤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点一。十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人民币。20.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百分之五十五点四。其中化学家100多名,数学家700多名,物理学家900多名,合计约有2000多名科学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任正非带领的华为令世界瞩目,也让超级大国美国感到担忧,这就是实力,就是强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强者、这实力的背后就是人才,这人才、这科学家,不读书能成吗?不读书能让中华有为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年,都匀中学邀请任正非来母校演讲,演讲结束后,校长希望任正非能给学校捐款100万 。任正非说:“捐款可以,但我希望学校的孩子们能够追求精神上的事业,因为精神追求远比物质追求更为重要。请问我们学校现在的校训是什么?”校长陷入了尴尬,因为学校根本就没有校训。任正非没有再逼问,而是说:“这样吧,我来帮助学校制定校训,并且这个校训要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才能给予捐款。”于是任正非张罗了一个由各行各业精英、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参加的,“商讨确定都匀一中校训”的活动,众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校训,“立志、崇实、担当;事业、意志、品格;放眼世界,自强不息”。最终征求学校意见后,确定了由六个字组成校训:“立志、崇实、担当”。确定了校训后,任正非正式向都匀一中捐款100万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强国有我,为国成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倾听和响应国家与人民的召唤,向周恩来学习,从小就立志,立大志,这就是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刻苦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工作有本领、生活有梦想、生命有激情、待人有责任的人。希望同学们成长为,一个既有对亲人、老幼厚爱之深情,又有为国家、民族敢于站前挺身牺牲之勇气的人。希望同学们将来既可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又能做顶千层大厦之栋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学们现在的任务是读书学习,将来学成长大后,要象周恩来那样工作,要象任正非那样创业,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一代人手中实现!</p>